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教育统计与评价 - 复习提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4:53: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则认为差异不显著,否则认为差异显著。

例如p72表4-5的资料并得的,而

,而且选取的查表值,这说明时都是显著

则不显著,所以根据前面说的原则选取查表值,即是说,实验前后成绩显著这一结论犯错误

的可能性有1%,一般认为是高度不可能发生的。

4.统计检验查表时显著性水平的选取: 查表时,如何确定显著性水平(

)的取值?可按照

的顺序进行。先从

取值,而且取显著水平最小的

开始取

查,若不显著则停止查表,若结果显著,则可以继续按顺序往下查表;尽可能取显著的值。除非

就是不显著的,则只能取这一结果。

第八讲 推断性统计分析评价方法——比例差异分析

一、需记忆的问题

1.独立总体比例差异检验的计算方法 (P73 4.12 计算公式,不需要统计功能。)

则认为两个比例差异不显著,否则认为差异显著。

(式中P1 和 P2,n1和n2分别为两个的比例及人数。若算得Z值的绝对值大于正态分布表(附表一)中的为两个总体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否则认为两个总体比例不存在显著差异。)

值,则认

(怎样查表?如:Z 1-0.05/2 = Z 0.975,先从(P373) 正态分布表(附表一)里面找到0.97500 的值,这样,其左边Z下面列的值是1.9,Z右边行对着的值是0.06,这样就得出Z = 1.96 。)

2.相关总体比例差异检验的计算方法

则认为两个比例差异不显著,否则认为差异显著。 公式中的b、c是看法不一致的两类人数。

3. 正态分布表在分别在显著性水平α=0.05;0.02;0.01的Z值

可查正态分布(附表一)(P373 - 378)得到。

17

4.u检验: 关于比例的差异分析,无论是独立总体还是相关总体的检验都应用了正态分布表,这种应用正态分布表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通常称为u检验。

二、需理解的问题

1.比例差异分析所适用的数据: 适用类别数据,即各类的总人数或百分比。(不仅要记住,还要会操作,会判断。) 2. 独立总体比例差异检验规则

则认为两个比例差异不显著,否则认为差异显著。

可查正态分布(附表一)得到。

3. 相关总体比例差异检验规则

则认为两个比例差异不显著,否则认为差异显著。 公式中的b、c是看法不一致的两类人数。

例如100人对两个方案的表态有下面四种情况:(某校100名教师)

其中第②、③两类人数即为b和c 。

18

将b=5,c=15 代入以上公式(P73 4.13公式)可算得z = - 2.24, 又查正态分布表

,由

= 2.24 > 1.96 说明,教师对两个方案的态度存在显著的差异。从以上例子赞成方案Ⅱ的人数多于赞成方案Ⅰ的人数,所以可以认为在该校教师中,方案Ⅱ比方案Ⅰ更受欢迎些,据此学校可作出相应的决策。

第九讲 推断性统计分析评价方法——相关分析

一、需记忆的问题:

1.相关系数:是反映两事物之间的联系方向和程度的一个量数。通常用2.2×2的

检验计算公式

表示,它的取值范围限于

则认为两事物关系不显著,否则关系显著。

式中,n 表示总人数,a、b、c、d 是两现象都对个体分成两部分后所得四类的人数,如表4-9。

3.积差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 见

P75

的(4.14)公式。>

式中 和 分别是两现象数值的标准差, 是每对数值之差的标准差,若算得r 值的绝对值大于相关系数 = 0的临界值表(附表三)中的切。若在

值,则认为两现象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否则,认为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即关系不密

0.05 。若在0.05 > 0.01时是显著的,则认为属一般显著情形;

中的df = n-2, 是小概率,一般取

0.01时是显著的,则认为属极显著情形。

4. 分布表在df=1时,α=0.05;0.02;0.01;0.001的df=1时,α=0.05的

值是3.841;α=0.02的

值(见P383,记数值。)

值是6.635;α=0.001的

值是5.412;α=0.01的

是10.827 。

二、需理解的问题

1.相关系数的范围及其解释: 通常用

表示,它的取值范围限于

的正、负号可以反映相关的方向,当

>0时表示正相关;当

<0时表示负相关。

1). 2). 3). 4).

的大小可以反映相关的程度,但需要进行显著性检验。=+0.8与

=0表示毫无关系。

=-0.8表示相关程度是相等的,而相关方向是不同的。

值仅说明两事物是否存在联系,但并不能说明它们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2.各种相关分析法所适用的条件:(不仅要记住,还要会操作,会判断。如:给一个计算题,要判断数据属于什么数据,再考虑用什么方法。)

1)积差相关法(两事物均为测量数据)

19

2)等级相关法(两事物均为顺序数据)

3)点双列相关法(一事物为测量数据,另一事物为二分型的类别数据) 4)

检验(两事物均为类别数据)

3.各种相关分析法检验规则 1)积差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规则

则认为两事物关系不显著,否则认为关系显著

可查附表三 (P381)得到。

例如表4-7 (P75)是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语文与政治成绩,我们可算得S = 4.572, = 4.695,S = 4.748,据公式(4.14)得 r =

又查相关系数 = 0 的临界值表得 r = r = 0.6819,因为 0.476 < 0.6819,所以可以认为,学生的语文成绩与政治成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即它们两者之间关系不密切。

表4-7 十名学生的语文与政治成绩

学生编号 语文成绩 x 政治成绩 y x - y 2)等级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规则 P76 (4.15)计算公式:

式中D是每对顺序的差, 是顺序差的平方和,n 是顺序总数,若算得 值的绝对值大于等级相关系数临界值表(附表四)中的 值,则认为两现象间存在显著的关系,否则,认为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

1 82 74 8 2 75 71 4 3 81 80 1 4 89 85 4 5 82 76 6 6 89 77 12 7 88 77 11 8 84 68 16 9 80 74 6 10 87 74 13

则认为两事物关系不显著,否则认为关系显著。

可查附表四(P382)得到。

例如表4-8 是某校男生和女生对八种职业的选择顺序(选择人数最多的职业排第一,以此类推),我们可知 = 8, n = 8, 据公式(4.15)算得:

又查等级相关系数临界值表得 = 0.833, 所以可以认为,该校男生和女生对八种职业的选择顺序存在极显著的关系,或者说男、女生对八种职业的选择顺序比较一致。

表 4-8 某校学生对职业的选择顺序

20

搜索更多关于: 1教育统计与评价 - 复习提纲 的文档
1教育统计与评价 - 复习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czjs4tw5z3blza1bsxe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