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结构仿真实验课程:框架结构指导书 3. 框架分析
概述
计算框架结构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计算支座位移结构内力和变形。
? ?
材料 弹性模量 : 1.0 kip/ft
2
截面
截面面积(Area) 截面惯性矩(Iyy)
: 1.0 ft : 1.0 ft
42
?
荷载 1 . 给模型的横梁施加1.5 kips/ft 的均布荷载 2 .节点2和12施加 (+) X方向的集中荷载 25kips
图 3.1 分析模型
本例题是全构件刚体连接的模型1和单元的中间设置铰接的模型2两个模型。查看有无铰接条件两个框架的内力和变形形状的差异。
《结构力学》结构仿真实验课程:框架结构指导书
图 3.2 分析模型
模型 1
模型2
设定基本环境
打开新文件, 以‘框架.mgb’为名存档。
文件/ 新文件
文件/ 保存 ( 框架 )
《结构力学》结构仿真实验课程:框架结构指导书 设定单位体系和结构类型。
工具 /单位体系
长度> ft ; 力> kips ?
图 3.3 设定单位体系
在分析2维平面的结构的时候,就要约束平面以外的所有自由度。比如X-Z 平面结构,就要约束所有节点的Dy, Rx, Rz 自由度。这种节点约束条件,我们可以把分析范围局限在2维平面上,自动约束平面以外的约束条件。
《结构力学》结构仿真实验课程:框架结构指导书 ?参照在线帮助的
“用户坐标系和栅格”部分
为了便于X-Z平面结构的建模,把X-Z平面定义为用户坐标系 (UCS) x-y 平面。
模型 / 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X-Z 平面 ?
模型 / 定义用户坐标系 / X-Z 平面
坐标>原点 ( 0, 0, 0 ) 旋转角度>角度 ( 0 ) ? 捕捉轴线 ( 关 ),
正面 (开 ) ?
图 3.4 设定用户坐标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