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2018·吕梁模拟)下图为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原因。 (2)试述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对中亚地区社会和经济的有利影响。 (3)福建省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解析:第(1)题,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主要经过干旱地区,建设过程中植被破坏后会造成土地的荒漠化。第(2)题,对社会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方面,对经济方面的影响主要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第(3)题,主要从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能源调配等方面进行考虑。
答案:(1)土地荒漠化或土地沙漠化。铺设管道,挖掘地表,植被破坏后不易恢复;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以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为主,植被稀疏。
(2)社会方面: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方面: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沼气能等新能源,使能源结构多样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产业;进行其他能源跨区域调配等。
2.(2017·临沂检测)读我国“西电东送”工程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第 1 页 共 5 页
(1)“西电东送”工程三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据图分析,“西电东送”工程三条路线的电力构成有何差异? (3)“西电东送”工程对能源输出地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解析 第(1)题,“西电东送”工程三线目的地是我国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三大工业基地,能源需求量大但常规能源短缺。第(2)题,北线电力由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等能源基地火电构成;中线电力主要由长江上游水电构成;南线电力由珠江上游水电和西南火电构成。第(3)题,“西电东送”工程对能源输出地影响主要在于经济意义。
答案 (1)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缺乏;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2)北线由火电和水电构成(以火电为主);中线由水电构成;南线由火电和水电构成(以水电为主)。
(3)促进能源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缩小东、西部差距;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2018·朝阳模拟)中缅石油管道于2017年4月正式运营。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简述中缅石油管道的建设对中缅两国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中缅石油管道与海上石油通道相比,运输距离近,可节省时间和运输成本;同时该管道的建设增加了我国石油的进口途径,有利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对于缅甸来说,
第 2 页 共 5 页
石油管道的建设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该管道将中缅两国联系在一起,加强了两国间的合作。
答案:对中国的影响:缩短石油运输距离,节省时间,节约运输成本;石油进口途径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
对缅甸的影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对中缅两国的影响:加强区域之间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2017·济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重点解决华北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为减少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修建了湖北引江济汉补水工程。“引江济汉”工程实施方案是提长江水向兴隆下游河道补水,修封闭的“高架”水渠,即绕长湖北缘并与长湖所有支流全部立交修建总干渠。而部分水利专家则建议由长江通过入湖渠提水至长湖,再通过现有河道提水至兴隆水库上游。
材料二 汉江流域示意图和“引江济汉”图。
(1)推测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自然条件。 (2)分析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对比专家建议方案,分析“引江济汉”工程实施方案的优点或缺点。
解析 第(1)题,水源地的选址主要考虑水量、水质、蓄水区域及能否自流等方面。第(2)题,丹江口水库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水量减小,河流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鱼类资源减少。汉江中下游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江滩湿地面积萎缩,大面积沙滩裸露,生态环境恶化。第(3)题,根据材料,“引江济汉”工程实施方案是提长江水向兴隆下游河道补水,修封闭的“高架”水渠。优点是避免泥沙淤积、水污染扩散和生物入侵对长湖生态环境的破坏。根据材料中方案判断,修建“高架”水渠的缺点是造价高,占用大量耕地,绕湖修建,会破坏长湖及支流航运安全。
答案 (1)水库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流域内降水多,水系发达,水量丰富;集水
第 3 页 共 5 页
范围大,库容量大;水库地势较高,向华北输水可自流。
(2)水量减小,河流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鱼类资源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江滩湿地面积萎缩,大面积沙滩裸露。
(3)优点:避免泥沙淤积、水污染扩散和生物入侵(血吸虫侵入)对长湖生态环境的破坏。或缺点:造价高;占用大量耕地;破坏长湖及支流航运安全。
5.(2018·台州模拟)在晋、陕、内蒙古三个省级行政区的交界,因蕴藏着大量的煤炭资源而被称为“乌金三角”。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乌金三角”地区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 “乌金三角”地区某城市工业结构及其变化图。
(1)“乌金三角”地区作为我国“西电东送”北线的重要电力输出地,这里建设电站的自然优势条件有哪些?(8分)
(2)实施“西电东送”工程,把“乌金三角”地区的电力调往京津唐地区会对电力输入地区带来哪些好处?(6分)
(3)根据材料二,简析该城市面临的节能减排的压力。(8分)
解析:(1)从资源(煤炭)、水源(河流多)、地形(平坦)等方面来分析。(2)从缓解能源紧张、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等方面来阐述。(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来看,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大,且呈上升趋势;能源利用中煤炭占绝对地位,故减排压力大。
答案:(1)该区域有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水源丰富;地形相对平坦,适合火电站的建设。
第 4 页 共 5 页
(2)缓解输入地电力紧张的问题;利于输入地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调整,进而改善环境质量。
(3)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大,且煤炭、油气等工业比重呈上升趋势;能源利用中煤炭占绝对地位;这种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能耗大、排污大,使节能减排压力大。
第 5 页 共 5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