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历史毕业论文二稿改 2014-04-20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3:16: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德国对养老保险制度所采取的措施..............................8 1.提高退休年龄..............................................8 2.调整养老金计算公式........................................8 3.扩大个人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8 四、德国养老保险制度对中国的借鉴作用................................9 (一)拓宽养老金来源..............................................9

(二)适当调高退休年龄,严格控制提前退休..........................9 (三)完善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养老金的监管.................10 (四)实施自我保险...............................................10 参考文献...........................................................10

浅析德国重新统一后的养老保险制度

绪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世界人民的平均寿命在逐渐提高,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步入了老龄化时代,养老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养老保险制度也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德国最早以法律形式实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其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德国人民的养老提供了十分健全的保障。在二十世纪末德国重新统一后,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发展成为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的内容,并且形成了以法定养老保险为主,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为辅的三大支柱体系。但是由于德国人口、失业等一系列问题,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不仅是德国,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也面临着养老问题和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中国也不列外,因此通过对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并在总结、归纳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而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这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许多国家都逐步进入到老龄化时代,所以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于是起步较早并经历了上百年发展和完善的德国养老保险制度就成为了众多国家效仿和研究的对象。在国外有不少学者深入对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研究比较著名的有Reynaud和Emmanuel的《社会对话与养老保障改革: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瑞典、意大利和西班牙》,Mullen和Henry J.的《养老保障:设立背景、发展趋势以及存在问题》。在国内著作有姚玲珍所著《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和王云龙、陈界、胡鹏等著《福利国家:欧洲再现代化的经历与经验》。论文期刊有吉林大学王川、邢慧玲、陈涛等人撰写的《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模式及改革方向》,华东师范大学李闪闪的《德国养老保障制度研究》,王学东的《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和趋势》等。这些国内外的研究者都对德国养老保险制度做了比较深刻的研究,而本文则主要是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深入分析,并结合当今中国关注的养老问题提出对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借鉴意义。

一 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在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使得工资微薄的工人阶级的养老问题存在极大困难。工人阶级一方面要长时间工作,一方面工资水平却极低,尤其是在19世纪70-80年代,由于经济危机大批的工人

1

失业,这样他们更加不能负担起养老的责任。① 工人阶级并没有放弃争夺属于自己的权利,处境悲惨的德国工人阶级力量在日益壮大并形成了工人阶级政党。在政党的领导下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此起彼伏的发生,这些运动就促使了一些有社会保障意识的企业就为解决纠纷开始建立一些救济基金和援助基金,自发地为工人提供养老保障,这就促进了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二)经济背景

伴随着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德国经济快速增长,到19世纪50-60年代时德国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就高居欧美各国之首。在1870年,德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已经达到13%,进入了世界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②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候,德国积极引进和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并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为工业生产的技术指导,使得德国的煤炭、钢铁产量远超英法等国家。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的洗礼,德国工业飞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统治者也开始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社会保障中用于抚平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为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政治背景

分裂的德国在1871年1月俾斯麦的领导下经过三次王朝战争最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建立起统一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统一帝国建立后为德国近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从1883年到1889年,俾斯麦政府连续发布了三项有关社会保障的法令,其中德国的现代养老保险体系在1889年颁布的《伤残和老年保险法》就开始逐渐确定。然而在二战后德国再次分裂,分裂后的东德、西德依旧在各自发展着养老保险事业,其中战后的联邦德国在高效率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社会保障制度,以实现自由原则和公正原则,其中的养老保险制度既考虑到个人对企业的贡献,又兼顾着性别差异、健康状况、再就业能力等,充分体现了公平性和灵活性。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德国再次完成了统一,统一后的德国适时的对养老保险制度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改革,如1992年养老金改革,1999年养老金改革,2001年养老金改革,2004年养老金改革,这一系列改革促使了德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更为完善,也为德国公民提供了更为健全的保障。

二 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

自1889年德国现代养老保障体系的确立,在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与完善

后,在二十世纪末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渐形成了多支柱的养老体系,主要包括法定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私人养老保险制度,其中法定养老

①②

李闪闪,《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3月:P9 姚玲珍,《德国社会保障制度》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年 1月出版:P25-26 ③

李文霄、刘晓晨,《德国养老保险制度演变》[J],域外瞭望,2009年9月:P45-47

2

保险制度是德国养老保险体系的支柱,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和私人养老保险制度则成为德国的“补充养老保险”。① (一)法定养老保险制度

作为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支柱,有超过80%的从业人员是法定养老保险的成员。自1889年养老保险法立法开始就对德国养老保险制度就行了规范,包括投保对象、资金来源、投保缴费期限、养老金的计算(缴费标准和筹资方法)。 1.投保对象

由于法定养老保险属于德国强制性的保险制度,因此是否属于保险对象就

有三个层面的划分:一是《社会法典》第四章;二是德国养老保险联盟对职业状态的划分;三是医疗保险机构。根据这三个层面所有以获取劳动报酬为目的的从业人员或参加职业培训的人员都属于法定养老保险的对象;人事上根据是否对雇主存在依附关系为标志划分保险对象。具体而言,属于法定养老保险对象的人员有:③

(1) 所有工人和校外受训人员 (2) 长期残疾者 (3) 宗教协会成员

(4) 部分自由职业者,其经济状态具有典型的雇主特性,即自我承担雇主风险; (5) 从事医疗护理、婴儿护理和儿童护理,雇主又按法律规定可以不承担法定

保险义务人群;

(6) 在育儿初期的母亲或者父亲

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自由职业者、低收入或短期工作者、学生等群体、家庭妇女等非从业者,则可以根据实际自行选择参加法定养老保险。 2.资金来源

法定养老保险的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雇主和雇员缴纳的保费,二是国

家财政补贴。④前者不仅是法定养老保险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构成了投保人退休后所领取的养老金的主要部分。其缴费标准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50%,而具体的数额则决定于被保险人的收入,而收入也不是被保险人的全部收入,而是有一定的收入界限计算,即所谓的缴费评估基础,缴费率则会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做出调整。当雇员的月收入低于限额时,养老金的保费则会由雇主全部支付。后者作为法定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的辅助渠道,其主要是德国增值税税率提高后增加的税收收入。国家财政对法定养老保险制度的补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实际情况

①②

李闪闪 ,《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3月:P9-10 姚玲珍,《德国社会保障制度》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年 1月出版:P51-52 ③

李闪闪 ,《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3月:P51-52 ④

王岩,《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简介》[J],《中国卫生法制》,1999年8月:P46

3

搜索更多关于: 历史毕业论文二稿改 2014-04-20 的文档
历史毕业论文二稿改 2014-04-2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d5ob3qrl91od1e2lz3c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