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七年高考(2011-2017)物理试题分项精析版 Word版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9:56: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v03gh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s总?L?2 L?L?2v0?3ghv0?3gh【考点定位】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14.【2011·辽宁卷】如图,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可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C紧连,是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以初速?0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0,求弹簧释放的势能。

【答案】EP?1mv02 3

【考点定位】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15.【2015·全国新课标Ⅰ·35(2)】如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C位于同一直线上,A位于B、C之间。A的质量为m,B、C的质量都为M,三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m和M之间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

【答案】m?(5?2)M 【解析】设A运动的初速度为v

A向右运动与C发生碰撞,根据弹性碰撞可得

mv?mv1?Mv2

1211mv?mv12?Mv22 222可得v1?m?M2mvv2?v

m?Mm?M

【考点定位】 弹性碰撞

16.【2015·全国新课标Ⅱ·35(2)】滑块a、b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光滑路段进入粗糙路段。两者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求:

(ⅰ)滑块a、b的质量之比;

(ⅱ)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之比。 【答案】(1)【解析】

m11W1? ?;(2)

?E2m28

(1)设a、b质量分别为m1、m2,a、b碰撞前的速度为v1、v2。由题给图像得

v1=-2m/s v2=1m/s

a、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滑块的共同速度为v,由题给图像可得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1+m2v2=(m1+m2)v解得

2m/s 3m11? m28

【考点定位】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17.【2013·广东卷】如图所示,两块相同平板P1、P2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P2的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左端A与弹簧的自由端B相距L。物体P置于P1的最右端,质量为2m且可以看作质点。P1与

P以共同速度v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P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P1与P2粘连在一起,P压缩弹簧

后被弹回并停在A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P与P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P1、P2刚碰完时的共同速度v1和P的最终速度v2; (2)此过程中弹簧最大压缩量x和相应的弹性势能Ep。

22v03v0v0mv0?L,Ep?【答案】(1) v1?,v2? (2)x?

241632?g【解析】(1) P1、P2碰撞过程,动量守恒,mv0?2mv1,解得v1?v0。 23v0 4对P1、P2、P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 ,(m?2m)v0?4mv2,解得v2?(2)当弹簧压缩最大时,P1、P2、P三者具有共同速度v2,对P1、P2、P组成的系统,从P1、P2碰撞结束到P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停在A点,用能量守恒定律

11122?2mv12??2mv0?(m?2m?m)v2?u(2mg)2(L?x) 222

2v0解得x??L

32?g对P1、P2、P系统从P1、P2碰撞结束到弹簧压缩量最大,用能量守恒定律

111222mv12?2mv0?(m?2m?m)v2?u(2mg)(L?x)?Ep 2222mv0最大弹性势能EP?

16【考点定位】碰撞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弹性势能、摩擦生热。

18.【2016·海南卷】如图,物块A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下,初始时静止;从发射器(图中未画出)射出的物块B沿水平方向与A相撞,碰撞后两者粘连在一起运动;碰撞前B的速度的大小v及碰撞后A和B一起上升的高度h均可由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测得。某同学以h为纵坐标,v2为横坐标,利用实验数据作直线拟合,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1.92 ×10-3 s2/m。已知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0.400 kg和mB=0.100 kg,重力加速度大小g=9.80 m/s2。

(i)若碰撞时间极短且忽略空气阻力,求h–v2直线斜率的理论值k0; (ii)求k值的相对误差δ(δ=

k?k0k0×100%,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答案】(i)2.04×10–3 s2/m (ii)6%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七年高考(2011-2017)物理试题分项精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bkd37ljor10e609m87w9sc9l3ppnv019xn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