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移动通信技术核心课程精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7 18:29: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或者几种组织方式灵活组合,尽量减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有条件的话尽量采用多媒体课室授课。加强实验,实验要分组进行,分组人数不宜过大,实验前多做准备工作。有时间可以多进行一些习题讲解。

2. 从教学方法上,着重电路概念的解释,注重通信电路工程上的近似分析方法,力求以统一的观点阐明。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教学、进行解题指导等,尤其是有条件的话,借用多媒体的声像呈示,提供给学生一些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描述图像,或者是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把理论用于实际的培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科学技术的能力。注意对前置课程的复习与总结,以便前后衔接,巩固与提高。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在绪论课后适当复习一些前置课程的基本知识。 4.评价方法要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二、课程目标

(三) 总目标

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无线通信系统基本概念;掌握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电路、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高频电路的基本分析技术和实现方法。理论教学必须以基本理论为基础,注重电路特点、工作状态、分析方法,突出电路的“功能”这一主线,以功能电路的输入信号电压和输出信号电压的数学表示式和频谱表示法来说明“功能”原理,培养学生掌握实现“功能”的基本方法。以常用器件组成的电路说明原理,以集成芯片组成的电路进行应用说明,使学生得到全面提高。《通信电路》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并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和逐步适应日新月异发展的系统科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2)掌握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和高频电路中的组件工作原理、性能特点。

(3)掌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

12

(4)掌握正弦波振荡器

(5)掌握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

(6)掌握振幅调制、检波、混频

(7)掌握非线性频率变换——角度调制与解调

(8)掌握反馈控制电路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各种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 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能对自已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5)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思考优化实践的过程和方法,并尝试改进,尝试运用技术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工程实践问题。

(6)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质疑意识,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的过程,激发起对专业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体验科学进步艰辛与喜悦。

(2)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3)激发起参与专业实践活动的热情,有将专业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的意识,敢于涉及各种工程问题。

(4)合作意识强,并主动发表见解,善于与人交流,具有团队精神。

(5)主动关心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13

(1)选频网络

掌握LC谐振回路的分析、参数和选频作用;掌握选频网络的阻抗变换作用。 (2)谐振功率放大器

理解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掌握三种工作状态和三个特性及应用;了解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际电路;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思路。 (3)正弦波振荡器

掌握反馈振荡器的原理;掌握LC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R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及电路分析;理解频率稳定度的概念;了解负阻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4)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

掌握调幅波的性质和频谱搬移电路的组成模型;理解调制、解调、混频等典型电路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分析方法;了解混频失真。 (5)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掌握角度调制信号的性质;理解调频与鉴频的实现方法以及典型频率调制器和解调器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了解数字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概念与实现方法。 (6)反馈控制电路

了解自动增益控制和自动频率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锁相环路的组成方框图和工作原理;理解锁相环路的应用和频率合成的基本原理。 (7)实验教学

2重点、难点问题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问题如下:

1)通信系统中接收设备、发送设备的基本组成框图与原理。

2)LC并联回路的组成、原理和特点;常用LC无源阻抗变换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传输线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用传输线变压器实现宽带阻抗变换的方法。

3)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电路、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AGC的概念和实现方法。

4)反馈式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LC振荡器、晶体振荡器、RC振荡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频率稳定度的概念和影响频稳度的因素;改善频稳度的措施;负阻振荡原理; 5)调幅信号的定义、数学表达式、波形、频谱等基本特征;调幅信号解调的基本原理;混频的基本原理;非线性器件的相乘作用;典型的振幅调制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性能特点;典型混频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混频干扰的来源和抑制方法;典型检波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6)调角信号的定义、数学表达式、波形、频谱等基本特征;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性能特点;间接调频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性能特点;典型的解调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性能特点。

14

7)反馈控制电路的组成与简单的工作原理;锁相环路的系统组成、电路模型、环路方程和工作原理。环路跟踪特性、环路捕捉过程的分析;集成锁相环路的电路原理及其应用。

8)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功能和性能指标;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电路构成和使用方法;用传输线变压器实现功率合成、功率分配的方法。

《通信电路》的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办法:

以课堂重点讲述、作业和习题课的形式加深理解,同时用多媒体课件和FIASH动画的形式形象的展示所述内容的基本原理。同时,要简化繁琐的数学推导,而对于《通信电路》分析的重点在于电路原理分析和工作机理的理解上。

提高教学质量应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为此应采用的主要措施是: 1)加强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努力提高教师本身素质。 2)在讲课过程中,注意突出和加强基本的理论和基本概念。 3)在内容组织上要做到由简到繁,深入浅出。

4)课堂授课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学生的方应,做到以开发学生思维为目的,教会学生分析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要讲究讲课艺术,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

3《通信电路》的实验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是通信电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在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上强调了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对理论性结论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强调通过实验研究培养有意识的运用前期的知识结论去解决实际发生事件能力的培养。在体系中,现行的高频电路实践教学在大纲实验项目的总体设计上做到了内容完全覆盖理论课程中对各单元电路的实验要求,同时依据教育部对本科实践课程的要求,体系中的所有实验项目全部具有研究和综合的性质。在实际的教学中实行实验的预习报告准入制度和考核制度,以及课表实验课时与实验室的开放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的研究气氛热烈,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强,实验室的全天开放方式也为同学的实验预习和项目深入研究提供了方便,实践教学的状况和效果是良性的和有效的。

实验内容设置:《通信电路》实验室开设的验证性实验有必做正弦波振荡器、选做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选做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选做振幅调制器与大信号检波、选做变容二极管调频器。选做是四选一。设计与综合性实验包括EWB设计与仿真、调频系统实验、模拟通话实验、混频器实验、调幅系统实验、频率合成实验、DDS直接数字合成器设计。选做是七选二。验证实验2人一组,各项设计与综合性实验单人单套仪器。 四、教学安排及课时计划 1.教学总课时

本课程教学总课时为64,其中理论教学课时为32,实验教学课时为32。 2.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章) 一、选频网络 二、谐振功率放大器

15

讲课学时 4 6 实验(训)学时 4 6 习题时数

搜索更多关于: 移动通信技术核心课程精编 的文档
移动通信技术核心课程精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dm2b9brlh9jajr89mb8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