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 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答、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
5、找出文中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 答、孤塔—宫殿—城市—危楼
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答,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 练习巩固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未几,高垣睥睨(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 B.城市依稀而已(模糊不清) C.惟危楼一座(危险的楼) D.数至八层,裁如星点(才) 2..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恒(经常)不一见 相顾(看)惊疑 B.始悟为(成为)山市 以(用)亿万计 C.惟(只有)危楼一座 则明(明显)渐少 D.或凭(凭借)或立 与世无别(差别)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D.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4.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 (2)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 5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
A.空间顺序 B.游踪顺序 C.时间顺序 D.逻辑顺序
6.从文中依次摘出五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加以解释,然后说明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切乌有”中的“乌有”意为________________,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最后一句话:
9.将“始悟为山市”改为“始知为山市”可否?为什么? 答
10.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
11.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 到 为初生阶段; 为发展阶段; 是高潮阶段。 答案1. C(“危楼”即高楼)2.A 3. C 4.(2)夸张 (2)比喻 (3)排比5.C 6.①无何:不一会儿 ②未几:不一会儿 ③既而:不久 ④逾时:过些时候 ⑤倏忽:转眼之间 作用:表现山市景象瞬息变幻的特点 7.没有 子虚乌有 8.我听说,起早赶路的人,曾经看到山上有居住的人家,集市和商店,与人间毫无差别,所以山市又叫做“鬼市” 9.不可改。“始悟”有“恍然”之意,此“悟”照应开头的“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用“知”则无醒悟的意味10.回答抓住山市变幻莫测这一特征即可。11.孤塔高耸;宫殿出现;城郭的出现;危楼的出现
寓言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天雨墙坏 雨:下雨 坏:毁坏
2、智子疑邻 智:聪明。这里是“以??为聪明” 3、不筑 筑:修补 4、其邻人之父亦云 亦云:也这样说
5、暮而果大亡其财 暮:晚上 果:果然 亡:丢失 6、其家甚智其子 其家:那富人家 二、《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6、塞翁失马
一、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 1、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逃跑 2、人皆吊之 吊:慰问
3、此何遽不为福乎 何遽:为什么就,怎么就。为:是。 4、居数月 居:过,经过 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带领 6、死者十九 十九:十分之九 7、胡人大入塞 大:大规模 二、中心思想:
这则寓言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故事,说明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教育人们要顺应自然,不可过分计较得失。 三、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说难》,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
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本文选自 ,此书为西汉淮南王 编著。成语“ ”出自于此。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⑵马无故亡而入胡( ) ⑶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⑷此独以跛之故(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此何遽不为福乎? ⑵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4.本文是一则 (文体),其蕴含的道理是是: 答案
1.《淮南子?人间训》 刘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擅长、善于。 逃跑。 带领。 因为。3.(1)这一损失怎么就不会变成好事呢?(2)靠近边塞的人家,战死的青壮年占十分之九。4.寓言 祸与福和可互相转化,看待事物要持辩证的态度,要懂得努力将坏事变成好事的工作与生活方法。 古诗词阅读
(一)、选择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枯藤/老树/昏鸦 D.明月别/枝惊鹊 (二)、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回答下列问题。
1.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把下列相关的内容连在一起。 篇名 作者 出处 体裁
《观沧海》 白居易 《全元散曲》 元曲 《西江月》 马致远 《乐府诗集》 古体诗 《天净沙 秋思》 王湾 《稼轩长短句》 五律 《钱塘湖春行》 曹操 《白氏长庆集》 词 《次北固山下》 辛弃疾 《全唐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