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4·龙岩市质量检查)下图为针对我国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1~2题。
1.该农业生产模式适宜推广的地区是( ) A.三江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该农业生产模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鱼塘水质将转化为咸水 B.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C.因地制宜,减轻水涝 D.可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解析:第1题,从图中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棉花等可知,该农业生产模式应在华北平原地区推广。第2题,该生产模式是挖土成塘、筑土为台田,可以增加区域内高度差,减轻水涝灾害。
答案:1.C 2.C (2014·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我国粮食政策是“端自己碗,吃自己粮”。近年来我国粮食增产明显,2013年又增产1 236万吨,其中玉米主产区因降水增多等原因增长显著。读2003~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与进口量变化图,完成3~4题。
3.结合图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增长 B.我国粮食由净出口变为净进口 C.我国粮食自给率日益提高
D.粮食产量增长率低,进口量变化小 4.粮食增产贡献率大的产区应是( ) A.东北及内蒙古 B.长三角省区 C.青、藏、新、陇 D.西南各省区
解析:第3题,从图中粮食净进口折线图可知我国由粮食净出口变为粮食净进口。第4题,东北和内蒙古地区人少地多,是我国粮食增产贡献率最大的产区。
答案:3.B 4.A (2014·龙岩质检)读中国茶叶主产区分布图,完成5~6题。
5.据图可知茶树生长区的环境( ) A.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 C.光照充足 D.热量丰富 6.全球气候变暖对茶叶生产的可能影响( ) A.适宜种茶区面积将缩小 B.茶叶病虫害将增加 C.茶产区将向低海拔移动 D.茶产区土壤肥力下降
解析:第5题,从我国茶区的分布可知茶树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这里热量充足。第6题,全球气候变暖可使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区将向高海拔地区移动,茶叶病虫害将增加。
答案:5.D 6.B 7.(2014·成都市诊断性检测)下图是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所示地区( )
A.东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B.西部适宜种植水稻 C.东部适宜发展林业 D.西部适宜种植小麦
解析:选A。从图中降水量的分布可知西侧降水变化大,降水较多,应为迎风坡,且坡度较大;东侧为背风坡,坡度较小。东部地势较为平坦,降水较少,适合发展畜牧业;西部坡度较大,适宜发展林业。
(2014·锦州一模)读图,回答8~9题。
8.制约该国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光照 9.该国应该( )
A.进口稻米缓解粮食生产 B.立足国情推进乳畜业发展 C.大力开发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开发冰川水缓解水源不足
解析:第8题,从图例中的“冰盖、苔原”可知该地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热量不足。第9题,该国可利用荒地、草地、耕地面积较大,可以发展乳畜业。
答案:8.C 9.B (2014·青岛质检)下图为我国三省区甘蔗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动状况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导致广东省甘蔗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低温霜冻 B.产业结构调整 C.干旱洪涝 D.市场需求 11.与广东相比,云南制糖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是( ) A.技术 B.工业基础 C.交通 D.劳动力
解析:第10题,广东甘蔗种植面积与产量下降与广东产业结构调整有关。第11题,与广东相比,云南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廉价,这是云南发展制糖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0.B 11.D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4·桂林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34分) 材料一 下图所示区域是中国最大的葵花籽生产区,其中甲市有中国最大的葵花油生产基地,其产品销往国内外。近几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葵花籽需求量大大减少,有些地区还出现葵花籽滞销现象。
材料二 2014年3月8日下午,随着冷空气前锋不断逼近,蒙古国中部出现沙尘暴。14时,新疆淖毛湖出现强沙尘暴。晚上,内蒙古地区中南部出现扬沙,局地还有沙尘暴。“大
风将沙尘卷向空中,在高空西北气流作用下飘向华北平原地区”。北京“雾霾未去、沙尘再起”。
(1)指出图中黄河段的流向并分析该区域深秋初冬或初春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10分) (2)据图分析图示区域种植向日葵的有利条件?(10分)
(3)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地区是否应该继续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请说明你的理由。(6分)
(4)过度樵采是导致荒漠化的原因之一。结合材料二分析如何有效解决农牧区的生活能源问题?(8分)
解析:(1)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2)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地种植向日葵的有利条件。(3)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回答时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4)从解决能源问题方面分析。
答案:(1)由西南流向东北。 该区域地处中纬度地区,冬季降温明显,月均温在0度以下,河水出现结冰现象;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易发“凌汛”水灾;该地地势低平;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且集中分布,灾害发生损失大。
(2)该地区位于半干旱和干旱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位于黄河附近,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
(3)观点1:应继续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理由:本区种植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确保就业,增加收入。 (或观点2:不应该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理由:向日葵生长耗水量较大,当地水资源缺乏,种植向日葵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张,且目前葵花籽处于滞销现象。)
(4)积极开发新能源;推广省柴灶;兴建沼气池;营造薪炭林。 13.(2014·福州市质量检查)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枸杞为沙生灌木,喜冷凉气候,根系发达,耐寒抗旱能力强。图中A地枸杞果实大,肉厚,较甜,是“药食两用”佳品。读图完成问题。(22分)
(1)指出图示区域主要地形特征。(6分)
(2)说明A地枸杞品质优良的气候原因。(8分)
(3)你认为图示区域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枸杞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
解析:(1)从图中等高线、河流等信息方面入手,从地形、地势两方面分析。(2)A地海拔高,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合成和储存,枸杞品质好。(3)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回答时要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效益分析作答。
答案:(1)地形中部为盆地,四周为高原(山地);地势四周高,中部低;盆地内部分布有沙漠、戈壁。
(2)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有利于光合作用;气温低,枸杞生长期长,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和糖分的积累[或气温低,气候干旱(空气相对湿度低)],病虫害相对较少。
(3)是。枸杞属于沙生灌木,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和抗土地贫瘠的特性;推广种植枸杞,既增加经济收入,又可以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 (或否,当地沙漠、戈壁广布,环境恶劣;劳动力不足,交通不便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