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前后世界、中国和党本身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显现,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世纪之交,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已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必须要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200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大会上,江泽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做了系统的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治党和
治国内在地统一起来,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它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的高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2004年,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