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 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观
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2. 马克思的货币定义 PPT29
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 西方学者的货币定义
货币是普遍被大家接受作为支付货款和服务的手段,是在交换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4. 法律的货币定义
货币是法律规定的具有无限偿付能力或无限法偿的事物。
5. 计量经济学的货币定义
(1)货币:又称狭义货币,是指立即可以作为 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 M1=C+D
(2)准货币: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6.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职能,流通手段职能,贮藏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世界货币职能。
7. 货币制度含义
国家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发行、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8. 货币制度主要有哪些要素构成?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 9. 主币(本位币) P39
主币是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造的货币,是一国的标准货币和基本货币。(主币可以自由铸造,私自融化,但不能私自铸造) 10. 辅币 P39
由贱金属铸造的非足值货币,辅助主币的流通。 11. 金银复本位制 P40
金银两种金属同时被法律承认为货币金属,金银铸币都可以自由铸造,都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 12. 金本位制 PPT39
金本位制指国家法律规定以黄金作为本位币材料的货币制度。 13. 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指国家法律规定以白银作为本位币材料的货币制度。
14. 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指国家法律规定以黄金作为本位币材料,金
币由国家自由铸造可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入国境 。 15. 金块本位制 PPT39
金块本位制又称为生金本位制,此制度下,银行券作为
流通货币,银行券的发行以一定数量的黄金做准备,银行券在达到一定数额后可以兑换金块。 16. 金汇兑本位制 PPT39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没有金币流通,但规定
货币单位的金含量,本国货币不能直接兑换为金币或金块。本国将黄金与外汇存于另一国家,允许以外汇直接兑换黄金。
17. 简述格雷欣法则的基本内容。
在金银复本位制的双本位制下(即国家法律规定金币与银币的比价),市场上的金银的比价是变化不定的,而法律规定的比率则不变。两种实际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比价高的货币为良币,实际比价低的货币则是劣币。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劣币反而充斥市场。这一规律是16世纪英国财政家汤姆斯·格雷欣首先发现的,所以也被称作格雷欣法则。
第3章 信用
1. 信用 PPT3
信用即是借贷行为,借贷行为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且必须支付利息。 2. 信用四要素: 1.债权债务关系 2.一定的时间间隔 3.信用工具(契约) 4.利率 3. 现代信用的形式
1.商业信用 是企业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包括赊销商品延期付款和预付货款等。
2.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指通过银行以货币为形态提供的信用。
3.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指国家作为债务人所进行的信用活动。
4.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信用。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都是通过利率,承兑,贴现的形式。
4.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1) 直接融资
是指融资双方不通过金融机构而是直接见面实现融资,比如股票、债券的发行和购买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