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数据,并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继续用统计表整理、呈现所收集的数据。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感受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体会统计在决策、预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教学难点
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产生统计的需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问题
教师:同学们,前些天我们班的故事大赛刚刚结束。王明明和陈小菲同学并列第一。但是每班只能选一名同学参加学校的讲故事大赛,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处理呢?我们班该让谁去参加呢?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大家达成一致,用投票的方式解决问题,得票数多的同学参加比赛。二、收集数据,记录数据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_全册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
1.收集数据。
教师先发纸条,然后组织现场投票。
教师:根据王明明和陈小菲的表现,你认为谁能代表我们班参加比赛,就把他的名字写在这张纸上。注意每人只能写一个人的名字。 2.记录数据。
教师(拿着投的票):投完票了,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建议让教师读一读,比一比谁的票数多,就让谁参加比赛。 教师:既然读一遍就行了,那我来。 教师快速地读票……
学生纷纷打断,要求必须有人用笔记录,否则不清楚谁的票数多。
教师:该怎么记呢?请同学们安静地想一想,如果没有办法也可以和同桌小声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之后提出:为了保持公正,一人读票,一人监督读票的人,一人写票,全班学生监督写票的人写得是否正确。
教师请几位学生分别为读票、监票和写票人(1人读、1人监、2人写,其余学生在本上写票)。
教师:在记录票数之前,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对啊?用什么方式写票呢? 学生1:写数1、2、3…… 学生2:画“×”或者画“√”。 学生3:可以写“正”字。
教师:用什么方式记录数据大家可以自由选择,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要记录得正确。准备好了吗? 学生进行数据记录。 3.交流反馈。
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_全册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展示学生作品,优化记录方法。
教师:大家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数据非常好!有用图形○、√、☆……代表票数的;有用“正”字记录数据的;有用数记录数据的,有用名字记录的。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种方式?教师:为什么?
学生:无论是画“○”还是写“正”字,都比写名字简便多了。 教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写“正”字,而不用其他的字呢?
学生(写“正”字的):用“正”字比较好,每一笔代表一个数,5笔写完表示有5票,还便于计算。 (2)反馈数据。
在反馈中教师发现学生记录的数不一致。
教师:王明明的得票为什么不一样呢?是不是记录错了?怎么办? 学生1:改一改吧,照多数的改。 学生2:不然再记录一次吧。
教师:在统计数据时要注意不能出现差错,这是统计的第一关,数据不准的话,有时会对数据分析的影响很大,我同意再记录一次票数。 学生再一次统计票数。 三、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教师:现在根据大家的统计结果,选谁代表我们班参加学校的比赛呢? 教师:解决了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感受呢? 教师:很好!看来统计真有用!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看第3页的例2。二年级(2)班也正为派谁去参加比赛发愁呢,你能根据他们班的统计数据,帮助他们解决一下吗?
教师:他们班今天有两位同学生病没来,也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会怎样?为什么?
学生1:如果这两位学生把票投给王明明,王明明才有17票,陈小菲的票数还是比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_全册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3
王明明多。
学生2:如果这两位学生给王明明、陈小菲各一票,王明明与陈小菲还是相差7票。 学生3:这两票无论给谁都不会影响陈小菲参赛的结果。
教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这非常好!下面我们就继续完成一些练习,看一看是不是你也很善于分析。 四、课堂总结
教师: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谁来说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教师:对,在今天的统计中,我们用匿名投票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在记录数据时我们创造了很多简洁的方法,并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更可贵的是,在统计中统计结果不一样时大家不怕麻烦,纷纷要求重新统计,表现出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相信有了这种精神,大家在将来的学习中肯定都会有所成就。
第2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页例2及练习一第3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4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_全册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贝、夏军。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
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式。拿出准备好的小纸条,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_全册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