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 )
8.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 )
9.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 )
10.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是指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辩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及或有负债公允价值后的余额。 ( )
11.按照我国企业合并准则规定,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合并,不应仅仅因为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国家控制而将其作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 )
12.就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言,会计处理时采用的是购买法。在购买法下,购买日的确定很重要,有时候购买日与企业合并的交易日可能是不一致的。 ( )
13.在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时,购买股权的交易日是各单项投资在购买方财务报表中确认之日,购买日则是获得控制权之日。 ( )
14.如果企业合并中合并方确认了长期股权投资,则该合并必然是控股合并。
( )
15.如果企业合并中合并方确认了有关资产和负债,则该项合并必然是吸收合并或新设
合并。 ( )
16.购买法下,购买方在吸收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当按其账面价值入账。 ( )
17.按照我国企业合并准则规定,在采用购买法进行吸收合并时,购买方确认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中如果涉及损益的确认,则所确认的损益既有可能是出让资产损益,又有可能是合并成本低于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 )
18.在权益结合法下,合并方在吸收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各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应当按其公允价值入账。 ( )
19.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购买方100%股权的,被购买方可以按照合并中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调整其账面价值;除此之外,其他
情况下被购买方不应因企业合并改记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 )
20.判断是否形成企业合并,除了要看取得的企业是否构成业务之外,关键还要看有关交易或事项发生前后,是否引起报告主体的变化。 ( )
四、名词解释
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合并日 购买法
权益结合法 吸收合并 创立合并 控股合并 同一方 相同多方
控制 商誉 反向购买
五、简答题
1.企业合并的动因有哪些? 2.企业合并有何效应?
3.按照不同的标准,企业合并可以分为哪些不同的类型? 4.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各有哪些特点?如何评价这两种方法? 5.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有哪些? 6.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有哪些? 7.怎样进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8.怎样进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9.怎样进行反向购买的处理?
10.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应当怎样进行会计处理? 11.企业合并时,应当披露哪些会计信息?
六、业务题
习题一
(一)目的:练习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
(二)资料:A、B公司分别为P公司控制下的两家子公司。A公司于2007年3月10日自母公司P处取得B公司100%的股权,合并后B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为进行该项企业合并,A公司发生了60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假定A.B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合并日,A公司及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构成如表1-1-1所示。
表1-1-1
单位:元
A公司 项 目 股 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合 计 金 额 36 000 000 10 000 000 8 000 000 20 000 000 74 000 000 项 目 股 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合 计 B公司 金 额 6 000 000 2 000 000 4 000 000 8 000 000 20 000 000
(三)要求:编制A公司在合并日的会计分录。
习题二
(一) 目的:练习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
(二) 资料:A、B公司分别为P公司控制下的两家子公司,A公司于2007年5月1日以一项账面价值为280万元的固定资产(原价400万元,累计折旧120万元)和一项账面价值为320万元的无形资产(原价500万元,累计摊销180万元)为对价,取得B公司100%的股权,合并后B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合并日,A公司及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构成如表1-1-2所示。
表1-1-2
单位:元
项 目 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合 计 A公司 金 额 36 000 000 1 000 000 8 000 000 20 000 000 65 000 000 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合 计 项 目 B公司 金 额 2 000 000 2 000 000 3 000 000 3 000 000 10 000 000
(三)要求:编制A公司在合并日的会计分录。
习题三
(一)目的:练习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
(二)资料:2007年6月30日,P公司向S公司的股东定向增发1 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对S公司进行合并,并于当日取得对S公司100%的股权。参与合并的企业在2007年6月30日企业合并前,有关资产、负债情况如表1-1-3所示。
表1-1-3 资产负债表(简表)
2007年6月30日 单位:元
账面价值 资产: 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 存货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 17 250 000 12 000 000 24 800 000 20 000 000 28 000 000 (略) P公司 公允价值 1 800 000 8 000 000 1 020 000 8 600 000 12 000 000 账面价值 S公司 公允价值 1 800 000 8 000 000 1 800 000 15 200 000 22 000 000 无形资产 商誉 资产总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其他负债 负债合计 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合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18 000 000 0 120 050 000 10 000 000 15 000 000 1 500 000 26 500 000 30 000 000 20 000 000 20 000 000 23 550 000 93 550 000 12 005 000 2 000 000 0 33 420 000 9 000 000 6 000 000 0 54 800 000 9 000 000 1 200 000 1 200 000 11 400 000 43 400 000 1 200 000 1 200 000 11 400 000 10 000 000 6 000 000 2 000 000 4 020 000 22 020 000 33 420 000 P公司和S公司2007年1月1日至6月30日的利润表如表1-1-4所示。
表1-1-4 合并利润表(简表)
2007年1月1日至6月30日 单位:元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加: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三: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 四.净利润 P公司 42 500 000 33 800 000 200 000 600 000 1 500 000 400 000 300 000 6 300 000 500 000 450 000 6 350 000 2 100 000 4 250 000 S公司 12 000 000 9 550 000 50 000 200 000 500 000 350 000 100 000 1 450 000 450 000 550 000 1 350 000 400 000 950 000 假设P公司和S公司为同一集团内的两个全资子公司,合并前后其共同的母公司为A公司,该合并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自2007年6月30日开始,P公司能够对S公司的净资产实施控制,即日为合并日。
(三)要求:编制A公司在合并日的会计分录。
习题四
(一)目的:练习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的会计处理。
(二)资料:沿用习题三中的有关资料,2007年6月30日,P公司向S公司的股东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