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这种方式是根据历史上企业资金占用总额与产销量之间的关系,把资金划分为不变和变动两部分,然后结合预计的销售量来预测资金需求量。组成线性模型 Y=a+bX 其中,Y代表资金占用额,X代表销售量;a、b分别代表不变资金总额和单位销量所需的变动资金。通过将历史数据代入模型,用线形回归法得出a、b值后,再将预计销售量代入已知模型,计算出预计资金需要量。
(3)采用先分项后汇总的方法预测 二.权益资金的筹集
1.企业权益资金的筹集方式: 企业筹集权益资金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属于自有资金。主要方式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普通股票、发行优先股票和利用留存收益。
2.吸收直接投资:吸收直接投资(以下简称吸收投资)指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原则直接吸收国家、法人、个人投入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 吸收投资的种类 ①国家投资:. ②法人投资: ③个人投资.
吸收投资的出资方式: ①现金投资 ②实物投资 ③工业产权投资 ④土地使用权投资
除现金出资之外,以其他方式出资的要对资产进行作价。双方可以按公平合理原则协商作价,也可以请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以评估后的价格确认出资。 ①优点:
A.有利于增强企业信誉.吸收投资所筹集的资金属于自有资金,能增强企业的信誉和借款能力,对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壮大企业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B.有利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吸收投资可以直接获取投资者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有利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尽快开拓市场;
C.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 吸收投资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向投资者支付报酬,比较灵活,所以财务风险较小 ② 缺点:
A.资金成本较高.因为向投资者支付的报酬是根据其出资的数额和企业实现利润的多寡来计算的;
B. 企业控制权容易分散.投资者在投资的同时,一般都要求获得与投资数量相适应的经营管理的权利,这是外来投资的代价 2.发行普通股
普通股股东的权利
①公司管理权:管理权包括投票权、查账权两项内容。其中投票权有公司重大事项决策权和人事任免权; ②分享盈余权;
③出售或转让股份权;
④优先认股权:当公司增发普通股时,原有股东有权按所持股份的比例,优先认购新股; ⑤剩余财产要求权:当公司解散、清算时,普通股股东对剩余财产的要求权位于债权人和优先股股东之后
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
发行普通股属于筹集自有资金,其股东的人数较多,筹资过程复杂。因此,有以下优缺点: ①优点:ⅰ没有固定利息负担。股利的分配根据公司的经营情况而定,情况不好可以少支付或不支付;ⅱ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还;ⅲ筹资风险小,没有到期偿付的风险;ⅳ能增加总价值公司的信誉;ⅴ筹资限制较少。
②缺点:ⅰ资金成本较高。一般来说,普通股筹资的成本要大于债务资金。主要原因是股利要从净利润中支付,而债务资金的利息可在税前扣除,另外普通股的发行费用也比较高;ⅱ容易分散控制权。利用普通股筹资,出售了新的股票,引进了新的股东,容易导致公司控制权的分散;ⅲ会引起股价的下跌。新股东分享公司为发行新股前积累的盈余,会降低普通股的每股净收益,从而会引起股票价格的降低。 3.发行优先股 优先股股东的权利
①优先分配股利权:优先股的股利固定,按面值的一定百分比计算。优先股股利在税后支付,优先于普通股。
②优先分配剩余财产权:企业破产清算时,出售资产所得的收入,优先股位于债权人之后求偿,但先于普通股。其金额只限于优先股的票面价值,加上累积未支付的股利。
③管理权:优先股股东的管理权限是有严格限制的,通常,在公司的股东大会上,优先股股东没有表决权,但当公司研究与优先股有关部门的问题时有表决权。 优先股筹资的优缺点
①优点:ⅰ固定的到期日,不用偿还本金;ⅱ股利支付既固定,又有一定的弹性。优先股采取固定股利,但如果财务状况不佳,可暂时不支付股利;ⅲ有利于增强公司的信誉。
②缺点:ⅰ筹资成本较高,因为股利要从净利润中扣除;ⅱ筹资限制多。发行优先股通常有很多限制,例如对普通股股利支付上的限制,对公司借债方面的限制;ⅲ财务负担重。因为股利固定,又不能在税前扣除,造成财务负担较重。 三、负债资金的筹集
企业债务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等。其中, 长期筹资方式有银行长期借款、发行长期债券和融资租赁。
(一)银行借款: 银行借款是指企业根据借款合同从有关部门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需要还本付息的款项。 银行借款筹资的优缺点
①优点:ⅰ筹资速度快。银行借款与发行证券相比,一般所需时间较短,可以迅速获得资金。ⅱ筹资成本低。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利用银行借款所支付的利息比发行债券所支付的利息低,另外,也无须支付大量的发行费用。ⅲ借款弹性好。企业与银行可以直接接触,商谈确定借款的时间、数量和利息。借款期间如企业经营情况发生了变化,也可与银行协商,修改借款的数量和条件。借款到期后如有正当理由,还可延期归还。
②缺点:ⅰ财务风险大。企业举借长期借款,必须定期付息,在经营不利的情况下,企业有不能偿付的风险,甚至会导致破产。ⅱ限制条款多。企业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中一般都有一些限制条款,如定期报送有关部门报表、不能改变借款用途等。ⅲ筹资数量有限。银行一般不愿借出巨额的长期借款,因此,利用银行借款筹资有一定的上限。 银行借款的信用条件
按照国际惯例,银行发放贷款时往往要加有一些信用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贷额度(贷款限额):指借款人与银行签订协议,规定的借入款项的最高限额。如借款人超过限额继续借款,银行将停止办理。此外,如果企业信誉恶化,银行也有权停止借款。对信贷额度,银行不承担法律责任,没有强制义务。
2.周转信贷协定:指银行具有法律义务地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外的贷款协定。在协定的有效期内,银行必须满足企业在任何时候提出的借款要求。企业享用周转信贷协定必须对贷款限额的未使用部分向银行付一笔承诺费。银行对周转信贷协议负有法律义务。
3.补偿性余额:指银行要求借款人在银行中保留借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的一定百分比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企业在使用资金的过程中,通过资金在存款账户的进出,始终保持一定的补偿性余额在银行存款的账户上。这实际上增加了借款企业的利息,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加重了企业的财务负担。
4.借款抵押:除信用借款以外,银行向财务风险大、信誉不好的企业发放贷款,往往需要抵押贷款,即企业以抵押品作为贷款的担保,以减少自己蒙受损失的风险。借款的抵押品通常是借款企业的应收账款、存货、股票、债券及房屋等。银行接受抵押品后,将根据抵押品的账面价值决定贷款金额,一般为抵押品的账面价值的30%至50%。企业接受抵押贷款后,其抵押财产的使用及将来的借款能力会受到限制。
5.偿还条件:无论何种贷款,一般都会规定还款的期限。根据我国金融制度的规定,贷款到期后仍无力偿还的,视为逾期贷款,银行要照章加收逾期罚息。贷款的偿还有到期一次还清和在贷款期内定期等额偿还两种方式,企业一般不希望采取后一种方式,因为这样会提高贷款的实际利率。 6.以实际交易为贷款条件:当企业发生经营性临时资金需求,企业可以向银行贷款以求解决,银行根据企业的实际交易为贷款基础,单独立项、单独审批,最后作出决定并确定贷款的相应条件和信用保证。对这种一次性借款,银行要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经营情况进行个别评价,然后才能
确定贷款的利息率、期限和数量。
除上述所说的信用条件外,银行有时还要求企业为取得借款而作出其它承诺,如及时提供财务报表、保持适当资产流动性等。如企业违背作出的承诺,银行可要求企业立即偿还全部贷款。 (二)发行债券 1. 债券的基本要素
(1)债券的面值: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币种,二是票面金额。面值的币种可用本国货币,也可用外币,这取决于发行者的需要和债券的种类。债券的票面金额是债券到期时偿还债务的金额,面值印在债券上,固定不变,到期必须足额偿还。
(2)债券的期限:债券有明确的到期日,债券从发行日起,至到期日之间的时间称为债券的期限。债券的期限有日益缩短的趋势,在债券的期限内,公司必须定期支付利息,债券到期时,必须偿还本金。
(3)利率和利息:债券上通常载明利率,一般为固定利率,也有少数是浮动利率。债券的利率为年利率,面值与利率相乘可得出年利息。
(4)债券的价格:理论上债券的面值就是它的价格。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发行者的考虑或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利息率的变化,债券的市场价格常常脱离它的面值,但差额并不大。发行者计算利息,偿付本金都以债券的面值为根据,而不以价格为根据。 2. 债券的种类 3. 债券的发行 (1) 债券发行的条 (2) 债券发行的方 (3) 债券的发行价格。 等价发行:按面值出售。 溢价发行:超面值出售。 折价发行:低于面值出售。 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债券发行价格=票面金额/(1+市场利率)n+∑票面金额*票面利率/(1+市场利率)
t
式中n—债券期限 t—付息期数
(三)融资租赁
1.租赁的种类:租赁指出租人在承租人给予一定报酬的条件下,授予承租人在约定的时间内占有和使用财产权利的一种契约性行为。租赁的种类很多,目前我国主要有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类。
2.融资租赁租金的计算 (1)融资租赁租金的构成
① 营业租赁的租金包括租赁资产购买成本、租赁期间的利息、租赁物件维护费、业务及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