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判断句,译时可加“是”字而意思不变;对句中出现了“是”字,当它处在主语位置时,“是”是“这”的意思,该句一般为判断句,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对于无标志被动句,可用两个方法判断。①在动词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变句子的基本意义的,是被动句。如“匹夫不可夺志也”,可在动词“夺”前面加上“被”,也没有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所以这是一个被动句。②主谓结构的句子能够变成动宾结构主动句的,是被动句。如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函谷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2013·广东)咏(指传主张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选自《宋史·张咏传》)
译文:
2.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选自刘向《说苑·尊贤》)
(1)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译文:
(2)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 译文:
(二)类型最多、用法最复杂的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种类较多,用法复杂。除常见的类型外,要特别关注易忽略、易错的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前置。当“之”作代词宾语时,易被看作结构助词,不译。其实,它是个人称代词,必须译出。
边练边悟3 翻译下列句子加以体悟。 (1)城中皆不之觉。(《李愬雪夜入蔡州》)
9
译文:
(2)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传》) 译文:
(3)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张衡传》) 译文:
2.非疑问句中“以”的宾语常前置,需引起注意。 边练边悟4 翻译下列句子加以体悟。 (1)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译文:
(3)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
3.方位词、代词“自”作宾语时常常前置,需引起注意。 边练边悟5 翻译下列句子或文段中的画线句加以体悟。 (1)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 译文:
(2)秦人不暇自哀。(《阿房宫赋》) 译文:
(3)(2013·广东)咸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
译文:
4.辨析两种“之谓”形式的固定结构。
10
(1)……之谓
例句: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2)(此、是)之谓…… 例句:大而化之之谓圣。
边练边悟6 翻译下列句子或文段中的画线句加以体悟。 (1)此夫子之谓乎? 译文:
(2)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3)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译文:
(三)最容易被忽略的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
1.定语后置句是考生在翻译过程中最易忽略、最不能译到位的句式之一。虽说有标志,但实践中很难把握。这里,有一个方法可以辅助判断:当要译成“……的人中有……的”时,它极有可能是定语后置句。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
未译出句式特点的译法:找一个人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 按定语后置句来译: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边练边悟7 翻译下列句子加以体悟。
(1)(2014·重庆)(来懋斋)甫抵里 (乡里),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 译文:
(2)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战国策·燕策》) 译文:
(3)楚人有习操舟者,唯舟师之是听。 译文:
2.有一种特殊的定语后置句,就是数词或数量短语作定语,有时置于中心词之后,中心词与定语之间无标志。
边练边悟8 翻译下列句子加以体悟。
(1)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余乘。(《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
(2)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鸿门宴》) 译文:
(3)(2011·大纲全国)(熊)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11
译文:
(四)相对较活的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1.位置相对灵活的用“于”字引领的介宾短语。
用“于”字引领的介宾短语通常放在谓语动词后,翻译时一般把它提前,放在动词前面。不过,它并不是一定要提前,只要译后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也不必提前。另外,当它译为“到”时不能提前。
边练边悟9 (1)下列句子中,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介宾短语不能提前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翻译下面的句子或文段中的画线句加以体悟。 ①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译文:
②(2012·广东)(陶澍)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
译文:
2.需要仔细区分用“以”字引领的介宾短语。
当“以”字引领的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动词后,翻译时一般要提前;但要仔细区分“以”字是作介词还是作目的连词,作目的连词则不能提前。
边练边悟10 翻译下列句子加以体悟。
(1)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译文: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译文:
(3)(2010·江苏)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译文:
(4)(2012·广东)(陶澍)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译文: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