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编号 姓名
第五单元抽测
一、古诗文默写
21 与朱元思书
1、文中总说的句子是: 2、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 有异曲同工之妙。
4、写出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6、写出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
22 五柳先生传
1、课文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特点的句子是: ,与其相呼应的是“赞语”中 ,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
2、归纳出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是:
3、与“不戚戚于贫贱”相呼应的句子是:
23 马说
1、千里马的处境 ;受到哪些不公正待遇 2、食马者的愚蠢无知的表现
24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不攀比吃穿,以书为乐的语句是:余则
, , , 。 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25 诗词曲五首
1、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2、杜牧的《赤壁》: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5、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
6、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7、苏轼《水调歌头》中阐释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词中乐观旷达、与亲人共勉的名句是
3、《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
5、既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的句子是:
3、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1
8、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 ,这也是本文的主旨句。 二、部分课文文学常识及字词翻译
23.马说
1、文学常识及字词:
韩愈,字______,_____代文学家。 其.
真不知马也( )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 )( )( )( )(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 是.马也( ) 才美不外见.( ) 且.欲与常与等不可得(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
而不能通其意。 ( )( )( )( )( )( )( )
执策.而临.之:( )( ) 其.真无与邪.:( )( ) 2、翻译:
故虽有名马,祗辱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食与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理解与体会:
千里马喻: ,伯乐喻:
食马者喻: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 __________ 的情感。 24.《送东阳马生序》
1.字词翻译
宋濂,_____初文学家。 余.幼时即嗜..学( )( )( ) 无从致.书以观(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 弗.之怠.( )( )走.送之( ) 或.遇其叱咄..
( )(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 )门人弟子填.其室( ) 未尝..稍降辞色..( )( 俟.其欣悦( )援.疑质.理( )( )卒.获有所闻( ) 负.箧曳屣( ) 四支.僵劲( ) 持汤.沃灌( ) 皆被.绮绣( ) 腰.白玉之环( )烨然..若神人( ) 略无慕艳..意( ) 主人日再.食( )以衾..拥覆( )( ) 右备容臭.
(
) ) 2
) 2.翻译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4、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 《送东阳马生序》简答
1、文中从哪几方面来表现作者刻苦勤奋、执着向学、乐以忘忧的?对此学习态度你有什么看法?
2、我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身为当代的中学生你如何看待这种从师尊师的方式?
3、作者写自己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4、通过本文的阅读,你如何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5、学习了本文后,你在学习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6、请写出关于苦读、勤学的名言诗句及事例各两则。 名言诗句
3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事例
7、作者写富家子弟衣饰华美,写自己緼袍敝衣,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启发?
1.幼时抄书之艰、成年求学之难、从师奔走之劳、住读生活之苦。
这种刻苦向学,乐以忘忧的学习态度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为学者,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耐于艰难困苦的品格。
2.----这是中国旧式教育中最普遍的现象。这里包含着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学生完全可以与老师平等交流,各述己见,甚至可以展开激烈的讨论,因为没有圣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3. 作者以自己的刻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来现身说法,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刻苦自勉。
揭示了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的道理。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4. 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有影响,但不是绝对的。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5. 在学习上要不畏艰难险阻,才能获得成功。 6. 名言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业精于勤荒于嬉。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典故事例:闻鸡起舞(东晋、祖逖)悬梁刺股(战国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囊萤映雪(晋朝,车胤囊萤读书)、凿壁偷光(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7. 对比,反衬自得其乐。说明精神上的富足,能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