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的第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已经学过的各种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能运用所学习的各种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景导入】 1.出示下面两串珠子。
师:仔细观察这两串珠子,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呢?先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
生1:第(1)串珠子是按1颗黑珠子、1颗白珠子、1颗黑子、1颗白珠子……重复穿起来的。
生2:第(2)串珠子是按1颗黑珠子、2颗白珠子、1颗黑珠子、2颗白珠子……重复穿起来的。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运用所学习过的找规律的知识解决有关穿珠子的实际问题。(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1
1.出示例5,观察、理解题意。小红按规律穿了一串手链,但掉了2颗珠子,掉的是哪两颗珠子?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这串手链上有黄色和蓝色两种珠子。
生2:这串手链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又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重复穿起来的。
生3:这串手链掉了2颗珠子。 师:题目问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掉的是哪2颗珠子? 2.引导探究解答方法。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这串手链掉的是哪2颗珠子呢?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一下。 交流、汇报。
生1:先要知道这串手链一共有多少颗珠子。
生2:先要找出这串手链珠子的排列规律,再确定掉的是哪两颗珠子。 师:有道理!下面请小组合作学习,找出这串手链中珠子的排列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一下。 汇报、交流。
小结:小红穿珠子的规律是2个黄珠子、1个蓝珠子,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重复排列的。
师:请大家按照这个规律排一排,看看掉的2颗珠子是什么珠子。 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掉的是哪两颗珠子?并说明理由。
生1:掉的第1颗是黄珠子,因为现在手链的右边最后一颗蓝珠子后面只有一颗黄珠子,应该有2颗黄珠子。所以掉的第1颗是黄珠子。
生2:掉的第2颗是蓝珠子。因为两颗黄珠子后面就是蓝珠子。 师:有道理!小红穿手链掉的是1颗黄珠子和1颗蓝珠子。
2
3.引导检验。
师:刚才我们通过讨论,找出了掉的两颗珠子是1颗黄珠子和1颗蓝珠子。这个答案正不正确呢?可以怎样检查一下?
生:把掉的两颗珠子补上去,看符不符合小红穿的规律。
师:这个办法很好!下面请大家在手链上画出掉的2颗珠子,再找规律试试看。学生动手画珠子,找规律。
师:谁来说说,补上掉的1颗黄珠子和1颗蓝珠子后,符合小红穿的规律吗? 生:符合规律。
师:好,我们一起来验证。
出示:
师生齐读:2黄1蓝、2黄1蓝、2黄1蓝……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88页“做一做”。 (1)让学生找出手链珠子排列的规律。 (2)按规律找出掉的是哪3颗珠子。 2.完成教材第90页练习二十的第9题。
让学生先找出规律,再按规律补上缺的珠子,从而判断需要2颗什么样的珠子。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找规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让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90~91页练习二十的第7~8题,10~13题及思考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4课时 练习课
3
了解信息→找规律解答→检验。
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按规律判断掉了哪几颗珠子这一环节,使他们对“规律”的感知、体验得到进一步加强,已经可以判断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所以这个环节出现得很贴切,很自然,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理念。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