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春季《学前儿童心理学》离线考核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7:02: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离线考核

《学前儿童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主体我

答:“主体我”是一个代理者(agent)、行动者、心理功能的执行者。“主体我”作为执行者,有一定的功能,如控制冲动、计划未来,监控并评价自己的进步、控制自我表现的方式。主体我是指人类认识自我的过程和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机制。它是在主体内、在主观上构成的自我,主体我体验着自己的身体、心理和关系,具有调整、控制、组织的动感,对客体我起支配作用 2.社会性

答:社会性是社会性动物的意识的表现,它使社会内部个体的生存能力远远超过脱离社会的个体的生存能力。社会性主要包括这样一些特性,如利他性、协作性、依赖性、以及更加高级的自觉性等。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如传统价值观的接受,对社会伦理道德的遵守,对文化习俗的尊重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 3.关键期

答: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很难弥补。关键期这一概念是著名的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的,他在研究小动物发育的过程中发现刚出壳的小鹅(或其他幼雏)会把它们出壳时几小时内看到的活动对象(人或其他东西)当作是母鹅一样紧紧尾随(尾随反应)。这种现象仅在极为短暂的特定时期内发生,错过了这个时期尾随反应则不能发生,劳伦兹把这段时间称为“关键期”。 4.分离焦虑

答:分离焦虑是指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依恋以后,又要与所依恋的人分离,表现出的伤心、痛苦,并且强烈的拒绝分离。 5.想象

答:想象是个体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幼儿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图像的形式对头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组织、加工,从而使个体建立新的图形模式,

获得新的知识、经验。想象是思维发展的基础,也是创造力产生的源泉。 6.儿童自闭症

答:儿童自闭症是一种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音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儿童自闭症是 Kanner 在 1943 年最初加以描述的,将其称之为 \情感接触孤独障碍 \。当时他报告的 11 例均在婴儿出生后就起病,故称为婴儿早期孤独症。以后,他和其他学者观察更多病例后,发现有些患儿开始一、二年发育尚正常,以后才起病。现今一般人将起病年龄定为 30 月以内。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婴儿原始情绪有哪些特点?

答:婴儿初生表现出来的原始情绪反应具有以下3个特点: 1.怕。新生婴儿的怕主要由大声和失控引起。 2.怒。限制活动会使婴儿激怒。

3.爱。抚摸婴儿的皮肤,抱他,会使婴儿产生爱的情绪。 补充:

1)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它具有先天性 2)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研究学前儿童心理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4个。

1.客观性原则。因为研究与被研究的都是“人”,都有主观意识,会使材料带有主观性,因此在心理学研究中特别强调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2.发展性原则。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不仅要注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更要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3.教育性原则。研究工作对学前儿童心理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研究过程本身往往就是教育过程,因此研究者必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负责。这是研究者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

4.科学性原则: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严谨的探察过程,因此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本着审慎的研究态度和务实的科研作风,这也是对所有从事教科研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

3.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包括什么? 答: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包括: 1.幼儿再造想象常常依赖成人的语言描述。 2.幼儿再造想象常常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3.幼儿的再造想象依靠直接行动。

4.通过教育、心理、环境如何治疗儿童多动症? 答:

1. 集中孩子注意力治疗儿童多动症 2. 充实孩子生活内容 3. 行为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 4. 饮食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 5. 培养孩子规律的生活习惯

通过教育、心理、环境治疗儿童多动症,首先,家庭、托幼机构和学校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家长、教师要端正态度,不应歧视、打骂患有多动症的儿童。要发现孩子的特长和爱好,因势利导,让其才能尽可能的发挥出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好以身作则的榜样,为孩子模仿提供良好的示范。家长还要与教师经常沟通,了解儿童的表现;老师和家长要共同合作来矫治多动症儿童的行为,相互理解和帮助,不要互相指责。

其次,在环境上,也要尽量消除可令他多动的因素。比如,从生活的规律化着手,培养多动症儿童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包括按时起床,正常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家长还要多与孩子沟通,经常带孩子出去游玩或参观,形成融洽的家庭气氛,切不可对孩子冷漠不理。教师应多向这些儿童提问,但问题不要太难,只求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 ; 在家做作业时尽量给他安排一个较为安静的地方,周围不要放置可引起其分心的玩具或其它物品。

再次,要正确引导他将多余的精力释放出来。可鼓励儿童多参加集体活动、文娱活动,和游戏,发泄过剩的精力。如有可能,也可要求家长做好配合。放学后,父母在规定的时间内陪他进行互相配合性的游戏或体育活动,如:陪他打羽毛球、乒乓球,并认真记分,使之为了赢球而集中注意力打球。

5.幼儿情绪的自我调节化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幼儿情绪的自我调节化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和情感从外露到内隐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应用遗忘规律保持幼儿的记忆。 答:

(一)遗忘及其规律

遗忘从识记一结束就开始,并且开始时遗忘的速度最快, 20 分钟后就忘了 41.8% ,以后速度逐渐递减,在 3 天之后遗忘的速度渐趋平稳,在 31 天时遗忘率达到 78.9% 。我国的研究人员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在学习某种材料后 3—7 天内遗忘的最多, 7 天后遗忘的速度逐渐放慢。遗忘的进程总体上的特点是“先快后慢”。 (二)根据遗忘规律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及时复习是为了把握复习时机,有效复习则是为了提高复习效率。

2.有效复习。首先,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复习。其次,采用多种复习方式,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

(三)防止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互干扰

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互干扰具体表现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前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对后来的学习内容和活动的消极影响。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内容和活动对先前的学习内容和活动的消极影响。前后两种学习内容的相似程度越高,干扰就越大,而且即使学习同一种材料也会形成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2.结合实例分析婴儿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答: 问题解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本部分。学术一点说,从问题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这中间的那个操作过程,对个体而言,每次都是成长,其中可能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系列心理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会解决问题,是他们学习各种生存技能、健康长大必须要学习的本领,同样也是他们未来工作、事业中会发挥关键作用的智力要素。

那孩子们是如何学习问题解决能力的呢?通过游戏,和各种大人看起来毫无意义的探索动作。比如孩子反复丢玩具捡玩具,大人看起来那就是捣乱,却不知道孩子是在进行因果关系的试验;比如还是

故意摔碎了一个玩具还很开心,大人觉得是在搞破坏,却不知道还是其实在探索材质的特性、变化等。例如还是爬来爬去,一会沙发一会桌子,其实他们在游戏中摸索关于空间。序列的概念、学习如何使用工具等。

游戏中的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他们所使用的的方法,是这个世界上最高效的一种办法:毫无分心地看身边这个世界,把它看做是一个新鲜、完整的机体,让自己全然开放地置身其中,充分调动自己身体的部分感官去体验,让外部世界带着自己向前走。这样的前行看似毫无目的和意义,但是孩子却凭着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悄悄地学会了大量生存的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不断靠近这个世界的真相。

孩子们从游戏中学到的,远比大人所知道的,要多得多。问题解决能力的高下,不取决于他们的智商高低,而是我们到底让孩子经历、体验了多少。

2020年春季《学前儿童心理学》离线考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d4iz9yqku38gut0xsx29kcek7hlwh013y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