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徐 霞 客 传
北 门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jù)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zhì)我,政事一埤(pí)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谪(zhé)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注释】
①殷殷:很忧伤的样子。②终:王引之《经义述闻》引王念孙说:“终,犹既也。”窭:贫寒,艰窘。③谓:犹奈也,即奈何不得之意。④王事:周王的事。适:掷。适我,扔给我。⑤政事:公家的事。一:都。埤益:增加。⑥徧:同遍。谪:谴责,责难。⑦敦:逼迫。⑧遗:增加。埤遗,犹“埤益”。⑨摧:挫也,讥刺。
【译文】
我从北门出,忧心深重重。生活贫且窘,无人知我辛。唉,老天此安排,让人怎么说! 王爷差遣重,公府事更多。忙完家中去,家人多斥呵。唉,老天此安排,让人怎么说! 王事做不完,府上差役重。做完家中去,家人斥责多。唉,老天此安排,让人怎么说! 【赏析】
这首诗的主人公虽然是一名官吏,但全诗并非无病呻吟,的确体现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诗中连用“我”字而蕴含的感情色彩,昔人评曰:“三章共八‘我’字,无所控诉,一腔热血。”(邓翔《诗经绎参》)全诗纯用赋法,不假比兴,然而每章末尾“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三句重复使用,大大增强了语气,深有一唱三叹之效,牛运震《诗志》认为这些句段与《古诗十九首》中“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等一样,“皆极悲愤语,勿认作安命旷达”。
一、基础训练
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抹布 抹杀 抹桌子 拐弯抹角 ....B.温和 和面 和牌 一唱一和 ....
⑦
⑧
⑨
④
⑤
⑥
①
②
③
C.累赘 受累 连累 成千累万 ....D.落枕 沦落 落幕 丢三落四 .......
解析:A项,mā/mǒ/mā/m?;B项,依次读为:hé/hu?/hú/hè;C项,léi/lèi/lěi/léi;D项,lào/lu?/lu?/là。
答案:B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荣膺 渲染 人才倍出 蜂拥而来 B.树阴 销毁 委屈求全 遍体鳞伤 C.精粹 辑私 通宵达旦 针贬时弊 D.起讫 邮戳 好高务远 变本加厉
解析:A项,倍—辈;B项,屈—曲;C项,辑—缉;贬—砭;D项,“务”“骛”在这里通用。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加大了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现象的工作力度,多数地区乱收费的发展势头得到了有效________。
(2)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的________,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 (3)出了差错,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老是埋怨别人,________责任。 (4)正确与错误之间的________,有时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分清的。 A.遏止 原形 推脱 界限 B.遏制 原型 推脱 界限 C.遏止 原形 推托 界线 D.遏制 原型 推托 界线
解析:(1)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2)遏止:用力阻止。遏制:制止。(3)推脱:推卸,推迟;推托:借故拒绝。(4)界线:两个地区或不同事物之间的分界,彼此间有明显的分隔;界限:分界,限度,多用于抽象事物。
答案: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