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造价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考试重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20:32: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96. 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的钢筋有普通钢筋、预应力钢铰线、钢丝和热处理钢筋四种,其中后三种用作预应力钢筋;

397. 普通钢筋都是热轧钢筋,分HPB235;HRB335;HRB400四种;使用时宜道先使用HRB335级和HRB400级钢筋,HPB235为光圆钢筋,其他为带肋钢筋;

398. 钢筋验收包括查对标牌、外观质量检查及力学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99. 钢筋的加工一般包括冷拉、调直、除锈、剪切、弯曲、绑扎、焊接等;

400. 受力钢筋的弯钩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HPB235级钢筋末端应做180弯钩,其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当设计要求HRB335;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做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401.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满足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的有关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不般结构工程,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02. 钢筋的连接方法有焊接连接、绑扎连接、和机械连接;

403. 钢筋的连接的基本要求: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对钢筋的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并按规定抽取钢筋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均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区段长度内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在此区段均属同一区段;

404.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箝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且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时,不应大于50%;

405. 钢筋采用焊接连接可节约钢材,改善结构受力性能,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常用焊接的方法有: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埋弧压力焊、气压焊等;

406. 闪光对焊工艺通常有连续对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预热闪光焊;闪光对焊言辞泛应用于钢筋纵向连接及预应力钢筋与螺丝端杆的焊接;

407. 电弧焊广泛应用于钢筋接头、钢筋骨架焊接、装配式结构接头焊接,钢筋与钢板的焊接及各种钢结构的焊接;钢筋电弧焊的接头形式:搭接焊接接头;帮条焊接头;剖口焊接头、熔槽帮条焊接头和窄间隙焊;

408. 电阻点焊主要用于小直径钢筋的交叉连接,如用来焊接钢筋钢筋骨架、钢筋网中交叉钢筋的焊接 409. 电渣压力焊适应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直径14-40mm的竖向或斜向钢筋的焊接接长;

410. 气压焊不禁适用于钢筋的竖赂连接她适用于各种方位布置的钢筋连接,当不同直径连接时,两根钢筋直径不得大于7mm;

411. 钢筋绑扎要求: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 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结头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钢筋扎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1,L1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区段的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接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还宜大于50%;当工程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412.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无设计要求时按下列规定: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0.25倍;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端外100mm 范围内各配置2个箍筋,其间距50mm; 413. 钢筋的机械连接包括套筒挤压连接和螺纹套管连接;

414. 钢筋安装或现场绑扎应与模板安装配合,柱钢筋现场绑扎时,一般在模板安装前进行;柱钢筋采用预制时,可先安装钢筋骨架,然后安柱模,或先安三面模板,待钢筋骨架安装后再钉第四面模板;梁的钢筋一般在梁模安装好后再安装或绑扎,梁断面高度罗大或跨度较大,钢筋较密的大梁,可留一面侧模,待钢筋绑扎或安装后再钉;楼板钢筋绑扎应在楼板模板安装后进行,并应按设计先划线,然后摆料、绑扎;

415. 模板是保证混凝土浇筑成型的模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模板系统是由模板、支撑及紧固件等组成;支架的作用是保护模板形状和位置;

416. 木模板是由一些板条钉拼而成的模板系统;组合模板是一种工具式模板,是工程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模板;大模板是一种大尺寸的工具式模板,由主肋、次肋、支撑架、稳定机构及附件组成;滑升模板是一种工具式模板,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和液压系统组成;爬升模板简称爬模,国外称跳模,是施工剪力墙体系和筒体体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建筑的一种有效的模板体系,我国已推广使用;台模是一种大型工具式模板,主要用于浇筑平板式或带边梁的楼板;隧道模是用于同时整体浇筑墙体和楼板的大型工具式模板;永久式模板是指一些施工时起模板作用而浇筑混凝土后又是结构本身组成部分之一的预制板材; 417. 模板安装的要求: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 载的承受力;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模板的接缝严密,不应漏浆;浇筑前应先浇水湿润模板;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杂物应清除干净;对清水混凝土或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对跨度不小于4米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均不得遗漏;模板安装应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的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性;构件简单,装拆方便,能多次使用; 418. 底模及支架拆除应符合设计,无设计时应符合下表: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2 板 >2, ≤8 >8 梁、拱壳 悬臂构件 ≤8 >8 -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搞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80 ≥75 ≥100 ≥75 ≥100 ≥100 419. 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拟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420. 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421. 混凝土工程是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有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浇筑和养护等;

422.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要求;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423. 从表面上看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只是水泥、砂子、石子、水这四种组成材料的用量;实质是根据组成材料的情况,确定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的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42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的确定;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下式确定,以达到95%的保证率:fcu,o≥fcu,k+1.645б;式中fcu,o—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MPa);fcu,k—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б—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425. 计算水灰比: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级时,混凝土水灰比宜按下式计算:W/C=αa*fce/(fcu,o+αa*αb*fce);式中W/C—水灰比;αa、αb回归系数;其中采用碎石时,αa=0.46; αb=0.07,采用卵石时αa=0.48; αb=0.33,当无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时,公式中fce 值可按下式确定:fce=γc*fce,g;式中γc—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富佘值,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f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426. 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o: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mco=mwo/(W/C);每立方米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若超过应提高水泥强度等级;

427. 确定砂率βs;合理的砂率值主要应根据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粘聚性及保水性等特征来确定;重量法:可用下列公式:mco+mgo+mso+mwo=mcp; βs=mso/(mgo+mso)*100%;式中mc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go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ms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mw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βs—砂率(%);mcp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物的假定重量,其值可取2350kg-2450kg;

428. 混凝土的搅拌就是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把水泥、砂、石、外加剂、矿物掺和料和水通过搅拌的手段使其成为均质的混凝土;

429. 普通混凝土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3/4;对混凝土空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430. 混凝土搅拌机按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自落式和强制式两大类;投料顺序有一资投料法(指在上料斗中先装石子,再加水泥和砂,然后一次投入搅拌机内)和二次投料法(分为预拌水泥砂浆法、预伴水泥净浆法、水泥裹砂石法,预拌水泥砂浆法是先将水泥、砂和水投入搅拌筒内进行搅拌,成为均匀的水泥砂浆后,再加入石子搅拌成均匀的混凝土;预制水泥净浆法是先将水泥和水充分搅拌成均匀的水泥净浆后,再加入砂和石搅拌成混凝土;水泥裹砂石法是指先将全部石子、砂和70%拌和水投入搅拌10-20S,便骨料湿润,再投入全部水泥搅拌30S,然后再回入30%拌和水,);

431. 不论采用何种混凝土,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满足下列要求: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开始浇筑时,应满足设计配合比所规定的坍落度;应保证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能有充分时间进行浇筑和振捣;

432. 混凝土运输的方法:地面运输;垂直运输;楼地面运输三种情况;

433. 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规定:在浇筑前,检查模板位置、数量、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为了防止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处由高度不应超过2m, 在竖向结构中限制自由高度不宜超过3米;浇筑中注意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混凝土浇筑心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结构整体耐久性;尺寸准确;拆模后,表面光洁;

434. 混凝土浇筑方法:在每一施工层中,应先浇筑柱或墙,在每一施工段中的柱或墙应连续浇筑到项,每排柱子由外向内对称顺序进行浇筑,以防柱子模板连续受侧推而倾斜;梁和板一同浇筑,从一端开始向前推进,当梁高大于1米时,才允许将梁单独浇筑,此时施工缝留在楼板板面20-30mm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

43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减少浇筑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5C,措施:应优先减少水化热低的水泥;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掺入施量粉煤灰;降低浇筑速度和减小浇筑层厚度;采用蓄水法或覆盖法进行人工降温措施;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可留后浇带或施工缝分层分段浇筑;

436.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一般分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三种;斜面分层较多; 437. 混凝土密实成型分为混凝土振动密实成型法和混凝土真实作业法;

438. 用于振动混凝土拌和物的振动器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内部振动器、外部振动器、表面振动器和振动台四种; 439. 施工缝应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子宜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同时又要照顾到施工方便;与板相连的大断面梁应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单向板应留在平行于板短边的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楼盖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跨度范围内;楼梯应留在楼梯长度中间1/3长度范围内;墙可留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交接处; 440. 混凝土的养护分为标准养护、加热养护、自然养护;

441. 标准养护是混凝土在温度20C±3C,相对湿度90%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条件下进行的养护,称为标准养护; 442. 加热养护指的就是蒸汽养护;

443. 自然养护规定: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C时,不得浇水;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少于7D;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掺有缓凝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时,不利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湿润;采用塑料布覆盖的要严密,并保持塑料内有凝结水;混凝土强度达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支架;

451. 后张法张拉机具:拉杆式千斤顶、穿心式千斤顶、锥铺式双作用千斤顶、孔道的留设是后张法构件制作的关键工序之一;孔道留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钢管抽芯法;胶管抽芯法;预埋波纹管法;

452. 结构吊装工程中常采用的起重机具包括索具包括索具设备与起重机械;结构吊装中的起重机有自行杆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和桅杆式起重机等;自行杆式起重机包括履带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和轮胎式起重机等; 453. 塔式起重机有轨道式塔式起重机、爬升式塔式起重机、附着式塔式起重机;

454. 混凝土结构吊装分为构件吊装和结构吊装两大类;其中构件的吊装包括构件的制作、运输、堆放、吊装;结构吊装分为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和多层装配式框架结构吊装;

455. 预制构件重叠数一般不宜超过四层;上、下层间一般要做好隔离层,上层构件的浇筑要等到下层构件设计强度的30%以后才可进行;对砼运输的基本要求是达到设计强度75%

456. 预制构件吊装过程一般包括绑扎、吊升、就位、临时固定、校正和最后固定等工序;

457. 按柱身吊起后是否能保持垂直状态,分为斜吊法和直吊法,相应的绑扎方法有:斜吊绑扎法和直吊绑扎法;柱的起吊方法,按柱在吊升分配痛苦各程中柱身运动的特点分为旋转法和滑行法;按使用起重机的数量,有单机起吊和双机起吊;

造价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考试重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bzjb593nn8c83h0epna2cg5h8ins2016dg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