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普通动物学复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5 22:01: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53、环节、节肢、头足纲和瓣鳃纲动物的血液循环分别属于闭管式、简单的开管式、闭管式和外套式循环。

54、乌贼身体由头、足部和躯干部组成。漏斗是其运动的主要器官。

●55、中胚层形成的实质组织具有 和 的功能,也是动物由 走向 的基本条件之一。

56、草履虫的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绿眼虫的生殖为纵二分裂 。

57、原肾管型排泄系统是由排泄管、帽细胞、管细胞和排泄孔四部分组成。 58、绿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可进行光合营养,在无光条件下可进行渗透营养。 59、水螅的体壁是由外胚层、中胶层和内胚层组成的。

60、腔肠动物的海产种类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历的幼虫阶段为浮浪幼虫,河蚌在发育过程中的幼虫阶段为钩介 幼虫。

61、蝗虫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就其功能而言其头部为感觉 中心,胸部为运动中心,腹部为营养和繁殖中心。

62、绿眼虫、大变形虫和草履虫分别以鞭毛、伪足和纤毛为运动器官。 63、鞭毛纲动物的营养方式有光合营养、渗透营养和吞噬 营养。 64、软体动物外套膜的功能主要有分泌、排泄、呼吸和摄食。

65、在草履虫身体的前后各有一个伸缩泡,二者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水分以调节水平衡。 66、蚯蚓和沙蚕的血液均为红色是因为其血浆中溶有血红蛋白。

67、绦虫的身体主要由节片组成,其按成熟程度可分为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和孕卵节片(妊娠节片)三种。

68、动物中胚层的产生和体腔的形成方式有两种即端细胞法和体腔囊法。 69、软体动物的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而成它由三层结构组成,由外向内分别是角质层、壳层(棱柱层)和珍珠层(壳底)。

70、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光合营养、渗透营养、吞噬营养。 71、昆虫的排泄系统为马氏管,主要代谢产物为 尿酸衍生物 。 √×

三、判断题

1、脊椎动物都是具有上下颌和成对副肢的动物。(×) 2、鲤鱼、带鱼、乌贼斗生活在水中,属于鱼纲。(×) 3、动脉里的血属于动脉血,静脉里的血都是静脉血。(×) 4、软骨鱼的骨骼都是软骨,硬骨鱼的骨骼都是硬骨。(×) 5、侧线器官是鱼类所特有的器官。(×) 6、娃娃鱼属于鱼纲,而鲸鱼不属于鱼纲。(×) 7、两栖类是总鳍鱼进化而来的。(×)

8、鲤鱼的肝脏和胰脏混合在一起,合称为肝胰脏。(√) 9、青蛙对周围一切物体都非常敏锐。(×) 10、蟾蜍有牙齿而青蛙没有牙齿。(×) 11、鱼和青蛙的皮肤都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12、两栖类在冬眠时就不在呼吸了。(×)

13、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可在水中也可生活在陆地。(×) 14、两栖类能生活在陆地上因此它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15、龟和鳖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

16、凡是用爬行方式运动的动物都是爬行动物。(×) 17、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都是变温动物。(√)

18、家鸽无膀胱,尿液是同粪便由泄殖腔经肛门一起排出体外的。(√) 19、鸟类的直肠短,不能储存粪便,所以其粪便随时排出体外。(√) 20、鸟类的孵卵通常只有雌鸟来担任。(√)

9

21、一个鸡蛋实际上就是一个卵细胞。(×) 22、袋鼠的生殖方式为胎生,但是没有胎盘。(√)

23、家兔的肺是由无数的肺泡组成的,每个肺泡壁就是一层很薄的细胞壁。(×) 24、马、骡和骆驼都是奇蹄目动物。(×) 25、猫、虎和大熊猫都属于食肉目猫科动物。(×)

●26、猪和牛都属于偶蹄目动物,但猪的胃是单室,不反刍。( ) 27、袋鼠和刺猬斗属于有胎盘类。(×)

28、扬子鳄和白鹤在呼吸时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29、家鸽排频繁时因为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30、几个排便频繁的原因是口腔内没有牙齿,吃进的食物没有经过咀嚼。(×) 31、扬子鳄、乌龟和丹顶鹤都是恒温动物。(×) 32、青蛙、蟒蛇和蜥蜴都无胸廓。(×) 33、盲肠是从爬行类动物开始出现的。(×) 34、非洲鸵是现存最大的鸟类,且具三趾。(×)

35、环毛蚓、三角真涡虫、海蜇的神经系统排序为链状、梯状和网状。(√) 36、企鹅的龙骨突不发达。(×) 37、长颈鹿属于偶蹄目动物。(√)

38、七腮鳗为没有脊椎骨的脊椎动物。 (×) 39、蛙的输尿管既能输尿又能输精。(√)

40、硬骨鱼具有动脉圆锥,软骨鱼具有动脉球。(×) ●41、平扁形鱼为生活在水中最底层的鱼类。() 42、两栖类五胸廓。(√) 43、七腮鳗属于原口动物。(√) 44、鱼螈不是羊膜卵动物。(√)

45、著名的“蛤士蟆油”来源于中国大蟾蜍秋季的脂肪。(×) 46、著名的“蛤士蟆油”来源于中国林蛙秋季的脂肪。(√) 47、肝片吸虫的中间寄主是椎实螺。(√) 48、蛙蟾冬眠时不吃不喝也不呼吸。(×) 49、企鹅的龙骨突不发达。(×)

50、七腮鳗是没有脊椎骨的嘴原始的脊椎动物。(√)

51、文昌鱼是没有明显的头部。体左右侧扁,两端较尖的鱼,又有双尖鱼之称。(√) 52、腕式棘皮动物的运动器官。(×)

●53、笙珊瑚的骨骼是珊瑚礁和珊瑚岛的组要成分。()

54、蜻蜓和东亚飞蝗一样都只用马氏管排泄,而蜘蛛则还有基节腺。(√) ●55、在捕食是能注射毒液的刺丝囊为穿刺刺丝囊。()

56、棘皮动物水管系统的开始部分为反口面的筛板,其上有许多小孔与石管相通。(√) 57、淡水蚌类发育要经过单轮幼虫期。(√) 58、淡水蚌类发育要经过勾结介虫期。(√) 59、淡水蚌类发育要经过面盘幼虫期。(√) 60、间日疟原虫在人体内进行孢子生殖。(×) 61、间日疟原虫在人体内进行裂体生殖。(√)

四、问答题

1、脊索动物门都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指出脊索动物与无脊索动物的区别与联系。

答:共同的特征:1,具脊索2,具背神经管3具咽鳃裂4脊索动物的心脏位于消化道的腹面,循环系统为闭管式5极大多数脊椎动物于肛门后方有肛后尾

区别;1无脊椎动物缺乏脊索或脊柱等内骨骼,通常仅身体表面被有几丁质等外骨骼2无脊椎

10

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分为一条实性的腹神经索,位于消化道腹面3无脊椎动物的鳃不位于咽部,用作呼吸的器官有软体动物的栉鳃以及节肢动物的肢鳃,尾鳃,气管等。4无脊椎动物的心脏及主动脉在消化道的背面,循环系统大多为开管式5无脊椎动物的肛孔常开在躯干部的末端。 联系:脊索动物有一些性状也见于高等无脊椎动物,例如三胚层,后口,存在次级体腔,两侧对称的体制,身体和某些器官的分节现象等。这些共同点表明脊索动物是由无脊椎动物进化而来的。

2、脊索动物分为几个亚门,各亚门的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

答:尾索动物亚门,代表动物:海鞘,住囊虫。主要特征: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于幼体尾部,成体退化或消失,体表被有被囊。头索动物亚门,代表动物:文昌鱼。主要特征:脊索和神经管纵贯于全身的背部,并终生保留,咽鳃裂众多。脊椎动物亚门,分为圆口纲(七鳃鳗,盲鳗),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主要特征:脊索只在胚胎发育阶段或多或少地被脊柱所代替。

3、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1,有明显的头部.2在绝大多数种类中,背索只见于发育的早期,以后即被脊柱所代替,脊柱由单个的背椎连接而成。3原生的水生种类用鳃呼吸,次生的水生种类及陆生种类只在胚胎期间出现鳃裂,成体则用肺呼吸。4具有上下颌(除圆口纲)又称有颌类5具有成对的附肢(除圆口纲外)作为运动器官6都具有肌质的心脏和日益发达的肾脏7完善的循环系统出现了收缩的心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生理机能的提高。 4、为什么说七鳃鳗是最原始最低等的脊椎动物?

5、圆口纲的原始特征是什么?

答:1. 缺乏用作主动捕食的上、下颌。2. 无成对的偶鳍,;尾鳍为原尾型。3. 终生保留脊索,外围脊索鞘,用于支持体轴。4. 脑颅不完整;支持鳃囊的鳃笼紧贴皮下,包在鳃囊外侧,不分节;鳃笼末端构成保护心脏的围心软骨。5. 躯体部和尾部肌肉为一系列按节排列的弓形肌节及附着于肌节前后的肌隔。6. 胃未分化,肠管内有许多纵行的粘膜褶及一条纵行的螺旋瓣(或称盲沟)。7. 开始出现有静脉窦、一心房和一心室组成的心脏。8. 脑的各部分排列在同一平面上,无任何脑曲。9. 雌雄异体(七鳃鳗)或同体(盲鳗),生殖腺单个(发育初期成对),无生殖导管;排泄系统与生殖系统无任何联系。 6、试述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

答:1体形,鱼类由于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的不同,分化为各种不同的体型,如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鳗形。2皮肤主要用于保护身体,但有些尚有辅助呼吸的功能等等,其上的单细胞腺分泌的粘液能润滑鱼的体表,减少游泳时与水的摩擦。3拥有侧线,感知水压。4鳃是鱼类能在水中生活的重要呼吸器官。4有鳔,能控制鱼在水中的沉浮。 7、鱼鳔的分类和功能。

答:鳔位于体腔背侧,呈囊状,囊内充满气体。它是在胚胎期由消化管突起分离出来的辅助呼吸器官。

在多鳍鱼、肺鱼,鳔起肺的作用。对大多数鱼类而言,鳔的基本功能是调节身体比重,从而使鱼类在不同水层升降自如。 1、鳔管通入食管背面,以吞咽或吐出空气来调节,称开鳔类。2、不具鳔管,为闭鳔类,依靠鳔的红腺和卵圆区来调节气体容量 8、鱼类侧线器官的功能是什么?

答:感觉器官(低等水生脊椎动物特有),对于鱼类取食、避敌和求偶具重要的作用。能感知水流、压力、低频振动等。侧线神经与内耳来的听神经一起进入延脑的听觉侧线区。 9、鱼类体表粘液有哪些作用。

答:鱼类体表的粘液能润滑鱼的体表,减少游泳时与水的摩擦,鱼体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即可获得较快的运动速度。粘液还能保护鱼体使之免遭病菌,寄生物和病毒的侵袭。粘液有迅速凝结和沉淀水中悬浮物质(泥沙,污物)的作用,这对栖息在水质混浊环境中的鱼类说来,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11

10、简述鱼类的洄游类型。

答:1生殖洄游2索而洄游3越冬洄游 11、举例说明软骨鱼系的特征

答:1:内骨骼完全由软骨构成,有些部分钙化后也有一定的硬度,但不同于经过骨化形 成的硬骨组织。

2:体表被盾鳞,在发生上是由外胚层(表皮)和中胚层(真皮)共同形成,盾鳞和牙齿是同源结构。

3:口的位置不在吻端而位于腹面(口下位),口开在吻的下部,上颌长于下颌,如密鲴。 4:胃的分不明显,有独立的胰脏和发达的肝脏。

5:脑发达,比硬骨鱼类还要发达,大脑体积大,大脑顶部出现神经物质。 6:鳃隔发达,鳃裂一般五对,无鳔。

7:体内受精,雄体有鳍角(腹鳍特化为指状分叉的结构,称之为交换器如食蚊鱼),卵生或卵胎生,或假胎生。体外发育或体内发育。产卵量小,但成活率高。

软骨鱼类包括两个亚纲: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板鳃亚纲包括鲨目和鳐目。 8:心脏具动脉圆锥。

12、举例说明硬骨鱼系的特征

1:成体的骨骼大多是硬骨2:大多数硬骨鱼类的体表被圆鳞(鲤形目)或栉鳞(鲈)二者皆是中胚层形成的骨质鳞,少数被硬鳞。3:口端位,偶鳍呈垂直位,尾鳍大多为正尾。4:胃的分化不明显,无独立的胰脏,肝和胰合在一起,称肝胰脏。5:大多数种类具鳔。6:不具动脉圆锥。而有动脉球。7:雄鱼一般无交接器,卵生,大多数是体外受精,少数种类发育有变态。8:生殖管道不借用中肾管,而是生殖腺壁本身延续成管,这在脊椎动物中是唯一的情况,泄殖孔与肛门分别开口于体表。9:脑比软骨鱼原始,大脑体积小,大脑两半球尚未完全分开,大脑顶部只是上皮组织,还没有神经物质。

13、举例说明鱼鳞有哪些类型,其在排列上有何不同

答:鳞片分为骨鳞,盾鳞和硬鳞。骨鳞仅见于硬骨鱼类,呈覆瓦状排列,顶区露出部分的边缘因呈现圆滑或带有齿突而被称为圆鳞及栉鳞;。盾鳞:为软骨鱼类所特有包括基板和鳞棘两部分。由外胚层的釉质和中胚层的齿质共同形成,与牙齿同源。硬鳞:只存在于少数硬骨鱼中,即硬鳞鱼类;来源于真皮,鳞质坚硬,成行排列而不呈覆瓦状。

14、鱼类的生物学特性主要指什么?洄游的类型,研究洄游的意义。

指洄游。1生殖洄游2索而洄游3越冬洄游。研究洄游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渔业生产上也有重大的经济价值。

15、鱼纲和圆口纲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都是脊椎动物,都有明显的头部,都具有都具有肌质的心脏和日益发达的肾脏。不同点:鱼纲具有上下颌又称有颌类,圆口纲没有。鱼纲具有成对的附肢作为运动器官。 16、动物登陆要解决哪些矛盾

1支撑身体在陆地上行走、2呼吸问题、3繁殖过程中对水的依赖。 17两栖类分几个目?各目代表?

蚓螈目(无足目)蚓螈。蝾螈目(有尾目) 蝾螈。蛙形目(无尾目) 蛙蟾 18、试述两栖类对陆地生活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

答:两栖类适应于陆生的斗争中,基本上解决了在陆地运动,呼吸空气,适宜于陆生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问题,这是通过发展新的结构以及对早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加以改造而实现的。

但是新生物在刚刚出现时,总是不十分完善的两栖类对于祟生生活的适应也不例外。例如它的肺呼吸尚不足以承担陆上生活所需的气体代谢的需要。必须以皮肤和鳃呼吸加以辅助,特别是两栖类根本未能解决在陆地上生活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问题以及在陆地繁殖问题,因而未能彻底摆脱“水”的束缚,只能局限在近水的潮湿地区分布或再次入水水栖,皮肤的透性使两栖类在盐度高的地区(例如海水)生活困难,因而它是脊椎动物中种类和数量最少的,分布狭窄的一

12

搜索更多关于: 普通动物学复习题 的文档
普通动物学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cy428ss4q3cwgi88zs5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