授课内容: 第五章 切花栽培 学时:2学时
第三节 新兴切花栽培技术 班级:
教 材:《花卉栽培》 参考书:
1、包满珠.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花卉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刘燕.园林花卉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鲁涤非.花卉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4、陈俊愉,程绪珂主编.中国花经.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 5、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北京:农
业出版社,199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几种新兴切花的栽培技术,了解他们的形态特征、品种类型; 熟悉它们的繁殖方法;掌握它们的切花栽培技术以及花期调控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切花的栽培技术。
本章重点:新兴鲜切花的栽培技术和花期调控方法。 本章难点:花期调控
教学要点:生产栽培技术。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 CAI课件 板书设计:
第五章 切花栽培 第三节 新兴切花栽培
一、非洲菊栽培 五、洋桔梗栽培 二、丝石竹栽培 六、百合花栽培 三、勿忘我栽培
四、大叶花烛栽培 七、马蹄莲栽培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教师填写教室日志;
2、教师检查学生出缺席的情况及师生问候;
导入新课: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切花种类的要求的提高,近些年来除了四大切花外还产生了很多的新兴切花,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几种新兴切花的栽培技术。 讲授新课:
一、非洲菊栽培----------------------------------------------重点讲授 学名 Gerbera jamesonii Bolus 别名 扶郎花、灯盏花 科属 菊科 、大丁草属.
形态特征 非洲菊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30~45cm,叶基生,叶柄长,叶片长圆状匙形,羽状浅裂或深裂。头状花序单生,高出叶面20~40cm,花径10~12cm,总苞盘状,钟形,舌状花瓣l~2或多轮呈重瓣状,花色有大红、橙红、淡红、黄色等。通常四季有花,以春秋两季最盛。
品种类型 非洲菊的品种可分为三个类别:窄花瓣型、宽花瓣型和重瓣型。
-----------------------------------------------------------展示图片 生态习性 原产南非,性喜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环境,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夜温16℃,白天不超过26 ℃可常年开花;冬季在7~8 ℃以上可以安全越冬。对日照周期无明显反映,在强光下发育最好,略有耐阴性,非洲菊生长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H6~6.5为好。 繁殖方法 非洲菊多采用组织培养快繁,也可采用分株法繁殖,每个母株可分5~6小株;播种繁殖用于矮生盆栽型品种或育种;可用单芽或发生于颈基部的短侧芽分切扦插。对光周期的反应不敏感,自然日照的长短对花数和花朵质量无影响。非洲菊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土层深厚、微酸性的沙质壤土。
栽培管理
1、整土作畦 非洲菊根系发达,栽植床需25厘米以上的深厚土层,作高畦或宽垄,垄宽为40厘米,畦宽为1-1.2米。
2、定植 种植密度为每畦定植3行,株距30-35厘米。
3、肥水管理 浇水时要注意叶丛中不要积水,尽量从侧方给水;非洲菊喜肥,要求N:P:K=2:1:3。
4、疏叶 为提高植株群体的通风透光度,平衡叶的生长与开花的关系,需要适当进行剥叶。
5、采收保鲜
二、丝石竹栽培----------------------------------------------学生自学 学名 Gypsophila elegans Bieb. 分类 石竹科,丝石竹属。 别名 满天星、六月雪、霞草
形态特征 丝石竹,原产地中海沿岸。属石竹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为常绿矮生小灌木,其株高约为65-70厘米,茎细皮滑,分枝甚多,叶片窄长,无柄,对生,叶色粉绿。每当初夏无数的花蕾集结于枝头,花细如豆,每朵5瓣,洁白如云,略有微香,有如万星闪耀,满挂天边。如果远眺一瞥,又仿佛清晨云雾,傍晚霞烟,故又别名“霞草”。 原产地 欧洲、亚洲、非洲北部 品种类型
1、“仙女”;2、“完美”;3、“钻石”;4、“火烈鸟”;5、“红海洋”。 生态习性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阴,耐寒,在排水良好、肥沃和疏松的壤土中生长最好。栽培土质以微碱性的石灰质壤土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植株高度已有20厘米以上,灌水量酌量减少,稍干旱能促进开花,尤其开花后排水不良或长期淋雨,根部易腐烂。性喜温暖,忌高温多湿,生育适温10-25℃。 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为主。春季进行硬枝扦插,剪取上年的成熟枝条10-15厘米长,插入沙床,一般30天左右生根。在梅雨季节可采用嫩枝扦插,选取当年顶端嫩枝扦插,插后2-3周生根。每年春季换盆时,增加新鲜肥沃土壤,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每2周施肥1次,促使多发枝叶,开花繁茂。秋天注意整株修剪,保持优良株形。满天星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危害,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和红蜘蛛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栽培管理 1、定植 2、摘心抹芽
3、肥水管理
4、遮光和激素处理
5、丝石竹是喜光性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
三、勿忘我栽培--------------------------------------------学生自学 学名 Myosotis sylvatica 分类 紫草科、勿忘草属
别名 星辰花、补血草、不凋花、匙叶花
形态特征 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茎高10~50m,特别在野生状态中,尤为细小纤弱,花杂蓝色。有变种白花勿忘我与红花勿忘我。青年男女互赠勿忘我,以表达深切情意
生态习性 原产欧亚大陆。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狭倒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喜阳,能耐阴,易自播繁殖。勿忘我花小巧秀丽,蓝色花朵中央有一圈黄色心蕊,色彩搭配和谐醒目,尤其是卷伞花序随着花朵的开放逐渐伸长,半含半露,惹人喜爱,令人难忘。
繁殖方法 勿忘我有播种繁殖和组织培养育苗两种方式。播种一般在9月一翌年1月,在20℃适温条件下,经5~10天发芽。播种要注意温度不要超过25℃,萌芽出土后需通风,小苗具5片以上真叶时定植。采用组培技术培育的组培苗,4~6片叶时定植。 栽培管理
1、整地作畦 2、定植 3、摘心
4、肥水管理 5、调光调温 6、采收保鲜
四、大叶花烛栽培--------------------------------------------学生自学 学名 Anthurium andraeanum 别名 花烛、安祖花、火鹤花 科属 天南星科,花烛属
形态特征 大叶花烛为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其株高一般为50~80cm,因品种而异。具肉质根,无茎,叶从根茎抽出,具长柄,单生、心形,鲜绿色,叶脉凹陷。花腋生,佛焰苞蜡质,正圆形至卵圆形,鲜红色、橙红肉色、白色,肉穗花序,圆柱状,直立。四季开花。
品种类型 大叶花烛常见有8个变种,园艺栽培上百个,有切花栽培与盆栽两大栽培类型,通常按花色区分,如红色品种热带红、英格里特、俱乐部等;粉红品种半月、里底亚等;白色品种雅典、幻想曲等;绿色品种米唐里;以及复色品种千里过等。
生态习性 大叶花烛原产于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等热带雨林区,常附生在树上,有时附生在岩石上或直接生长在地上,性喜温暖、潮湿、半阴的环境,忌阳光直射。
繁殖方法 可以用种子、分株、扦插和组培方法繁殖,生产中多采用组培苗。 栽培管理 1、作畦
2、调温调光
3、采收保鲜
五、洋桔梗栽培---------------------------------------------简单介绍 形态特征 别名草原龙胆。龙胆科。株高30~100厘米。叶互生,阔椭圆形至披针形,几无柄,叶基略抱茎;叶表蓝绿色。雌雄蕊明显,苞片狭窄披针形,花瓣覆瓦状排列。花色丰富,有单色及复色,花瓣单瓣与双瓣之分。
生态习性 喜温暖、光线充足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5~25℃,较耐高温。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钙质土壤。
繁殖方法 以播种、组织培养法繁殖为主。 栽培管理
1、整地作畦 2、采收保鲜
六、百合花栽培----------------------------------------------重点讲授
学名:Lilium
别名:强瞿、番韭、山丹、倒仙、百合蒜
形态特征 多数百合的鳞片为披针形,无节,鳞片多为复瓦状排列于鳞茎盘上,组成鳞茎。茎表面通常绿色,或有棕色斑纹,或几乎全棕红色。茎通常圆柱形,无毛。叶呈螺旋状散生排列,少轮生。叶形有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和倒披针形、椭圆形或条形。叶无柄或具短柄。叶全缘或有小乳头状突起。花大、单生、簇生或呈总状花序。花朵直立、下垂或平伸,花色常鲜艳。花被片6枚,分2轮,离生,常有靠合而成钟形、喇叭形。花色有白、黄、粉、红等多种颜色。雄蕊6枚,花丝细长,花药椭圆较大。--------------------------图片或实物展示 品种类型
百合花可分为四组: 1、百合组 2、钟花组 3、卷瓣组 4、轮叶组
生态习性 百合原产我国,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怕高温和湿度大。百合的生长适温为15~25℃。百合对水分的要求是湿润。盆栽百合浇水应随植株的生长而逐渐增加,花期供水要充足,花后应减少水分,地上部分枯萎后要停止浇水。百合喜柔和光照,也耐强光照和半阴。百合属长日照植物,每天增加光照时间6小时,能提早开花。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土壤pH在5.5~6.5最好。盆栽土壤以腐叶土、培养土和粗沙的混合土为宜。繁殖方法-------------------------------------------------------重点
1、分株繁殖 2、扦插繁殖 3、播种繁殖 4、组培繁殖 栽培管理
1、生长期内施肥1~2次,百合片需要的肥料N-P-K的比例应是5:10:10。
2、生长期的管理:
1)用支柱缚扎,防止倾倒
2)炎热夏季用腐叶土、碎蕨表面覆盖
3)显蕾前,施骨粉、草木灰 4)炎热干旱,灌溉、松土
七、马蹄莲栽培---------------------------------------------简单介绍
拉丁名: Zantedeschia aethiopica Spreng. 别名:慈菇花、水芋马,观音莲 科属:天南星科马蹄莲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肥大肉质块茎,株高约1-2.50米。叶茎生,具长柄,叶柄一般为叶长的2倍,上部具棱,下部呈鞘状折叠抱茎;叶卵状箭形,全缘,鲜绿色。花梗着生叶旁,高出叶丛,肉穗花序包藏于佛焰苞内,佛焰包形大、开张呈马蹄形;肉穗花序圆柱形,鲜黄色,花序上部生雄蕊,下部生雌蕊。果实肉质,包在佛焰包内;自然花期从11月直到翌年6月,整个花期达6个-7个月,而且正处于用花旺季,在气候条件适合的地方可以收到种子,一般很少有成熟的果实。 品种类型
1、白梗马蹄莲 2、红梗马蹄莲 3、青梗马蹄莲
生态习性 原产非洲南部。性喜温暖气候,不耐寒,不耐高温,生长适温为20℃左右,0℃时根茎就会受冻死亡。冬季需要充足的日照,光线不足着花少,稍耐阴。夏季阳光过于强烈灼热时适当进行遮荫。喜潮湿,稍有积水也不太影响生长,但不耐干旱。喜疏松肥沃、腐殖质丰富的粘壤土。其休眠期随地区不同而异。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北方栽培,冬季宜移入温室,冬春开花,夏季因高温干旱而休眠;而在冬季不冷、夏季不干热的亚热带地区全年不休眠。
繁殖方法 繁殖以分球繁殖为主。植株进入休眠期后,剥下块茎四周的小球,另行栽植。也可播种繁殖,种子成熟后即行盆播。发芽适温20℃左右 栽培管理
1、整地作畦 2、肥水管理 3、调节温湿度 4、疏芽疏叶 5、采收保鲜
小结:本次课主要讲了几种新兴切花的栽培技术。 作业:切花百合的种类有哪些?
课后记:通过图文并貌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了几种新兴切花的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