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质量 二、填充题
1、 是判别是否属于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据。
2、作为人类创造的各种人文景观和文化,也受到一定的地理环境的影响,打下了一定的 的烙印。
3、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可供旅游者参观游览,旅游者只能带走各种 和
,但不能把这些旅游资源带走。
4、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发展、分布及特点,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和 的制约。
5、在一些高山地区,由于气候的垂直变化, 也呈现出垂直分带的特点。
6、在热带气候区,水力作用及化学风化作用强烈, 景观占有主导地位。
7、 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三、单选题
1、北京故宫反映了哪个时期的建筑特色………………………………………( )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E、明清 四、多选题
1、以下属旅游资源共同特点的是…………………………………………( )
A、广域性 B、区域性 C、不可移动性 D、重复使用性 E、文化属性
2、以下属自然旅游资源特点的是…………………………………………( )
A、时代性 B、天然性 C、地带性 D、广域性 E、季节性与时限性
1
3、以下属人文旅游资源特点的是…………………………………………( )
A、人为性 B、地带性 C、时代性 D、区域性 E、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4、下列旅游资源中,哪些属于无性的、非物质的旅游资源……………( )
A、文化艺术 B、神话故事 C、珍贵文物 D、高尚的品德 E、古典园林
5、旅游资价值高低,它包括旅游资源的…………………………………( )
A、美学特征 B、休闲康乐价值 C、文化历史价值 D、政治效益 E、科学研究价值 五、思考题
1、旅游资源的概念?如何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 2、简析旅游资源的特点。
3、以香港为例,说明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名词解释 1、“两分法”分类方案 二、填充题
1、根据成因,自然旅游资源均为 的,所有的人文旅游资源均是 下形成的。
2、旅游资源分类的目的,在于加深对旅游资源 或区域旅游资
源 的认识,掌握其特点、规律,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保护及科学研究服务。
3、目前,最常见、应用广泛的旅游资源分类方案为“ ”分类方案。 三、单选题
1、都江堰水利工程在旅游资源分类中属哪种基本类型…………………………( )
A、地质 B、地貌 C、历史古迹 D、古建筑 2、长江三峡在旅游资源分类中属哪种基本类型…………………………………( )
A、地质 B、地貌 C、历史古迹 D、水体
2
3、参与型旅游资源也可称作什么旅游资
源………………………………………( )
A、体验型 B、购物型 C、观光型 D、游览型 4、旅游资源“两分法”分类系统包括……………………………………………( )
A、两大类、12个基本类型、36个类型 B、两大类、14个基本类型、63个类型 C、两大类、16个基本类型、63个类型 D、两大类、18个基本类型、36个类型 四、多选题
1、以下旅游资源类型中属于地质基本类型的有………………………( )
A、山地 B、地层 C、喀斯特 D、岩石 E、化石
2、以下旅游资源类型中属人文旅游资源的有…………………………( )
A、现代都市 B、道教文化 C、田园风光 D、构造遗迹 E、寺观园林
3、以下旅游资源类型中属自然旅游资源的有………………………………( )
A、地震灾害遗迹 B、古战场遗址 C、丹霞地貌 D、动植物园 E、公共游憩园林
4、游览名人古居、名人故墓等感情型旅游资源,可表达旅游者的何种感情( )
A、思古 B、怀念 C、敬仰 D、仇恨 E、妒忌 五、思考题
1、旅游资源是如何分类的?有何意义?
2、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是什么?其依据有哪些? 3、“两分法”分类方案的大类、基本类型。
第三章 地质作用与地貌的形成
一、名词解释 1、外营力作用
3
2、内营力作用
3、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 二、填充题
1、地质作用可分为 作用和 作用,它是由 引起的。 2、 是处于地壳深处高温高压下的一种复杂的硅酸盐熔融体,具有极大的物理——化学活动性。
3、 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也称地形。
4、地球表面基本面貌、大的形态,主要是在 作用下形成的。 5、今日喜马拉雅山的形态,是在 作用下形成的。
6、地貌之所以能起到增加意境的作用,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 感染力。
7、一定的旅游资源实体特征为旅游者所感受,使旅游者能获得一定的寓意和情趣,这就是 。
8、旅游资源最基本的属性是对游客的 。
9、岩石可以分成三大类,即 、 和 。
10、花岗岩在长期风化作用下,棱角逐渐消失,最后形成了球状石块,这种风化过程被称为 。
11、 动物群化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软体动物化石群。
12、山东临朐县 村古生物化石产地,被列入“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并建立了博物馆,已成为重要的旅游点。
13、我国最大最险的海岸断崖是在台湾省东部的 。
14、 是指谷地深狭,两坡陡峻的河谷地貌景观,其中横剖面呈“ ”形的峡谷最为常见。
15、“ ”是河湖相岩层经风力“雕琢”后形成的大片险峻崎岖地形,以新疆的罗布泊洼地等最为典型。
16、 是海洋高潮线以上,到激浪(海洋波浪)作用所能达到的地方之间的狭窄的陆上地带。 是高、低潮海面之间的地带。 是低潮线以下直到波浪有效作用的下限。 三、单选题
1、剥蚀作用,也被称作…………………………………………………………( )
A、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 C、成岩作用 D、侵蚀作用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