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施工起点流向
施工起点流向就是确定单位工程在平面或竖向上施工开始的部位和开展
的方向。
8.施工组织设计
是指导拟建工程项目进行施工准备、组织施工、指导施工活动、保证拟建
工程项目正常进行的技术经济文件,是对拟建工程项目在人力和物力、时间和空间、技术和组织等方面做出的全面科学合理的安排。
9.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又叫分部分项工程生产作业设计,它是以分部分项工程为编制对象,由单
位工程的技术人员负责编制,用以具体实施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
10.平行搭接时间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有时为了缩短工期,在工作面允许的情况下,如果前
一个专业工作队完成部分施工任务后,能够提前为后一个专业工作队提供工作面,使后者提前进入前一个施工段,两者在同一个施工段上平行搭接施工,这个搭接的时间称为平行搭接时间。
三、简答题:
1.施工准备的核心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具体内容如下: (1)熟悉、核对设计文件、图纸及有关资料。 (2)补充调查资料。
(3)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预算。
2.在工程开工之前,施工现场准备应做好哪些工作?
在工程开工之前,一定要做好现场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施工现场的准备
工作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和安排进行。
(1)测出占地和征用土地范围、拆迁房屋、电讯设备等各种障碍物; (2)平整场地、做好施工放样;
(3)修建便道、便桥、搭盖工棚和大型临时设施的修建; (4)料场布置,安装供水、供电设备; (5)做好施工现场的补充勘探;
(6)组织施工机具进场,并安装和调试;
(7)做好冬雨季施工的现场准备,设置消防、保安措施。
3.施工组织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施工组织的具体任务是:
(1)确定开工前必须完成的各项准备工作;
(2)计算工程数量、合理布置施工力量,确定各种资源需要量和供应方案;
(3)确定施工方案,选择施工机具; (4)确定施工顺序,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5)确定工地上各种临时设施的平面布置; (6)制定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4.结合实践谈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编制时,必须对施工有关的技术经济条件进行广泛的和充分的调
查研究、收集各方面的原始资料,必须广泛的征求有关单位群众的意见。
(2)施工单位中标后,必须编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标后施工组织设计。 (3)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以及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工程项目,要进行专业性的研究,必要时组织专门会议,邀请有经验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挖掘群众的智慧,以便为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实施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4)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吸收他们参加编制和审定;充分利用施工企业的技术力量和管理能力、统筹安排、扬长避短,发挥施工企业的优势和水平,合理安排各工序间的立体交叉配合施工。
(5)当施工组织设计的初稿完成后,要组织参加编制的人员及单位进行讨论,经逐项逐条地研究修改,最终形成正式文件,送主管部门审批。
5.建筑企业的施工计划与施工组织设计有何关系?
建筑业施工企业的施工计划是根据国家或地区工程建设计划的要求,以及
企业对建筑市场所进行的科学预测和中标的结果,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企业不同时期的施工计划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而施工组织设计是按照具体的施工项目的开竣工时间编制的指导施工的文件。
对于现场型企业来说,企业的施工计划与施工组织设计是一致的,并且施工组织设计是企业计划的基础。对于区域型企业来说,当项目属于重点工程时,为了保证其按期投产或交付使用,企业的施工计划要服从重点工程、由工期要求的工程和续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对企业的施工计划起决定和控制性的作用;当施工项目属于非重点工程时,尽管施工组织设计要服从企业的施工计划,但其施工组织设计本身对仍然起决定性的作用。
由此可见,施工组织设计与建筑企业的施工计划两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6.简要叙述建筑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之间的关系。
建筑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主要体现在经营管理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两个方
面。建筑业企业的经营管理素质主要表现在竞争能力、应变能力、盈利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等方面;建筑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是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和教育与机理等职能。经营管理素质和水平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也是实现企业的贡献目标、信誉目标、发展目标和职工福利目标等经营目标的保证,同时经营管理又是发挥企业的经营管理素质和水平的关键过程。所以,无论是企业经营管理素质的能力,还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职能,都必须通过施工组织管理水平的职能,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贯彻、检查和调整来实现。由此可见建筑业企业的经营管理素质和水平的提高、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