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的确我国人口多造成人均占有量少国务院温总理造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常常给我们介绍这样一个除法和乘法(课件:出示温总理的话) 师:(指名读温总理的话)谁来说说温总理话的含义? 生:一人一个小问题,但中国13人就是一个大问题。 生:再大的经济总量分给13亿人,每人就很少很少了。 2.分析、探究资源减少的原因
A、交流调查表,体会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师:的确一个小问题乘以13亿就是一个大问题请大家填一填调查表。 (课件出示调查表,学生交流)
生:爷爷奶奶小时侯每月用电0 度爸爸妈妈小时侯每月用电30 度 现在每月用电150 度。
生:爷爷奶奶小时侯每月用水0 吨爸爸妈妈小时侯每月用水3 吨现在每月用水15 吨?? 师:你们发现什么规律?
生:现在比以前的用电量和用水量都增加了
师:为什么现在比以前的用电量和用水量都增加了?(板书:生活水平提高) 生:社会进步了,以前电器少?? 师:(板书:生活水平提高)
师:以表中的用电量为例,一个家庭比以前多用120度电,那么全国三亿家庭每月要用多少度电? 生:360亿度。
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我国自然资源有什么关系呢?
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然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自然资源,越来越少。 师:这就是总理所说的一个小问题乘以13亿就是一个大问题。 B、引导学生体会浪费造成资源紧张;
师: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属于正常消耗,那么还有哪些非正常消耗呢? 生:浪费
师:在你身边有哪些浪费现象呢? 生(学生交流):我经常大白天亮着灯。 生:我经常开着门开空调。 生:有些学生洗手后,不关水管。 ??
师:中国13亿人,每天一人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一天可浪费多少水和多少度
电?
生:13亿度电,13亿滴水。
师:老师这还有一则工业数据(课件出示:GDP先生的讲述) 师:通过GDP先生的讲述的几则数据,你们知道什么? 生:我国工业生产消耗的资源要高出国际水平。
师:为什么我国工业生产消耗的资源要高出国际水平呢? 生:我国科学技术落后。
师:这就是工业浪费,国家以在不停的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使工业消耗减到最少。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工业浪费和生活浪费请看大屏幕。 生看大屏幕。
C、通过交流资料,引导学生体会,人为破坏造成资源短缺。 师:浪费使我国资源日益减少,还有那些原因造成我国资源短缺? 生:(学生交流)水土流失,水污染,珍贵动物濒临灭绝,森林减少?? 师:大屏幕出示资料
3.感受资源短缺的严重性,明确节约、保护的重要性。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感受到资源的短缺?对我们生活有那些影响? 生:(学生交流)热天限电,热的受不了,晚上不能做作业,电器不能工作。 生:停水,连菜都不能煮??
生:油荒,前段时间,卡车加不到柴油,工地建设降低效率。 ??
师:如果随着人口增加,社会生活水平提高,浪费,人为破坏的加剧我国自然资源将会怎样呢? 生:枯竭 生:??
师:如果我国资源枯竭了我们的生活将是怎样的呢?(学生交流)你们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
生:生活将是一片黑暗,充满恐惧。 生:人类面临死亡。
生: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们的眼泪。 ??
师:你们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 生:不愿意。
C、启发学生如何节约,如何保护自然资源; 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学生交流)板书:节约、保护
D、了解国家、社会、他人是如何保护资源的。
师: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也意识到自然资源的短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出示课件:创节约型社会,北京10所小学生发出的倡议书)教师讲述
师:作为我们小学生也要从自己做起,你们对建设节约型家庭有什么好意见? 生:自来水循环利用。 生:改装马桶。 生:?? (三)拓展延伸
为建设节约型家庭写一份计划书? (四)教师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由于我国人口多,而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费,人为破坏造成我国资源缺乏甚至枯竭,同时知道,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人人是节约小能手,个个争创环保小卫士。 (五)、布置课外实践作业 设计:建设节约型家庭计划书。
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11我们的祖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古老的汉字经历几千年后仍具有很强生命力的原因,感知汉字不仅是一部历史、一个故事、一幅作品、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更是维系中华民族的一条情感纽带。
2、感受祖先创造出这种表情达意文字的高度智慧,从而发自内心地产生为祖先而骄傲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的工具,还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根,感受祖先创造出这种表意文字的高度智慧.,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预设:
一、了解各种文字,追寻汉字起源
1、认识人民币中各少数民族的文字到东巴文字再引出汉字,去追寻汉字起源。我们的祖先一些记事方法:树上刻符号、收集木棒、结绳记事??
2、了解树上刻符号、收集木棒、结绳记事的方法,知道这些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于是出现了汉字。 二、了解汉字的演变,感受汉字特点
1、汉字是怎样演变过来的,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学生学习手中的资料并交流,然后请学生排列汉字的演变过程。
2、汉字的书写形体演变交流:重点学习甲骨文,了解他的特点。知道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汉字,他的结构和造字方法与我们今天的汉字一脉相承。
3、甲骨文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通过猜一猜、找一找的形式来体会他的意思。 4、了解其中一个字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特点。(课件演示)
5、学写汉字,小小考古家亲身感受,模仿汉字的演变过程。在写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几分钟的时间模拟了一个字的演变过程,但实际上文字的发展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艰难的过程,有着悠久的历史。 三、感受汉字文化魅力
1、学习瑞典的汉学家林西莉女士的故事,对我们的汉字就情有独钟,她觉得汉字就是一种最美丽的文字。 2、走进书法的殿堂。(欣赏) 3、班中书法爱好者介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