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实践作业
教 学 设 计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姓 名:沈 毅 学 号:031070295 指导教师:龙正超
二OO五年十月
《卖油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但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教育意义也非常深刻。
2、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陈尧咨箭术高超,当世无双,他也因此而自负。一次他在菜园子里射箭,箭射出去十中八九。一个卖油的老头看到这个情景,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陈尧咨生气地质问老头。老头认为这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3、课文共两段,第一段写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也写了买油翁对陈尧咨高超的箭术不屑一顾:“睨之”“但微颔之”。第二段主要以二人的对话展开情节。陈尧咨对卖油翁的不以为然首先发难:“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这两句,大有威逼和兴师问罪之势,言语之间,不乏轻蔑和质问之意。面对此状,卖油翁从容答曰:“无他,惟手熟耳”。在不慌不忙之间,流露出蔑视之意。在卖油翁的“酌油”演示面前,陈尧咨无可奈何,无言以对,只好笑而遣之。
文章虽短小,但很好地刻画了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物形象,读了文章以后,陈尧咨的“自矜”和卖油翁的不以为然,会深深地印入脑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这就是作者所要揭示的文章主题。
1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章常识:正确朗读课文。
2、能解释文中实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掌握常用的文言虚词“乎、耳”等。
3、结合课文下面注释,猜译、意译课文,理解成语“熟能生巧”的含义。
4、能具体分析文章简练生动的语言特色。
5、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6、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领会故事要表达的熟能生巧的主题。
7、学习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的写作方法。能背诵课文。 8、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 三、教学设想
第一步: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记住难点字形字义,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步:练习背诵。先让学生体会故事情节与层次,利用层次提示,背诵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第三步:突破难点,记住课文下边的注释。
第四步:根据注释的提示,猜译课文,在笔记本上标注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2
第五步:引导学生分析语言特色,写作特色和人物形象。 第六步:引导学生归纳文章中心,明白文章蕴含的道理及受到的启示。
四、《卖油翁》教案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字音,掌握课文下面的注释。 2、熟读并背诵课文。
3、查阅资料,了解欧阳修的有关常识,以备交流。 4、根据注释,猜读课文,对难点词语句子作好批注。 二、导入
关于欧阳修,同学们收集了哪些资料呢?(展示欧阳修画像并指名学生交流)。
三、研习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注意指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
2、分小组交流自己预习中猜读的结果,进行讨论订正式学习,找出难点。
3、指名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或质疑。教师注重引导、组织,帮助引导分析,并适当板书。师生共同解决字词问题。(过程略)。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