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复习题 教学设计 课型 复习课(第二课时)
一、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的班级是高三(4)班的学生,本班学生化学基础较好,分章节的复习以及单节的复习题学生掌握比较到位,在分子结构与性质的的综合型试题上发现发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不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不能很好的灵活应用;同时发现学生在答题时不能规范作答,导致失分较多。所以可以看出学生综合答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所以在本专题中针对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近几年的高考真题的讲解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章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二章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共价键合分子立体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从而进一步来认识分子的重要性质以及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基本化学观念,同时使学生能够从这一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推测物质的重要性质等。
本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内容比较丰富。首先,在第一章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基础上,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接着,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最后介绍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了“相似相溶”规则、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等。
三、考纲分析:
1.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极性、类型(σ键和π键),了解配位键的含义。 2.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
4.了解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5.了解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四、考情分析:
高考主要考查形式有:①σ键、π键的特征和判断;②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及中心原子
杂化类型;③范德华力、氢键、配位键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近五年高考新课标卷考查分子结构性质3次。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学生能够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能够说出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⑵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⑶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⑷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同时了解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理解“相似相溶”规则、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等性质。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从小组对章节知识的总结中细化考试考点,将知识点系统化,便于归纳和整理,通过典型高考题的解析从中能够掌握相应的的答题规范和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整理,向学生渗透化学学科研究中“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基本思想方法;通过典型复习题的讲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六、教学重点:
1、学生对考题的规范作答 2、学生对综合试题的分析与思考 七、教学难点:
1、学生对考题的规范作答 2、学生对综合试题的分析与思考 八、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归纳法 九、课时安排:本章共3课时 十、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十一、教学过程:
第1课时
首先将班级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体现布置好的知识板块的总结与归纳,同时在自己板块的内容中出一道复习题对知识点进行加深和巩固,并由同学代表进行发言。(这是第一课时完成内容,每个小组的总结见教学素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行归纳总结以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将本章的知识板块进行分类并且复习,以便为下节课的综合题型奠定基础。
第2课时
通过第一课时小组的归纳与总结,诱发学生的切身感受和学生一起分享,将自己所存在的知识点的疑惑进行查漏补缺。
(一)开门见山,导入正题
【导入】同学们在做选修3试题过程中遇到了种种的困惑,通过本节课典型高考题的解析,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规范答题,理清答题思路,以便在选考题中得到更高的分数。
(开门见山,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缘由,引导本节课) (二)高考考察分析
【例题1】: 2014年:37.【选修3】节选3:
37.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主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⑴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_________。
⑵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两种)。
⑶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_________;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⑷c和e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 则e离子的电荷为_____。
⑸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
体结构,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2)。该化合物 中阴离子为_______,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 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_____,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
sp(1)N 略 (2) H2O2、N2H4
(3)HNO2、HNO3 H2SO3 ⑷ +1
(5)SO42- 共价键和配位键 H2O H2O与Cu2+的配位键比NH4+与Cu2+的弱 【例题2】: 2015年:37.【选修3】节选3:
37.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索,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D为同周期元索,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⑴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 (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布式________。
⑵单质A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________ (填分子式),原因是________ ;A和B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类型分别为________ 和________ 。
⑶C和D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3的化合物E, E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
⑷化合物D2A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________ ,单质D与湿润的Na2CO3反应可制备D2A,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答案】:
(1)O 1s22s22p63s23p3
(2)O3 O3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范德华力大 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 (3) 三角锥形 sp3
⑷V形 4 2Cl2+Na2CO3=Cl2O+2NaHCO3+2NaCl 或2Cl2+Na2CO3=Cl2O+CO2+2NaCl 【例题3】: 2016年:37.【选修3】节选3:
37.东晋《华阳国志·南中志》卷四中已有关于白铜的记载,云南镍白铜(铜镍合金)闻名中外,曾主要用于造币,亦可用于制作仿银饰品。回答下列问题:
⑴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3d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