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发酵工艺学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9:04: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食品院食工0701班 AJ1

发酵工艺学

一、名词解释(10*2分) 1、大曲:是固态发酵法酿造大曲白酒和食醋的糖化发酵剂,是多种细菌、霉菌、酵母菌混合培养而成的微生物培养物。因其形状似砖,故又称砖曲或块曲。

2、小曲:是半固态发酵法酿造小曲白酒(黄酒、米酒)和食醋的糖化发酵剂,是糖化菌(根霉)和酒精发酵菌(酵母菌)混合培养而成的微生物培养物。因其个体较小,故称其为小曲。 3、麸曲:是固态发酵法酿造麸曲白酒的糖化剂,也是目前固态法酿造食醋普遍使用或使用最多的糖化剂,是黑曲霉或白曲霉或黑曲霉与米曲霉(或黄曲霉)混合培养而成的微生物(扩大)培养物。 4、下面啤酒:利用煮出糖化法制备麦芽汁,接种下面发酵酵母酿制而成。 5、上面啤酒:利用浸出糖化法制备麦芽汁,接种上面发酵酵母酿制而成。

6、大麦发芽力:是指大麦籽粒在适宜的条件下3d内发芽的百分数,要求> 95%(越接近发芽率越好)。它表示大麦发芽的均匀性。

7、大麦发芽率:是指大麦籽粒在适宜的条件下5d内发芽的百分数,要求> 97%。它表示大麦发芽的能力。

8、真正发酵度:在实验室,将啤酒中的乙醇和CO2 蒸出,在补足水至原来体积,测出啤酒的实际浓度;然后按发酵度公式计算出的发酵度,称为真正发酵度。 9、发酵度:麦汁浓度下降的百分数。发酵度(%)=[(发酵前浓度-发酵后浓度)/发酵前浓度]×100% (注:发酵前浓度即为原麦汁浓度)

10、热凝固物:系指在麦汁煮沸中形成的以蛋白质和多酚物质为主的复合物。 11、冷凝凝固物:也称细凝固物,也是蛋白质和多酚物质为主的复合物。

12、啤酒总酸度:在啤酒生产中,将来自麦芽原料、糖化发酵、水、外加酸中的各种有机酸统称为总酸。 13、糖化:麦汁制造又称糖化,系指粉碎后的麦芽原料及未发芽的谷物辅料与温水混合,借助麦芽中各种水解酶,将淀粉和蛋白质等不溶性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溶性的糖类、糊精、氨基酸、肽、胨等地分子物质,为酵母菌的繁殖和发酵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 14、糖与非糖:在啤酒工业中,“糖”系指麦汁中能与Fehing溶液起反应的糖类,即可发酵性糖类;“非糖”系指麦汁中不能与Fehing溶液起反应的糖类,即非可发酵性糖类。

二、填空与判断(填空20分,判断10分) 1、液体曲(判断):液体曲是采用液态深层发酵进行酿酒制醋的糖化剂,是糖化霉菌纯培养而成的微生物培养物。

2、发酵工程技术发展的转折时期分别是:①、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的建立;②、通气搅拌好气性发酵工程技术的建立;③、代谢调控发酵工程技术建立。

3、酱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气成分是4-乙基愈创木酚、丁香酸等酚类物质;浓香型白酒主体香气成分是己酸乙酯;清香型白酒、凤香型白酒主体香气成分是乙酸乙酯;米香型白酒主体香气成分是β-苯乙醇、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兼香型白酒主体香气成分是β-苯乙醇。 4、酿造白酒的原辅料出入库(仓)、粉碎、供料,均需要物料输送,通常采用机械输送和气流输送。机械输送主要设备包括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气流输送主要设备包括真空输送系统、压力输送系统。

5、大曲的特点(判断):优点是便于贮藏和运输,产品风味好。缺点是制曲工艺复杂,糖化力低,淀粉分解力低,生产周期长。

6、大麦胚乳由胚乳细胞、糊粉层、细胞层三部分构成。

7、大麦蛋白质是啤酒酿造中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其含量和类型直接影响大麦的发芽力、酵母营养、啤酒风味、啤酒的稳定性、啤酒的泡沫等。

1

食品院食工0701班 AJ1

8、以大麦为辅料,如果使用量在20%以上,必须采用外加酶制剂的方法进行糖化(外加酶糖化法)。 9、大麦水敏性(判断)系指大麦吸水后,抑制发芽的现象。 10、酒花树脂是酒花最主要的成分,是啤酒苦味的主要来源。

11、啤酒酿造使用酒花的目的:①赋予啤酒浓郁的芳香和爽口的苦味。②在麦汁煮沸时,加速麦汁中高分子蛋白质的凝絮沉淀,促进麦汁澄清,有利于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③增加啤酒的起泡性和泡持性。④提高啤酒的防腐能力。

12、啤酒生产用水是指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各种用水的总称。包括:工艺用水、冷却用水、锅炉用水。 13、浸渍、发芽、干燥是制麦的三大主要工序。

14、对麦芽粉碎度的要求:谷皮破而不碎;胚乳越细越好;粗细粉之间应有一定的比例。 15、麦汁沉淀的设备——回旋沉淀槽

16、后发酵的作用:①饱和CO2;②排出生青物质;③还原双乙酰;④促使啤酒澄清。 17、酒液中挥发性的生青物质有:双乙酰、乙醛、硫化氢等,促进啤酒的成熟。 18、上面发酵的啤酒多用浸出糖化法酿造。

19、高活性干酵母(High Active Dry Yeast,HADY),应用酿酒HADY的技术关键是复水活化。应掌握好活化用水、复水温度、活化时间。

20、麦汁煮沸形成还原物质,如:带负电荷的类黑素,提高啤酒的泡沫性能和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 21、后发酵的品温由室温控制,因此,后发酵罐内无需安装冷却蛇管。后发酵室要比前发酵室维持更低的发酵温度,一般为0~2℃,后发酵产生的发酵热借助室内低温将其带走。因此,贮酒室的建筑结构和保温要求均不能低于前发酵室;而且需要安装冷却排管或安装空调进行冷风循环。(判断)

三、问答(50分) 1、大曲的制备工艺和技术控制。

(1)高温大曲制备的工艺流程 曲坯制备: 选料润水

↓ 原料粉碎 ↓

加水拌料、接种陈曲

↓ 压制曲坯 ↓

入室堆积培养: 堆曲

盖草和洒水

↓ 翻曲换气 ↓ 拆曲 ↓

制成陈曲: 成品曲的贮存 (2)高温大曲制备的技术控制

? 曲坯制备

——选料润水:选择纯净小麦,加水5~10%,浸润3~4h。

——原料粉碎:用钢磨将麦粒粉碎,要求麦皮呈薄片,麦心呈粗粉和细粉,而且粗细粉的比例为1:1。 ——加水拌料、接种陈曲:然后加水37~40%,接入隔年陈曲(曲母,高温大曲制造时特接入隔年陈曲为曲母)4~8%,夏季接种量(小)偏向上限,冬季接种量(大)偏向下限,拌和均匀。

2

食品院食工0701班 AJ1

——压制曲坯:将曲料装入压曲机曲模中,压成曲坯,每块曲坯质量2~3kg/块,要求薄厚一致,四角饱满无缺,外形平整。

? 入室堆积培养

将压制成型的曲坯放置1~2h,使表面干燥,然后入曲室堆积培养。

——堆曲:在曲室地面上预先铺上一层15cm厚的稻草,从靠墙一端开始将曲坯堆积4~5层,每层三横三竖相间排列,曲坯间距2cm,其空间用干稻草填充。每层曲坯之间覆盖7cm厚的稻草,横竖排列并与下层错开,便于空气在曲坯之间流通。

——盖草和洒水:曲坯堆积后,用乱草盖好,以利保温,并时常在草层上洒水,洒水量以不流入草下的曲坯为适度。

——培曲:洒水后,关闭曲室门窗,进行堆积培养,使接种的陈曲和自然界中的各种微生物在曲坯上生长繁殖。

——翻曲换气:堆积培养5~9d后(夏季5~6d,冬季7~9d),曲坯温度达60℃,表面长出霉菌,进行第1次翻曲(倒曲)降温,并略开门窗促进换气。之后每隔1周,翻曲(倒曲)换气1次。

——拆曲:堆积培养40~50d后,曲温降至室温,曲坯接近干燥,即可将曲砖搬出曲房,则堆积培养结束,制成成品曲。成品曲一般呈黄、白、黑三种颜色,其中以金黄色成品曲的质量为上乘。

? 成品曲的贮存

——成品曲在干燥的环境中贮存3~4个月后制成陈曲即可使用。

——贮存期间,成品曲中的产酸细菌因干燥而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因而,使用陈曲进行酿酒制醋,酒醅的pH值不会降得太低。

——陈曲中的酶活力较低,酵母菌也较少,酿酒时间较长,但酒的风味好。

2、大曲酒的传统技术固体续渣法酿造大曲白酒的技术控制。 (1)原辅料及其处理

? 主料采用优质糯种高粱,粉碎成6~8瓣,以通过20目筛的细粉约占70%左右为宜。 ? 辅料采用新鲜稻壳作为填充输送剂,清蒸20~30min,去除生杂味。 ? 曲料采用优质大曲,粉碎度以通过20目筛的细粉约占70%左右为宜。 (2)出窖配料

? 酒醅出窖时,按分层出醅操作,保证各甑分开。

? 配料应以甑容、窖容为依据,并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调整;严格按粮醅比、粮辅料比进行操作,做

到分堆配料、分渣堆积。如泸州老窖大曲酒的配料:甑容1.25m3,每甑高粱粉110~130kg,粮醅比为1:4~5,稻壳用量为高粱粉用量的17~22%。

(3)装甑、蒸料蒸酒的技术控制

? 拌料后,约经1h浸润,然后边进气边装甑。装甑时,做到“轻、松、薄、匀、准、平”,即装甑

动作要轻快,装甑材料要疏松,用木锨或簸箕装料时要薄撒,材料上汽要均匀,上汽盖料要准确,甑内材料要平整。装甑时间一般为35~45min。

? 蒸料蒸酒的第一阶段为蒸酒。掌握蒸汽汽压、温度和流酒速度是提高蒸酒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流

酒时,蒸汽压力控制在0.5~2.0 Mpa,流酒温度控制在25~35℃,截去酒头0.5kg,截去酒尾40~50kg,入库酒平均酒精含量控制在63%,流酒时间控制在15~20min。

? 蒸料蒸酒的第二阶段为蒸料。待酒即将流完时,开大汽门,进行蒸料糊化和排酸,应掌握好糊化

时间,要求熟而不粘,内无生心。 ? 蒸料蒸酒的总时间约为60~70min。 (4)出甑、加水、撒曲

? 酒醅出甑后,堆在甑边,立即加入85℃以上的热水泼浆,生产上称为“打量水”,以增加酒醅水

分,促进淀粉糊化。一般每100Kg高粱粉加水70~80Kg,使酒醅入窖水分控制在53~55%。 ? 加热水泼浆后,立即翻醅,通风降温,当品温降至13℃ 时,均匀撒入大曲粉,大渣的撒曲量为

高粱粉的19%~21%,回糟的撒曲量为大渣撒曲量的一半。

3

食品院食工0701班 AJ1

(5)入窖发酵

? 入窖发酵条件,应严格控制入窖的温度、淀粉浓度、水分和酸度。一般入窖温度16~20℃,淀

粉浓度14~18%,酸度1.3~1.9°。

? 入窖后,用少量稻壳分隔各甑,用黄泥封窖顶,并覆盖塑料薄膜和4~6包稻壳进行保温。发酵

过程中,品温大体升温10~15℃,应定期检查窖温,发酵周期60d左右。

(6)陈酿与勾兑

① 陈酿(又称:老熟)

? 入库贮酒应及时计量酒度,将酒的特点、等级、酒度、质量、坛号、日期等填好卡片贴在酒坛上;

酒坛整齐排放、及时密封。

? 陈酿过程中,应搞好酒库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注意密封坛口,检查酒坛是否渗漏等;贮存中不

要轻易变动存放位置,定期品尝复查;定时检查酒库安全设施情况等。 ? 名酒需陈酿3年以上,一般大曲酒需陈酿半年以上。 ②、陈酿的人工催熟(人工老熟)技术控制 ? 人工催熟的原因和目的:白酒的贮存期长,需要占用大量的贮存容器和周转资金。为缩短贮酒期,

采用一些科学方式加快酒的老熟。

? 人工催熟的技术措施:冷、热处理;高频处理;微波处理;综合处理 ③、勾兑

? 勾兑的目的:按照不同比例,将不同批次、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酒掺兑调配、使之形成质量稳

定、符合标准的成品酒或半成品酒。

? 勾兑的方式:先勾兑后陈酿(全兴大曲酒);先陈酿后勾兑(茅台、五粮液、汾酒等);贮酒-勾

兑-贮酒

3、为什么说双乙酰是啤酒成熟的标志?如何控制。

(1)双乙酰是啤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代表性、挥发性、刺激性的副产物,它在啤酒中的口味阈值是0.15mg/L,其含量如果超过这个界限值,就会出现馊饭味。因此,双乙酰在啤酒中的含量与还原程度是啤酒成熟的主要标志。

优质淡爽型啤酒的双乙酰含量要求控制在0.1mg/L以下。 (2)降低双乙酰的措施

①选育合成α-乙酰乳酸的缩合酶活性低的酵母菌种

——催化丙酮酸和活性乙醛反应的酶是缩合酶,不同酵母菌种,其缩合酶的活性差异很大。

——在生产中,选育缩合酶活性低的酵母菌种,可降低双乙酰前提物质——α-乙酰乳酸的生成量。 ②提高麦汁中缬氨酸含量

——提高麦汁中缬氨酸含量,可反馈抑制从丙酮酸合成缬氨酸的代谢之路,即消除了形成双乙酰的前提物质——α-乙酰乳酸。

——制备12°麦汁,要求α-氨基氮含量达到180mg/L以上。 ③加快α-乙酰乳酸非酶分解速度

——提高发酵温度,不仅可加速α-乙酰乳酸非酶分解速度,而且可提高双乙酰的还原速度。

——发酵前期适当通风搅拌,既可加速α-乙酰乳酸非酶分解速度,又可加速α-乙酰乳酸的合成速率,有利于降低双乙酰的生成量。

——降低麦汁的pH值,可减少α-乙酰乳酸和双乙酰的生成量。 ④利用后发酵充分还原或排除双乙酰

——提高下酒温度、保持后发酵足够的酵母数量、在后发酵液中添加高泡酒,利用酵母细胞内酶,加速双乙酰的还原。

——后发酵前期,利用CO2洗涤发酵液,以排除挥发性双乙酰。

4

搜索更多关于: 发酵工艺学试卷 的文档
发酵工艺学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dwjc06ql33blzb1bsw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