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农昆复习题资料123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03: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地下害虫发生为害有何特点?

(1)危害范围广。食性杂,多数种类为多食性害虫。(2)生活周期长。少则一年一代,多数种类2—3年发生一代。(3)与土壤关系密切。土壤的理性化性状是影响地下害虫种群数量消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4)危害时间长(5)防治困难。

4、常见的地老虎有哪些种类?地老虎的主要为害状是什么?根据地老虎的发生为害特点提出防治地老虎的最佳防治时期。

常见种类: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白边地老虎。

危害症状:地老虎以幼虫咬食危害,一般1、2龄幼虫为害作物的叶肉,残留表皮和叶脉成“天窗”,3龄以后近地面切断作物幼苗的嫩茎,断口平滑,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最佳防治时期:3龄以前昼夜在地面上活动,食量小,抗药性差。 5、如何对小地老虎进行虫情调查?

答: (1)调查越冬代成虫盛发期。用糖醋酒液诱蛾器或黑灯光诱蛾。预测2龄幼虫盛发期。 (2)调查卵量。在成虫初盛期后至成虫产卵结束止,选有代表性的田块随机取样调查,仔细调查记载卵量。预测卵孵盛期和2龄幼虫盛发期。(3)田间调查幼虫。在第一代幼虫1—2龄盛期和定苗期调查一次,选择有代表性的作物田块取样调查,记载被害株数和虫量。

水稻害虫

1、在蛀螟类预测方法中,防治枯心苗和防治白穗的“两查两定”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防治枯心苗“两查两定”:(1)查卵量,定防治对象田。确定普治对象田和“捉枯心团”对象田。2)查卵块孵化进度,定防治日期. 防治白穗的“两查两定”:(1)查孕穗、抽穗情况,定防治对象田(2)查破口露穗情况,定防治适期。

2、如何确定一种害虫是否有迁飞特性?

答:通过对害虫的越冬和同期突发现象的分析,结合高山网捕,飞机和海洋捕捉,标记释放回收,卵巢系统解剖等调查研究。 3、如何进行稻飞虱的田间系统调查?

答:从返青期开始至黄熟期结束,选各类稻田2块,采用平行多点跳跃法或随机分散取样法,定田不定点,逢五逢十调查。分蘖期每田调查25点,每点4丛,共100丛。孕穗期至黄熟期,每田调查10-20点,每点查1-2丛,共20-40丛。迁入期须增加调查次数和样点,以掌握迁入始期和第一次迁入期。初期主要调查迁入量,可用目测法,其他时期用盘拍法,即统一用33cm-45cm 长方形白磁盘,内涂一层薄粘虫胶或煤油,置于稻丛下部,重拍稻株3次,使其落入盘内,计数虫种、虫型,结果折算成百从量,各次调查时,抽查并统计各龄若虫比例。

卵情调查,早稻在主害代成虫高峰期后调查一次,晚稻在主害代的前一代成虫高峰期调查一次,主害代成虫开始突增后13天左右在调查一次,可在上述定点田内取样,每田取10个样,每个样拔半丛稻,共5丛,或20个点,每点两株,计拔40株。逐株剥查

2

,记载虫种、未孵化卵,被寄生卵、死卵及卵壳数,换算成百株和1hm有效卵数。

4、在稻飞虱预测预报中,全国统一的世代划分和发生程度分级标准是什么? 第一代 4月中旬以前 第二代 4月下旬至5月中旬 第三代 5月下旬至6月中旬 第四代 6月下旬至7月中旬 第五代 7月下旬至8月中旬 第六代 8月下旬至9月中旬 第七代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第八代 10月下旬以后 以主要类型田白从虫量及其发生面积为依据:

5

发生程度等级 虫口密度/(头/百丛) 该密度发生面积/% 大发生 >3000 20 中偏重 >2000 20 中等发生 >1000 20 中偏轻 >500 20 轻 <500 85 5、试分析影响水稻迁飞性害虫种群消长的关键因素。 1)温度 水稻迁飞性害虫适温范围一般是20-30°C (2)光照条件

(3)降水与湿度 如:春季低温多雨,越冬螟虫化蛹和羽化延迟,发生量减少。反之,春季温暖干燥,越冬幼虫化蛹和羽化提早,发生量增多。而稻飞虱在高湿多雨情况下对其发生有利。

(4)食物 分蘖期若和孕穗期如果与螟虫高峰期相吻合,则会大发生;孕穗期-开花期间对稻飞虱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最为有利。

(5)天敌 天敌数量和种量越多,对害虫种群数量的控制就越有利。 (6)田间管理制度及栽培制度

6、什么叫栽培治螟?59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栽培治螟:通过采用合理调整耕作制度和水稻品种布局,尽量避免混栽,栽秧时间差异和水稻成熟期差异不宜太长,减少“桥梁田”,错开水稻受害危险期与螟虫为害期等栽培制度,可减轻螟虫为害的方法,

依据:水稻的栽培制度(包括水稻茬口、品种布局、栽培方式和栽插期)与水稻螟虫种群数量的消长和危害有密切的关系,具体体现在凡是使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与螟虫盛孵期相遇、种植结构复杂、布局混乱,为螟虫提供过度桥梁田的耕作类型,螟虫种群数量大,水稻受害重。三化螟由于食性单一,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我国水稻螟害与栽培制度关系密切,栽培制度的改革必然引起螟虫种群和螟害的变化,栽培制度由单纯改向复杂,三化螟种群趋于上升,二化螟凋落。反之由复杂改为单纯则有利于二化螟的发生而不利于三化螟。 5、试比较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生活习性的异同。

相同:1)都以幼虫取食危害。2)成虫都在夜间活动,都属于夜出性。3)都以幼虫越冬。4)都具有趋光习性和趋嫩性。5)成虫飞翔能力读较强。

不相同:○1越冬:三化螟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二化螟以4-6龄幼虫在稻桩、稻草及杂草上越冬;大螟多以老熟幼虫越冬,少数以3-4龄幼虫在稻桩及其他寄主上越冬。○2食性:三化螟为单食性,只取食水稻;二化螟为杂食性,取食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大螟为杂食性,主要取食水稻、棉花等。

3羽化时段:三化螟在夜间羽化;二化螟在夜晚羽化;大螟多在黄昏羽化。○4产卵:三化○

螟产卵于植株上部2、3叶的叶尖部;交配后次晚产卵。二化螟卵多产于叶片的下半部叶背靠叶基部;羽化后当晚或次晚交配产卵。大螟卵产于穗苞(即剑叶的叶鞘内),少数产于叶鞘内。 ○5三化螟和二化螟危害茎秆的孔径较小,排出的粪便少,而大螟蛀孔口常有排出的虫粪堆积 ○6 大螟多分布在田边危害,中央很少,而二化螟和三化螟在田边和中央均有分布。

8、试比较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生活习性的异同。

答:相同:都有长、短翅型。短翅型成虫是定居型、繁殖型,不能飞,只能爬、跳,但繁殖率大,寿命长;短翅型数量增多,是造成严重为害的预兆;长翅型能飞、善跳、长翅型成虫的发生,说明飞虱将大量迁移。成虫有趋光性和趋绿性,

不相同:白背飞虱只有雌虫有短翅型,而褐飞虱雌雄均有短翅型。白背飞虱雌虫繁殖能力较

6

褐飞虱低。白背飞虱单雌产卵85粒,而褐飞虱每雌可产卵360~700粒,最多达1000余粒。白背飞虱除为害水稻外,还取食稗草、李氏禾、早熟禾等。而褐飞虱嗜食水稻,食性专一。 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影响水稻害虫种类变化或优势种群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栽培制度复杂,品种繁多,各稻虫的习性各异,三者交错结合,形成多种多样的稻虫生境,决定了各稻区稻虫的种类组成及其优势种,但水稻栽培制度的改革,品种的更新,气候的变化,农药品种的更新换代,以及天敌的盛衰等,都会导致稻田生态系统的变化,从而引起水稻害虫种类组成的变化和种群的演替

烟草害虫

1、试述烟草生产的特点以及对烟草害虫防治的特殊要求。

答:烟草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作物,与其他作物相比,烟草的经济价值较高,同种害虫在烟草上的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在其他作物较大。烟草的收获物是叶片,而烟草的主要害虫多以叶片为取食对象,直接影响叶片质量,造成损失。烟草生产追求的首要目标是优质,这要求

在分析害虫危害选择防治方法时,应考虑对烟产品质的影响,对杀虫剂的选择要谨慎。 2、烟草害虫防治主要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答:1、烟草移栽前害虫防治

(1)合理论作换茬 (2)处理烟草残株 (3)深耕深翻土壤

2、幼苗(苗床)期害虫防治

(1)正确选择苗床用地 (2)防治蝼蛄和蚯蚓

3、移栽至团棵期害虫防治

(1)实施烟苗带药移栽 (2)防治地老虎和其他地下害虫 (3)防治烟蚜

4、旺长至采收期害虫防治

(1)烟夜蛾的防治从(2)斑须蝽的防治 5、留种田开花至种子成熟期害虫防治。

3、烟蚜的生活周期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兼性周期型:是全周期型向非全周期型过渡的中间类型,产生的个体有孤雌生殖蚜和雄蚜,但不产生性雌蚜。

全周期型:在一年内孤雌生殖世代和两性生殖世代交替。 不全周期型:全年皆行孤雌生殖,不发生有性世代,冬季以孤雌生殖个体在寄主植物上越冬。 2、粘虫有哪些重要习性?如何利用其习性进行测报和防治?

习性 测报和防治 成虫 昼伏夜出,羽化后需补充营养才能产卵。 利用产卵习性,在田间插谷草和稻草雌虫产卵具有趋向枯黄干草的习性。 把,诱集成虫产卵进行预报和防治。 具性诱现象 可用顺-11-十六碳烯醛作为引诱蛾雄蛾的性诱剂进行诱蛾。 防治。用黑光灯诱蛾进行 测报和 趋光性,对黑光灯具有很强的趋性 趋化性,对糖醋酒的混合液有很强的趋性 田间可设置糖醋酒诱蛾器诱蛾进行防治和成虫发生期、发生量测报。 幼虫 低龄幼虫具有隐蔽性。幼虫具有假死和 潜土习性。幼虫具有迁移性。

7

应在低龄期防治

杂粮害虫

1、玉米螟为害有何特点?如何对玉米螟进行综合防治?

答:危害特点:玉米螟主要以幼虫蛀茎危害,破坏茎杆组织,影响养分输送,使植株受损,严重时茎杆遇风折断。还可使穗柄折断,危害籽粒,引起籽粒腐烂变黑。初孵幼虫先取食嫩叶的叶肉,保留下表皮。2龄幼虫集中在心叶内为害,钻穿玉米叶卷,当心叶展开时,呈现整齐横列排孔或孔洞。3-4龄后要是其他坚硬组织。

防治玉米螟应贯彻综合防治的原则:

1、农业防治 (1)处理越冬寄主,压低虫口基数(2)积极选育和引进抗螟高产品种。 (3)设置诱集田 (4)齐泥收割。(5)人工去雄

2、生物防治 (1)赤眼蜂灭卵 (2)利用白僵菌治螟 (3)利用苏云金杆菌治螟 3、化学防治 (1)心叶防治 (2)穗期防治 4、诱杀成虫。

8、我国危害小麦常见的蚜虫种类是哪四种?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何异同点。 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和麦无网长管蚜。

麦长管蚜 麦二叉蚜 禾谷缢管蚜 麦无网长管蚜 习性 喜光,耐潮湿,成株期大多分布于麦株上、中部叶片正反面;抽穗后集中在穗部为害,遇惊有坠落习性 畏光,低温,喜干旱,成株期多分布于麦株中、下部叶片背面为害;且耐低温,故早春为害、繁殖早,秋田受害时间长,而且致害能力强。 喜湿、怕光,耐高温高湿,春季相当长一段时期在麦苗下部叶鞘、叶背、根茎部为害,抽穗后迁移到麦株上部和麦穗上繁殖为害。 以害叶片为主,常分布在植株中下部,最不耐高温。在小麦生育后期,特别是密植丰产田的蚜量明显增多。 相同点:四种麦蚜在温暖地区皆表现为不全周期型,在北方寒冷地区则表现为全生活周期型。每年发生10余代至30代不等。

9、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在危害特点、生活经过及习性上有何异同? 差异 麦长管蚜 麦二叉蚜 害虫种类 危害特点 1)苗期为害时,被害处呈浅黄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发黄,甚至整株枯死。2)穗期为害,造成灌浆不足,籽粒秕瘦,千粒重下降,品质变坏(粗蛋白、氨基酸、维生素均下降)。3)麦蚜还是传播植物病毒病的重要昆虫媒介,以传播小麦黄矮病危害最大 生活经过 终年在禾本科植物上繁殖生活。以成蚜、若蚜或卵在麦苗或禾本科杂草上,主要在其基部土缝内越冬。遇天暖,仍能取食为害。小麦成熟后,飞离麦田,迁至其它禾本科植物上继续为害,并在其上或自生麦苗上越夏。 习性上 麦长管蚜喜温暖、潮湿、光照,耐氮素肥料,特嗜穗部。在拔节、孕穗期多在上部叶正面,尤其抽穗后绝大多数群集穗部为害。为害盛期在抽穗期至乳熟期,故又称“小麦穗蚜”。成、若蚜易受振动而坠落逃散。麦长管蚜发育起点是4.6℃,在25℃下只需5~7天即可完成一代。 麦二叉蚜耐低温干旱、怕光照、多分布在植株下部和叶片背面。喜幼嫩组织或生长衰弱、叶色发黄的叶子,不喜氮素肥料。成、若蚜受振动时具假死现象而坠落。为害盛期是小麦的拔节至孕穗期,抽穗后虫口趋向消退。麦二叉蚜的发育起点为1.6℃左右,在25℃下只需6.1天即完成一代发育。 8

蔬菜害虫

1、环境因素对小菜蛾的发生及为害有哪些影响?

1)温度。菜蛾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既耐寒又耐高温,但温度会影响成虫的寿命和产卵量。2)降雨及湿度,降雨是菜蛾的一个重要致死因素,这也是其在旱季严重危害的主要原因。 3)天敌对菜蛾的种群数量消长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4)外界环境温度适宜时,小菜蛾的产卵量、成虫寿命与补充营养有密切关系,蜜源植物充足,温度适宜,则产卵量大。 2、试分析小菜蛾分布广及危害严重的原因。

在所有鳞翅目害虫中,菜蛾分布最普遍。1)能借助风力长距离迁移及传播。 2)成虫适应性强,在10~35℃范围内都可生长繁殖,0℃环境中可以存活几个月 3)成虫羽化后当天即可交尾,雌、雄均可多次交配。 4)卵主要产在叶的凹面,而不是平滑面,产在茎上和叶柄上的很少。

3、为什么距蜜源植物近的十字花科蔬菜的菜株上菜粉蝶产卵量多?防治上如何利用这一现象?

成虫趋向于花椰菜、结球甘蓝、白菜等含有芥子油糖苷的蔬菜上产卵及觅食。成虫又以吸食花蜜作补充营养,因此,在距蜜源植物较近的田边莱株上产卵最多,田块边产卵量也较多。 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收获后,特别是春、夏季甘蓝砍去叶球后的残株老叶,应及时处理或耕翻,可减少虫源。

由于甘蓝和花椰莱的叶面上有蜡层,药剂在叶面上不易展着,可按药剂稀释用水量的0.1%加入洗衣粉或其它展着剂,以增药效。莱青虫在菜株上分布较均匀,叶片正、背面均有分布,故施药时要细致均匀,尤其要注意喷到寄主外围叶片的背面上。

4、美洲斑潜蝇有哪些主要习性?在预测预报和防治上如何加以利用?

成虫多在上午羽化,当天即可进行交尾,取食活动。成虫具趋黄、趋光和趋蜜性。防治:A、根据斑潜蝇具有趋黄的习性,采用黄板诱杀斑潜蝇成虫。 B、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温消毒杀虫。在夏秋季节,利用设施闲置期,采用密闭大棚、温室的措施,选晴天高温闷棚一星期左右,使设施内最高气温达60-70℃,可杀死害虫。菜园内,可采取覆盖塑料薄膜,深翻土,再覆盖塑料薄膜的方式,使其地温超过60℃以上,从而达到高温杀虫以及深埋斑潜蝇之卵的目的。

9

搜索更多关于: 农昆复习题资料123 - 图文 的文档
农昆复习题资料123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dc0i6na459lpyv24ezj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