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分析:充分表现了她果断能干的才能与善于机变逢迎的本领(这正是她赢得欢心,成为掌权人的原因)进一步说明
由于她的察颜观色,机变逢迎,已取得王夫人欢心,成为贾府中的实际掌权人。而且办事干练,思虑周到,善于见风使舵,反映灵敏。
3.动作描写
(1)对黛玉“携着、打谅、送至、笑道、拭泪、转悲为喜、问”
教师分析:这些动词十分鲜明地表现了她的虚情假面具意、和精明能干。有善于察言观色和机变奉迎;
善于讨好机房母的性格特征;喜欢弄权,以显示自己的精明能干;在贾府她威重令行,有敢于在贾母面前放诞无礼的地位。
(2)“忙” ①事实性问题:
《林黛玉进贾府》中第五自然段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动词是什么呢? 答案:忙。 ②经验性问题:
这个“忙”字体现出林黛玉和王熙凤各自怎样的性格特征呢? 答案:林黛玉:小心谨慎,知书达理。
王熙凤:察言观色,机变逢迎,泼辣干练。 ③创造性问题: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王熙凤见到林黛玉会说怎样的话呢?而林黛玉又将作何回答呢? 答案:学生自定。 ④评价性问题:
假如你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遇到一个如此“热心”的人来和你寒暄,你会作何回应呢?她的“热心”,会让你在内心中产生什么样的想法?
答案: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引导,要积极回应,并且努力融入到新的生活圈子当中,要冷静的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教师分析:王熙凤可以说是本文中最“忙”的一个人。她来晚了,是因为忙着为林黛玉找缎子;到了以
后,又忙着赞扬林黛玉,继而拭泪(提到黛玉母亲,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掉泪,抢先“以巾拭泪”)转悲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这个感情的转变);然后忙着对林黛玉嘘寒问暖,然而她所问的每个问题,林黛玉都还没来得及回答;吃饭时,她有忙着安排座位,
24 页) 第 - 13 - 页 (共
这也不过是在贾母面前讨好。
4.总结
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其为人狡黠、善于阿谀奉承、见风驶舵。她夸黛玉标致,叹黛玉命苦,对黛玉关怀备至,一切都忖度着贾母的心思行事,一切为了讨得贾母的欢心。她善解人意、巧于逢迎、乖巧机灵的性格和在贾府的实权地位都表现出来了。
过渡语:
贾府之中,贾母最宠爱两个人,一个就是我们刚才所介绍的,能够体察贾母心思,并且能时常逗乐贾母的王熙凤,另外一个,就是贾母的嫡亲孙子,贾宝玉!我们认识了王熙凤这个“泼皮破落户”之后,再来了解下这个“孽根祸胎,混世魔王”吧!
(三)对贾宝玉的分析(10分钟)
1.肖像描写
① 出场前:用世俗观点从侧面加以勾勒。
王夫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甜言蜜语”“有天无日”“疯疯傻傻”。 林黛玉:母亲曾言“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教师分析:这些侧面描写说明宝玉的所作所为是与封建的正统观念相抵触的,是与世俗的常情格格不
入的,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个“叛逆”。
② 出场时:林黛玉“看其外貌最是极好” 《西江月》塑造基本构图。
教师分析:在林黛玉看来,宝玉分明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不但看不出有什么惫懒
与懵懂,而且眼熟亲切。
《西江月》的作用:
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的似嘲实赞,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
其二,作者用“说反话”的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他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
24 页) 第 - 14 - 页 (共
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
表面上是用世俗的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功名利禄的追求;只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二词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的手法揭示出贾宝玉的思想性格。
2.语言描写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教师分析:此处为疯话,但是与黛玉同心,却是两样笔墨写法,黛玉心中纳罕,宝玉则直接说出,可
见其纯真直率。在他人看来却是疯疯傻傻,却是妙极奇语。
3.动作描写
“狠命摔去”
教师分析:作者一是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写她与黛玉的心灵相通;
二是极力表现宝玉的骄横不羁。
4.心理描写
“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教师分析:此处写小孩儿容易被长辈的安慰语所编信,由此可见宝玉摔玉,本因家中姊妹无一人有玉,
如今黛玉也无玉,故此摔玉。然而,更多的是表现其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反抗。
5. 总结
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是他反抗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精神的体现。
过渡语:
文中,除了描写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之外,还成功的塑造了很多很多的人物形象,大家在文中找找看,曹雪芹是怎么描写其他人物形象的!
(四)对贾府中众人的分析(5分钟)
24 页) 第 - 15 - 页 (共
1. 贾母:鬓发如银的老母。
2. 迎春: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探春: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惜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3. 众位婆子: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 4. 小结: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但是人物无论大小都很鲜活!
(五)根据我们刚才的讲解,请同学们再次速读课文,分组讨论并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2分钟)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
第二部分(2—14自然段):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
的众多人物。其中:
第一层2—4段:写林黛玉拜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等。 第二层5—6段:写林黛玉见王熙凤。
第三层7—11段:写林黛玉见贾赦、贾政,王夫人介绍贾宝玉。 第四层12—14段:写林黛玉初次见到贾宝玉。
第三部分(15—16自然段),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总结: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课文以一定的事件为中心,沿着一条线索,一步步开展故事情节,条理层次十分清楚。
三、收束教学(5分钟)
说一说,假设你是王熙凤或者贾宝玉,刚刚转学到这个班级,你会为大家作怎样的自我介绍呢?
24 页) 第 - 16 - 页 (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