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形象对比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2:04: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薛宝钗对宝玉的劝学让读者论定她是封建卫道者的铁证,但是这又何尝不是出于一份真心的关心,和林黛玉面对贾宝玉差点葬送在父亲的棍棒之下的哭泣“你从此可都改了罢。”有着异曲同工之意。(第34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三 成长历程重合

林黛玉进了贾府,便开始她悲剧的一生,她是一个仙灵并举的女子,在贾府如此一个混杂之地,无疑是一块美玉掉进了一个泥沼之中。所以她会悲伤,会痛斥,会冷笑,会哭诉。那是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被社会所不容的女子,在不愿意同流合污却又不能抽身而退的情况下,她除了垂泪还能做什么?

她就是在这样和自己性情格格不入的环境里成长的,唯一可以让她无依的心灵上得到慰藉的只有宝玉对她纯洁的感情。但是,美好的东西伴随着的往往都是残酷的考验。面对封建卫道者的坚决抵制,使林黛玉的爱情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就连最疼爱她的老祖母,在这一方面上,也是对她谨严再三,让她不能越雷池一步。

如此之下,能不让她如履薄冰吗?她使小性,怄气,疑心重重,却都是为了这一份想爱不能爱,可遇不可及的纯真爱情,那么,在她如此纯洁真挚的心灵面前,又有谁能去怪她呢?黛玉对人之诚,在教香菱学诗的这件事上,由此可见一般。

香菱的坎坷遭遇,黛玉内心深为同情,所以尽管身体不是很便,却是一心一意,用心良苦,使本来对诗歌不甚了之的香菱可以做出令大观园里那群才华横溢的女子都赞美的诗篇。她一开始对宝钗心生嫌

隙,但是一旦坦诚相交,立刻亲如姐妹,连宝玉都感到讶异。就是这份真诚,让她有感于春花的盛开和凋落,写下了她的灵魂之作《葬花吟》,悲戚于秋草的萧条,写下了《秋窗风雨夕》,她是用自己的心灵却写诗,去生活,去看这个社会,当看见理想的东西被残酷的现实活生生的摧毁的时候,她便会不知不觉的悲由心生,为它们流泪叹息,如此悲天悯人之心,实为罕见。她对宝玉的痴情,并不仅仅限制于爱情,而是包括于宝玉的整个人生,她知道宝玉不能容于世俗,所以她不停的为他担忧,痛惜,眼泪自然也就不能停止了。黛玉还给宝玉的,并不仅仅是一生的眼泪,还有是一生的怜惜和关爱,包括生命。

薛宝钗进贾府之后,已经是少女的时候,她之前在家里所养成的行为处事之法,在贾府可谓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不到几天,就大得人心,连小丫头都喜欢和她玩,因此,自然引起了黛玉的不满,于是,不少读者便将宝黛之争的序幕拉开归结到这个时候,其实,此时是黛玉有心而宝钗无意。

薛宝钗刚进贾府,此时是皇宫中待选的秀女,她在贾府只是为了打发待选的时间,对于“宝二奶奶”的位置,根本就无心去想,也不能去想,所以说什么“金玉良缘”是她有心策划在宝玉面前演戏的说法实在是不敢苟同,“若金玉姻缘之说,信而有征。何以总冒处叙灵缘起,绝无一字提及金锁耶?宝钗伪造金锁,倡金玉之说以感人,显然可见。”(4)她会在贾府泰然处之,是因为她根本就用不着争什么,她自己有家,终身归宿又有去处,在贾家只不过是一个过场,她又何必锋芒毕露却做出头鸟呢?她会察言观色,投别人的所好,完全是处

于她自身的生活习惯,并不是刻意表现出来的。

对于林黛玉看《西厢记》时萌发的对美好爱情追求的意识,其实薛宝钗早已是经历过,不然她怎会一听就听出林黛玉所说的诗词是出自何地呢?但是她的意识早已被虚伪的家族所压制,什么“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第42回《薛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可见当时是闹出了不小的风波。然而薛宝钗在家中被压制的真性情,却在遇见黛玉之后复活了。她从黛玉身上看到了自己所想追求又不能追求的的人生真实,但是黛玉又何其不是羡慕她亲和力十足,连小丫头都愿意和她玩呢?

所以与其说黛玉和宝钗是天生的死对头,不如说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心中各取对方之好,以补自身缺憾,以慰自心失落,实为殊途同归。

薛宝钗是一个头脑冷静沉着的人,对于黛玉和宝玉相恋的事,她知道的比谁都清楚,但是她却没有大肆宣扬中伤,反而处处提醒,在这一方面,体现了她的胸襟气度和不流于俗世的不凡品性。

她对香菱的庇护,对史湘云的慷慨仗义,对邢岫烟的体贴相助,以及对林黛玉的殷殷教导。她所真心帮助的人都一些灵慧不俗的女子,她有着和黛玉一样的悯人之心,只是所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而且她有着比她们更敏锐的眼光,看透了现实的残酷,为了生存,只能是面对现实,有些东西只能违心埋藏。

黛玉的住处是一个充满着书卷气味的才女书屋,但是宝钗的地方根本就不像是女子的住处,胭脂粉黛全无,素净的连贾母都看不下去,甚

至还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这是十分严厉的批评,可见她在贾府最高统治者贾母的眼中,并不是一个得宠的人,一个不受封建统治者宠爱的人,又怎能是一个封建卫道者?一个人的住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黛玉是落入凡尘的精灵,而宝钗是一个身处尘世的冷观者,看尽世间浮华,看透无奈人生。 四 爱情的破灭和虚幻

在林黛玉的生命之中,和贾宝玉的爱情就是她的生命之源,倘若失去,那就是沙漠中的一棵孤木,只有干涸而死。对她来说,当爱情破灭的时候,就等于是她生命的终结。但是对于当时贾府的情况,她爱情的破灭是必然的结果,所以她的死也是必然的结果。

许多读者将林黛玉的死归咎于薛宝钗的横刀夺爱,认为是她逼死了林黛玉,认为她两面三刀,先取黛玉真心,令其不防,再步步为营,最后一举成功。

会有这样的误解,不能怪读者,只能怪是高鹗的续写后四十回。那里写的黛玉的死,的确是哀怨凄惨,宝钗的无情无义也是令人发指。但是是对曹公的原意的严重歪曲。

曹公虽然没有留下真正的完整的《红楼梦》,却留下了暗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各自命运的诗篇。其中一首《终生误》,他称赞黛玉是“世外仙殊寂寞林”,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第5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就从他的这些赞美之词就可以看出,宝钗岂是后续四十回中的描写的暗度陈仓的小人?若真是他们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形象对比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dw7n7rleq3h0qq03oc4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