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3:53: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③将变量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度的事物、现象和方法(行为),说明在实验中如何测量一个变量,说明需要“做什么”和“怎样做”,应用控制变量方法来设计实验 c

(3)为了通过与1号盆的比较来确定浇水量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请你参照上表的方法对4号盆的土壤种类、浇水量、光照时间作出设计。

(4)由于土壤的结构不同,因此它们的保水、通气等能力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向2、3号花盆中同时浇一定量的水,则从盆底流出水分较多的是 号花盆。

16、如右图所示,利用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性质,可以比较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A.烧杯的大小必须相等

B.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C.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必须相等

17、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曾做过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密闭的玻璃容器内,甲中放一只小白鼠,乙内放了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分别给予足够的光照,发现小白鼠在乙容器中比在甲容器中存活时间长许多。此实验说明了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实验中甲是乙的对照组。为了使实验更为可靠,这两个容器内的小白鼠应该 ;

(2)如果用黑布将乙容器完全罩住,那么这只小白鼠存活的时间比无罩时短,这是因为 。

▲4.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

①说明事物具有可辩识的特征和属性 b

18、芋艿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可当粮食也可做蔬菜,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产生一种白色的汁液,含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有经验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涂抹食醋止痒或将手靠近火源烘一烘也可止痒,如果带皮芋艿煮熟后再用手去皮也不会有痒的感觉了,据此请推测皂角甙的化学性质: 。 ②能使用基本仪器(刻度尺、量筒、天平、秒表、温度计、显微镜、电流表、电压表、地图和地球仪、星图、普及型天文望远镜)进行安全操作。b 19、在科学实验中要规范操作,保障安全。

(1)小明要测量某物体的重力,估计重为8牛。下图甲是实验室里的两个弹簧测力计,你认为小明应该选择 .(选填“A”或“B”)来测量。

(2)为验证土壤中含有水,小明取少许土壤放入干燥的试管中进行加热,为防

5

止试管破裂,试管口应略向 (选填“上”或“下”)倾斜。

(3)“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 慢慢下降过程中(如图乙),眼睛要注视 ,以免损坏实验器材。 ③会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b

20、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危急情况,司机常要紧急刹车.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注:反应距离是指司机发现情况到踩下刹车这段时间内汽车的行驶距离;制动距离是指踩下刹车后汽车在路面上滑行的距离).

下表是司机驾驶小汽车时,在水平、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的统计数据.

(1)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用平滑曲线绘出制动距离随速度变化的曲线。

速度 反应距离 制动距离 停车距离

(千米/时) (米) (米) (米)

20 4 2 6

40 8 8 16

80 16 32 48

100 20 50 70

21、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透明细吸管,通过橡皮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测量次序 温度t(℃) l 17 2 19 3 21 4 23 5 25 6 27 水柱高度h(cm) 30.2 25.0 19.8 14.6 9.4 4.2 根据表中数据可推得: (1)当温度升高,管内水柱高度h将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根据上述数据,兴趣小组制作的“测温装置”

水柱高度h与环境温度t的数学关系式为h=_______(厘米)。

▲5.检验与评价

①将证据和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得出基本符合证据的解释。b

22、19世纪末,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实验方法制得氮气,从而导致了科学上某项重大发现。请你参与他的科学发现过程,填写如下空格。

6

实验一:从空气分离出氮气: 实验步骤 解释或结论 (1)将清新洁净的空气通过NaOH溶通过浓硫酸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液,再通过浓硫酸。 中的 。 (2)将气体通过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请写出能用于除尽氧气的物质名(瑞利提醒你:反应不能生成新气体) 称: (3)收集气体,并测定其密度。 密度为:1.2572克/升 实验二:用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NH4Cl)反应制取氮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钠和一种常见的溶剂测得由此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8克/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讨论:瑞利教授经过多次严密的实验,发现了两种方法测得的氮气密度均有微小的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

②能区别和预想不一致的的现象,并作出简单的解释 b

23、在啤酒的制作过程中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其周围环境的酸碱度发生变化。某科学研究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了以下实验:将酵母菌放在10mL培养液中,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培养,并每隔一定时间均匀取样lmL,4次取得的培养液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如表所示(每次样品测定后均放回原培养液)。请回答:

(1)由于酵母菌的作用,使其周围呈 性环境。

(2)由数据可知,1mL该培养液中最多能容纳的酵母菌数量为 万个。

(3)在随后进行的第5次取样时,发现样品中酵母菌数量仅为76万个,在排除了其周围环境酸碱度的影响后,研究小组对此结果作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你认为这一解释应该是 。

取样酵母菌数量pH

次数 (万个)

1 82 5.4

2 100 5.0 3 121 4.8

4 121 3.7

③对探究过程和证据获得方式、方法、过程作出合适评价,能说明反常结果和证据的不可靠。或解释证据是否充分支持结论。 c

(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该同学为了验证镁是甲种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它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你认为这样的实验设计合理吗? 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

24、水蚤的身体呈半透明,制作装片后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心脏的搏动情况。某班甲、乙、丙、丁四组学生,分别用滴管从10℃、20℃、30℃的三种含有水蚤的培养液中吸取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不同装片进行观察,得到数据如下表。试回答:(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表中有错误数据的组别是_______________。

7

(3)实验数据有误是因为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引起的,为什么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会引起数据错误?_______________。 10℃ 平均心率20℃(室温) (次/分) 30℃ ④对观察和测量的精确性作出评价,能提出增加证据可靠性或获得进一步证据的相关探究的具体改进建议。c

甲组 281 288 401 乙组 191 286 108 丙组 192 289 398 丁组 187 291 296 25、为了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和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小明同学选择的实验器材是:3节干电池串联作电源,2个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一只电流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他的实验设想是:首先将实验器材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然后用电流表选择恰当的量程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分析这一次测量中三点电流的数据,就得出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的关系。请你分析说明小明同学这一实验方案中存在哪些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6.表达与交流

①对所提出的问题、研究的内容、观察到的事物作有条理的科学概述。b 26、生态学家确定生物种群数量的方法一般有3种: 直接观察法:逐一统计某一区域内所有生物个体。

间接观察法:通过比生物自身更容易观察的痕迹或标记估计生物数量,如通过寻找某个区域内侮燕的窝巢数来估测海燕个数。

取样法:通过在一个小区域内统计生物的数量(一个样本),再乘以倍数,即可确定一个较大区域内生物种群的数量。如果你是一位大兴安岭科考队员,要调查整个大兴安岭落叶松的种群数量;你将采用 法,理由是 。 27、小科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甲、乙所示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_______(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8

搜索更多关于: 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 - 图文 的文档
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d9n842kmy9s4tl8l1f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