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聚合物复合材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3 5:52: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6.4缠绕成型法

缠绕法能得到最高的比强度,并达到最高的玻璃纤维含量(可达到85%)。缠绕制品都是对内径有要求而对外径无限制的。连续的玻璃纤维在缠绕前经过树脂浴,然后缠绕在转动的型芯上(图4-16)。缠绕的纤维可以是单丝,可以是纤维束,也可以是预先编织好的带。缠绕的制品固化后将型芯脱除,或将型芯抽出,或将型芯破碎。有些情况下型芯也是制品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压力容器。缠绕角(?)对制品性能有很大影响(见图4-17)。缠绕角指纤维与型芯轴线的夹角。这一夹角的正切等于型芯的周长与缠绕螺距之比。随缠绕角的增大,侧向强度提高而径向强度降低。缠绕角对两个主要方向上模量的影响见图4-17(b)。

图4-17 缠绕角及其对强度的影响

4.6.5拉挤成型

拉挤法的前半部分与缠绕法相似,一束长纤维被拉过树脂浴,并使之完全浸润。被浸润的纤维随后被引入一个成型模具。在经过模具时,同时发生树脂的固化与成型。从模具出口出来的已经是成品的型材了。这种方法与热塑性塑料挤出成型十分相似,适用于生产固定截面的制品,制品截面可以是任意形状。图4-18(a)是拉挤工艺的示意图,4-18(b)是一种代表制品的截面。这种T型材的材料是石墨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用作飞机结构的加强筋。4-18(c)是T型材上的纤维取向。所用纤维束为12K。型材由8层预浸片组成,各层上的纤维取向依次为0°,90°,+45°,?45°,+45°,?45°,90°和0°。两层不同取向的纤维是用聚酯线缝在一起的,0°(长度方向)与90°(宽度方向)的两层间是织在一起的,用这两种方法将各层纤维按各自的位置结合在一起。纤维体积占54%。纤维编织、预浸、叠合、成型一次完成。从这一T形型材所演示的工艺可以看出,先进的拉挤技术可以基本省掉复合材料加工中的手工操作。同时由于使用了纤维编织和纤维取向设计,保证了能够获得所设计的性能。在拉挤过程中还可以用超声技术探测是否存在孔穴或分层。这种实时反馈使操作人员可以随时更正或中断生产,以免造成过多的残次品。

图4-18 (a)拉挤工艺示意图;(b)一种型材截面;(c)型材各层纤维取向

4.6.6纤维编织

增强纤维可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基体之中。短纤维往往是无规取向的。这种纤维易于与基体混合,所得复合材料一般为各向同性的。而长纤维或纤维束则会造成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如果纤维是单轴取向的,平行于纤维方向的强度与模量极高,而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性质就很差。单轴取向玻璃纤维的环氧树脂的强度与纤维取向的关系见图4-19a。按照纤维与外力的夹角标识纤维的取向。与外力平行为0°,与外力垂直为90°。为了适应不同的受力情况,可以将不同取向的纤维迭合在一起。简单的可以为0°与90°交错,复杂些的可以按0°,45°,90°或0°,30°,60°,90°多种取向(图4-19b)。通过不同取向纤维层的迭合,至少可以保证在两维上各向同性。为了得到三维各向同性,需要预先将纤维编织,使之在三维方向上的取向均等。今天已有计算机控制的编织设备,可以将纤维编织成三维正交结构,见图4-20。可供编织的纤维很多,有碳纤维、玻璃纤维、氧化铝、碳化硅与芳香尼龙纤维等。如果将纤维编织成一定截面的连续制件,就称为编辫。如果是围绕一个转动的型芯编织,就很像上面讲到的缠绕工艺。用编辫预制件可以制造出许多形状的制品,见图4-21。

图4-19 (a)纤维取向与复合材料的强度关系(b)纤维单维取向与二维取向

图4-20 三维编织纤维示意

图4-21 编辫法制造的制品形状

4.7碳基复合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的基体是碳,用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碳的熔点在3000°C以上,高于绝大多数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更可贵的是,温度越高,碳材料的强度越高。碳碳复合材料

还具有生物相容性、自润滑性和耐热冲击性。由于比重低,具有很高的比强度。碳很容易氧化,需要涂层的保护。涂层一般使用碳化硅。但无论是耐高温性还是化学稳定性,碳材料本身都胜过涂层。所以涂层既保护了碳材料,又限制了碳材料的使用。尽管如此,碳碳复合材料仍是在极高温度下使用的首选材料。

制造碳碳复合材料的第一步同树脂基复合材料相同,是先用树脂浸渍碳纤维。预浸料可用涂敷法、真空成型法或压制法成型,制成所需形状,并使树脂固化。固化后的预制体需要在高温下进行碳化,脱除非碳成分。在碳化过程中,材料会失去重量,密度降低,在体内出现空隙与裂缝。因此,初步碳化的复合材料必须再次进行浸渍,再次碳化。有时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得到密实、高强度的材料。为保证碳碳复合材料的质量,对浸渍材料有一定要求。树脂应当是低粘度的,与碳纤维有一定相容性。应当使用热固性树脂,保证在加热过程中完全固化,不能有熔融现象。树脂的含碳量越高,碳化或石墨化时出现的空隙越少,所以含碳量越高越好。最常用的是含大量芳环的热固性树脂,如酚醛、呋喃树脂、或高芳环含量的煤焦油、沥青等原料。

碳碳复合材料最显赫的应用是宇宙飞船重返大气层的尖锥。重返温度高达1650°C,碳尖锥在服役期间不仅毫无损伤,而且使用一次相当于热解一次,强度会逐次提高。尖锥是用两层的预浸布制造的。先用石墨纤维布浸饱酚醛树脂,进行高温热解,驱除气体和水分后酚醛树脂也转化为石墨。这一阶段的复合材料是比较软的。将此材料浸渍糠醇后再热解,浸渍三次,热解三次,使其密度、强度和模量逐次提高。再在表面涂以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烧结后就在表面上形成一层碳化硅涂层。最后,再用硅酸四乙氧酯浸渍表面,水解、干燥后又使涂层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硅。

利用碳碳复合材料的高导热系数(240W/m?K)可以制造飞机和赛车的刹车片,利用它的生物相容性和低维性,可以制造人造肢体,超音速飞机上的涡轮也用碳碳复合材料制造。制造这种材料时,使用聚丙烯腈纤维,让它同基体一同热解,同时炭化和石墨化。

碳碳复合材料密度只有 1.3。其强度与模量可根据用途在较大范围内调节。普通碳碳复合材料的室温强度为450MPa,连续纤维材料的强度为600MPa,“先进” 碳碳复合材料的强度可以高达2100MPa。典型的模量值在125~175GPa的范围内。由于碳基体与碳纤维之间的相容性,能够使基体与纤维剥离的负荷同时也能将纤维扯断,故碳碳复合材料的韧性较低。但就高温强度而言,碳碳复合材料是2000°C以上最强的材料。碳碳复合材料也存在各向异性的问题,碳纤维的取向对材料的影响很大。如果需要在各个方向上都得到增强,就必须进行三维编织。从表4-6的数据可以看出,三维编织也只能有限度地接近各向同性。

石墨基体也可以用其它纤维增强,尤其是硼纤维。碳硼复合材料广泛用于运动器材,如高尔夫球棒、滑雪板与自行车等。有证据表明,用碳硼复合材料球棒击打高尔夫球的距离比钛制球棒、石墨球棒等至少要远20米!

表4-6 碳碳复合材料的典型性能(括号中为1900°C下的数据) 单维增强 三维增强 高强处理 600 125 高模处理 575 220 Z方向 310 (400) 152 X-Y方向 103 (124) 62 拉伸强度(MPa) 模量(GPa)

搜索更多关于: 聚合物复合材料 的文档
聚合物复合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b4tl9mey92mdyx42w75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