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猪红皮病的病因、症状与防治
作者:王桂花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5年第05期
猪红皮病多发生在夏季,无论猪的品种、性别、年龄以及营养状况均可发生,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病猪耳、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的皮肤呈紫红色。本病死亡率相对较低,但病程长短存在一定差异,同时无传染性。猪圈舍的通风效果较差是引发猪红皮病的主要原因,在治疗猪红皮病时,可以肌肉注射维生素C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并改善猪圈舍通风性能。应激因素,如饲养管理不良、气侯恶劣或其他疾病等,可使隐性感染猪发病,甚至大批发生,症状加重。另外,通过注射针头、手术器械、交配等也可能传播本病。 1 病因分析
猪红皮病通常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尤其通风不良的圈舍更易发生猪红皮病。笔者认为产生猪红皮病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圈舍内的粪便由于气温过高而发酵腐败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尤其是产生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会由于圈舍的通风不良而长期滞留,使得圈舍中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浓度不断升高,从而引起猪慢性中毒综合症,表现为红皮病。另一方面,猪圈舍内硫化氢气体浓度过高,硫化氢气体会随着猪的呼吸进入肺中,再经过肺进入血液循环中,使得猪的植物神经功能出现紊乱,从而导致猪出现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的症状。同时,猪血液中的游离的硫化氢会结合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上的三价铁,使得细胞氧化过程受到影响,从而造成组织缺氧,长此以往会使得猪生长缓慢,体质下降,从而降低猪的抗病力。猪血液中游离的硫化氢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会使得猪血液中红细胞无法正常利用血液中的氧,使得猪静脉血液中氧含量较高,导致原本暗红色的静脉血液变为鲜红色。氨气和硫化氢气体均易溶于水,使得猪潮湿皮肤表面水分中溶入氨气和硫化氢气体,进而使猪皮肤受到刺激而充血。患病猪在体内硫化氢毒性作用和硫化氢气体与氨气的外界刺激共同作用下,皮肤呈现出鲜红色。 2 症状
患有红皮病的猪皮肤呈现鲜红色,用手指按压患病猪皮肤会出现红色褪去现象。病猪嘴角部位皮肤呈现红色的开始部位,随后红色会蔓延到病猪的腮部、腹部、股内侧,直至病猪全身。病猪在静卧时,皮肤明显出现鲜红色,病猪一旦进行轻微运动,皮肤的红色便会减退甚至消失。病猪的静脉血液呈现出红色。病猪体温升高,在40.0~41.7℃之间,呼吸和心跳较快,时常伴随着咳嗽、精神沉郁以及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等症状,患病猪大便干燥、小便量少。 3 类证鉴别
猪丹毒(急性)与猪红皮病的相似之处在于病猪均突发高热,体温在42~43℃之间,皮肤呈现出潮红,且患猪便秘。猪丹毒(急性)病猪发病后皮肤出现潮红,主要症状为颈、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