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设计任务书 4 1.1 设计题目 4 1.2设计资料 4 1.3设计内容 5 1.4设计成果 5 1.5设计要求 5 1.6设计时间 5 1.7主要参考资料 6 第二章 处理工艺的选择与确定 6 2.1 方案确定的原则 6 2.2可行性方案的确定 6 2.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7 2.4 主要构筑物 8 第三章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的设计与计算 9 3.1粗格栅 9 3.2泵房 12 3.3计量槽 12 3.4细格栅 13 3.5平流式沉砂池 15 3.6 SBR反应池 17 3.7 消毒池 22 第四章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26 4.1污泥浓缩池 26 4.5脱水机房 30 4.6附属建筑物 30 第五章 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5.1污水厂平面布置 31 5.2污水厂高程布置 31 5.2水头损失计算表 34 总 结 35 参考文献 36
- 2 -
第一章 设计任务书
1.1设计题目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
1.2设计资料
(1) 设计日平均水量 20000 m/d (2) 总变化系数 K=1.5
(3) 设计水质 (经24小时逐时取样混合后)
污水水温:10~25 ℃
CODcr= 380 mg/l; Norg= 25 mg/l BOD5 = 150 mg/l; TN= 45 mg/l SS=200 mg/l TP= 8 mg/l
NH3-N= 20~30 mg/l pH= 6~9
注:以上具体数值请查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安排。
(4)处理要求 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 一级B标准。处理后污水排入水体。注意:本次设计不考虑远期状况。
CODcr= 60 mg/l; NH3-N= 8 mg/l BOD5 = 20 mg/l; TN= 20 mg/l SS= 20 mg/l TP= 1.5 mg/l
注:以上具体数值请查看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安排。 (5)厂址
① 厂区附近无大片农田; ② 管底标高446.00m;
③ 受纳水体位于厂区南侧,50年一遇最高水位为448.00m。 (6)气象及工程地质
① 该区平均气压为730.2mmHg柱; ② 年平均气温为13.1℃; ③ 冬季最低为8℃; ④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 3 -
3
⑤ 最大风速为32m/s,平均为1.6m/s,历史最高台风12级; ⑥ 厂址周围工程地质良好,适合于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厂。
1.3设计内容
(1)工艺流程选择 此设计选用 SBR 法,简述其特点及目前国内外使用该工艺的情况即可。 (2)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 (3)水力计算; (4)高程及平面布置; (5)附属构筑物设计。
1.4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
(2)图纸三张:曝气池构筑物图(2#) 平面布置图(2#) 高程图(2#)
1.5设计要求
1) 设计参数选择合理。
2) 设计说明书要求计算机打印出来,条理清楚,计算准确,并要求附有设计计算示意图。 3) 图纸布局紧凑合理,可操作性强。格式规范,表达准确、规范。标注及说明全部用仿宋体书
写。
4) 同组同学不得有抄袭现象。 1.6设计时间
总时间:第6学期 16-17周(6.9-6.22) 第16周(6.9-6.15)
6.9:安排设计任务;
6.10(星期二下午):确定具体处理工艺,指导教师确认; 6.9-6.13:查找资料,进行设计计算,编制设计说明书; 6.13(星期五下午):中期检查(重点:说明书的编制); 6.14-6.15;修改说明书,开始绘图; 第17周(6.16-6.22) 6.16-6.18:绘制CAD图; 6.18(星期三下午):图纸抽查;
6.20(星期五下午):上交设计,进行答辩;
- 4 -
6.21-6.22:修改设计,上交定稿。
1.7主要参考资料
[1] 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 [2] 《水污染防治手册》; [3] 《环境工程设计手册》; [4]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6] 本专业相关期刊。
第二章 处理工艺的选择与确定
2.1方案确定的原则
(1)采用先进、稳妥的处理工艺,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2)合理布局,投资低,占地少。 (3)降低能耗和处理成本。 (4)综合利用,无二次污染。
(5)综合国情,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
2.2可行性方案的确定
城市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是以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作为营养源,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染物降解,它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手段,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方法有:传统活性污泥法、AB法、氧化沟法、SBR法等等。下面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和SBR法两种方案进行比较,以便确定污水的处理工艺。 SBR法的方案特点:
(1)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
(2) 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3) 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
(4) 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 (5) 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
- 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