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南方山区生态环境对粟类作物种植技术的规约作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4:47: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论南方山区生态环境对粟类作物种植技术的规约作用

On the Restri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n Millet Crop Planting Technology in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作 者:何治民[1] 何煦[2]

HE Zhi-min,HE Xu(1.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 2. Zhangjiajie College of Ji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Hunan, 427000, China)

作者机构:[1]吉首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2]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湖南张家界427000

出 版 物: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年 卷 期:2016年 第2期

摘 要:"粟"起源于我国北方黄土高原,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汉

代及以前各王朝的法定赋税粮种。这一税赋惯例的部分延续一直延伸到唐代。随着王朝统治范围的扩大,南方本来不是粟类作物适宜种植的地区,但出于向中央王朝缴纳赋税的需要,也不得不规模性种植粟类作物。"粟"被引种到我国南方地区后,由于南北气候条件迥别,所处生态背景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粟"的生物属性却不会轻易改变,其结果必然使得我国南方和北方粟类作物的种植技术也会相应地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北方,粟类作物种植的成熟技术是"区种法"和"代田法",而在南方则只能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在山区种植。我国南北粟类种植技术的这种差异性集中体现为生态环境对耕作技术走向的规约作用。

页 码:14-20页

主 题 词:粟类作物 生态环境 种植技术 规约作用

论南方山区生态环境对粟类作物种植技术的规约作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cnvp6b3b64g4gh0kzl91od1e2lms500xw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