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反应温度在30~35℃,小于100℃时可采用水浴加热;研碎固体通常用研钵;
(2)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氢铵,则白色固体为NaHCO3,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减少碳酸氢钠的损失; (3)步骤4为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4)取少量上层溶液,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根据是否生成沉淀分析; (5)根据关系式Ba(OH)2~BaCO3~Na2CO3计算;
(6)①先加入过量稀硝酸,然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根据是否有沉淀生成可检验是否含有氯化钠; ②利用极值法,若0.530g完全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计算出生成碳酸钡沉淀的量,根据计算结果分析。 【详解】(1)步骤1中,为控制反应温度在30~35℃,为了得到较稳定的温度,可以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实验研碎NH4HCO3固体须在研钵中进行;研碎固体和不断搅拌,都可以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2)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H4HCO3,得到的白色固体为NaHCO3,由于NaHCO3固体在饱和NaHCO3溶液中不能溶解,为了除去碳酸氢钠表明的杂质,且减少碳酸氢钠的损失,可用饱和NaHCO3溶液洗涤; (3)白色固体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CO2↑H2O;
(4)操作Ⅱ中滴加Ba(OH)2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Ba(OH)2溶液,无沉淀生成则过量; (5)n(BaCO3)=
≈0.00490mol,根据关系式Ba(OH)2~BaCO3~Na2CO3可知,n(Na2CO3)=n(BaCO3)=
=0.98;
0.00490mol,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6)①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的实验方案为:取样,将样品溶于水,向其中滴加稀硝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再滴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含有NaCl,否则不含;
②若0.530g完全为Na2CO3,根据碳原子守恒n(BaCO3)=n(Na2CO3)=0.530g完全为NaHCO3,根据碳原子守恒n(BaCO3)=n(Na2CO3)=定含有NaCl。
=0.005mol>0.00490mol;若若≈0.0063mol>0.00490mol,所以样品中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