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集成电路(全部复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4:45: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三章 集成电路中的器件及模型

1.对MOS器件主要关心的是器件的阈值电压,电流方程,器件的瞬态特性,小信号工作的模型。

2.阈值电压是一个重要的器件参数,它是MOS晶体管导通和截止的分界点。

①当VGS>VT,而VDS=0时,在源—漏区之间形成均匀的导电沟道,无电位差,无电流。 ②当VDS>0但比较小时,在源—漏区有近似均匀的导电沟道,形成漏电流。 ③当VDS=VGS-VT时,漏端反型层电荷减少到零,沟道在源端夹断。 ④当VDS>VGS-VT时,沟道夹断的位置向源端方向移动,形成耗尽区。 3.K,K'的关系:K是MOS晶体管的导电因子。 K'是本征导电因子。

MOS晶体管的导电因子(K)由两方面因素决定:①K' ②晶体管宽长比(W/L)

4.亚阈值电流:MOS晶体管处于表面弱反型状态,即亚阈值区,在其沟道中存在反型载流子,以扩散为主运动,而形成的电流。

亚阈值斜率:亚阈值电流减小一个数量级所对应的栅电压的变化。

5.MOS管瞬态特性:①本征电容:与本征工作区电荷变化相联系的电容。 ②寄生电容:包括覆盖电容,源漏区PN结电容。 6.大,小信号分别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

答:大信号针对数字电路提出的,小信号针对模拟电路提出的。 7.小尺寸器件的二级效应包括哪些方面,任选一种说明。

答:包括:①短沟道效应 ②窄沟道效应 ③饱和区沟道长度调制效应 ④迁移率退化和速度饱和 ⑤热电子效应 短沟道效应(SCE):MOS晶体管沟道越短,源—漏区pn结耗尽层电荷在总的沟通区耗尽层电荷中占的比例越大,使实际由栅压控制的耗尽层电荷减少,造成的值电压随沟道长度减小而下降。

8.本征晶体管的EM模型用来分析什么问题。 答:①晶体管饱和压降和工作电流的关系 ②晶体管的输出曲线

9.集成双极晶体管的寄生效应有哪些?如何改善?

答:①无缘寄生:寄生电阻和电容与PN结和电流通过的路径相关联 ②有缘寄生:由基极、集电极、隔离墙、衬底组成的PNP晶体管 改善:①在工艺加工中掺金,增加复合中心数量

②在集电区下设置n+埋层,加大寄生PNP管基区宽度 ③在NPN管收集结上并连一个SBD 10.EM2模型怎么来的?

答:在本征EM模型基础上增加反映寄生效应的元件。

11.晶体管特征频率fT:晶体管交流输出短路共发射极电流增益β(f)=1时的工作频率。 12.无源元件分为: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互连线) 第四章

1.COM反相器的直流噪声容限,开、关门电平分别针对什么?

答:为了保证电路能正常工作,对电路的输入逻辑电平有一个允许的变化范围,这个范围就是直流噪声容限。它反映了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决定于电路所能承受的最差的输入逻辑电平。 关门电平是电话允许的输入低电平的上限,而开门电平是电路允许的输入高电平的下限。 2.CMOS反相器的设计。

答:(1)为了使CMOS反相器有最佳性能,采用全对称设计:VTN=-VTP,KN=KP,因为全对称设计Vit=

11VPP,所以VNLM=VNHM=VDD且tr=tf,这样最有利于提高速度。 22(2)在实际工艺中,不可能获得完全对称设计。因此取LN=LP=λ,WN=WP=WA,WP=2WN,

WN=WA。 (3)要求一个反相器在驱动1pF负载电容时tr和tf不超过0.5ns,采用0.6um工艺,VDD=5V,VTN=0.8V,VTP=-0.9V,K'N=μnCOX=120×10-6A/V2,K'P=μPCOX=60×10-6A/V2 根据tr??p[?P?0.111.9?2?P?VTP其中?ln()]???0.18要求tr=0.5ns,则P(1??P)22(1??P)0.1VDDτp=0.28ns

又根据τp=CL/KPVDD得KP=7.14×10-4A/V2

W2KP2?7.14?10?4因则 要求PMOS管宽长比满足:()P???23.8

LK'P60?10?62KN2?6.9?10?4W同理 要求NMOS管宽长比满足:()N???11.5 ?6LK'N120?10取LN=LP=0.6um 则 WN=6.9um,WP=14.28um

在画版图时,MOS管的沟道宽度要根据实际情况取整 3.CMOS与NMOS反相器的比较

答:从直流特性看 NMOS:负载元件常导通,是有比反相器,达不到最大逻辑摆幅,有较大静态功耗噪声容限。

CMOS:NMOS,PMOS交替导通,是无比电路,可获得最大逻辑摆幅,有利于减小静态功耗,可获得最大的直流噪声容限。

从瞬态特性看 NMOS:因为Kr>1,使得tr>>tf,因此限制了速度。 CMOS:采用对称设计,使tr=tf,从而有利于提高速度。 4.什么叫上拉,下拉开关? 答:在CMOS反相器中,NMOS管导通的作用是把输出拉到低电平,因此叫下拉开关。PMOS管导通的作用是把输出拉到高电平,因此叫上拉开关。 把单个NMOS管和PMOS管换成一定串、并联关系。NMOS逻辑块叫下拉开关网络。PMOS逻辑块叫上拉开关网络。

5.什么是类MOS,在什么情况下提出? 答:因为静态CMOS逻辑门每个输入都有NMOS和PMOS两个管子,不利于减小面积和提高集成度,所以采用类MOS电路。

类NMOS:只用NMOS管串,并联构成的逻辑功能块,上拉通路常导通的PMOS管代替PMOS逻辑功能块。

类PMOS:只用PMOS逻辑块实现逻辑功能,下拉通路的NMOS逻辑块用常导通的NMOS管代替。

6.什么是富MOS,在什么情况下提出?

答:为了避免形成直流通路,使上拉通路和下拉通路不能同时导通,故提出富MOS电路。 用一对受时钟信号控制的NMOS管和PMOS管使上拉和下拉通路不能同时导通,用NMOS逻辑块实现逻辑功能,NMOS管占大多数,叫富NMOS电路。 7.预充—求值动态电路中的电荷分享成因及解决方法。

答:若输入信号在求值阶段变化,会引起电荷分享,使输出信号受到破坏。 出现条件:φ=0时A=0,φ=1时A=1,B始终为0

结果:输出高电平下降,下降比例与两个电容比值有关

解决方法:加反馈管和预充电管使输出电平恢复,克服电荷分享。

8.富MOS级联问题:为了避免预充—求值动态电路在预充期间的不真实输出影响下一级电路的逻辑操作,富NMOS与富NMOS(或富PMOS与富PMOS)电路不能直接级联,而是采用富NMOS与富PMOS交替级联的方式。 9.CMOS逻辑电路的功耗来源,及各自成因? 答:(1)动态功耗:负载电容充、放点所消耗的功耗。

(2)开关过程中的短路功耗:输入信号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直流导通电流引起的功耗。 (3)静态功耗:由泄漏电流导致的功耗。

10.双极型电路的成因及RTL电路的逻辑功能。

答:双极型晶体管有较大的跨导,比MOS电路有更快的开关速度。RTL电路由双极单管反相器并联而成,输出电平VOUT的逻辑是C1和C2的“点与”。RTL是一种或非门逻辑,它的主要问题是噪声容限低。 第五章

1.数字集成电路分类,差别?

答:组合逻辑电路:无反馈,无记忆,输出仅与输入有关。 时序逻辑电路:有反馈,有记忆,输出与输入和前级输出有关。 2.组合逻辑电路单元设计的基本过程。 答:所需功能

↓ 真值表 ↓

逻辑表达式(优化,找到最适合的结构形式,不一定得到最简的逻辑表达式) ↓多种形式 实际电路 ↓纸上进行

优化(在考虑管子数目和串、并联关系条件下,进行优化) ↓

版图设计(反复优化,在工艺条件,性能要求和延迟时间前提下,尽量减小芯片面积) ↓ 掩模板

3.分析图与双稳反馈 答:(1)图说明了在R-S锁存器基础上增加反馈线实现了J-K锁存器的原理,其中: 与非门1和2是实现了输入转换控制与双稳反馈;与非门3和4构成了R-S锁存器,输入输出交叉耦合。

(2)当CK=0时,R-S数据锁存

当CK=1时,J=K=0时,R-S锁存器输出保持不变 J=0,K=1时,R-S锁存器输出低电平 J=1,K=0时,锁存器输出高电平

J=K=1时,R-S锁存器输出发生空翻,为了避免,采用主从J-K触发器 (3)工作模式:先主求值,从保持;后主保持,从求值。 第六章

1.输入、输出缓冲器缓冲器各自的特征和作用

答:输入特征:两级反相级联:①在输入反相器的PMOS管源上增加一个二极管,但会使这级反相器输出高电平变差,故再增加一个PMOS反馈管来改善

②CMOS施密特触发器,是一种阈值转换电路,有两个逻辑阈值电平,带来的回滞电压可改善其噪声效果

作用:①作为电平转换的接口电路 ②改善输入信号的驱动能力

输出特征:在CMOS集成电路中,用多级反相器构成反相器链 作用:①提高所需要的驱动电流 ②使缓冲器的总延迟时间最小

2.ESD保护电路如何产生,怎样保护? 答:ESD指静电释放

产生:在VLSI芯片四周环绕有很长的电源线和地线,它们有较大的寄生电阻和电容,使ESD放电时间延迟,造成远离ESD的器件容易受到ESD损伤。 保护:在芯片四边各放置一个电源对地的ESD钳位保护电路。 3.三态输出有哪三态,其逻辑符号有哪些? 答:①输出高电平状态——有电流输出 ②输出低电平状态——有电流输入

③高阻态——既不能有电流输出,也不能有电流输入 逻辑符号:(请自己记住!) 第七章

1.MOS存储器的分类及区别

答:①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挥发性,断电存储内容不存在 ②只读存储器ROM:不挥发性,存储内容长期保持 2.RAM的分类及类别

答:①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靠电容存储信息,单元电路简单,面积小,集成度高 ②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靠双稳态电路存储信息,单元电路复杂,面积大,工作速度快

3.存储器总体结构的四个模块分别的作用 答:①存储单元阵列:构成存储器的核心 ②译码器:对单元进行选择

③输入/输出缓冲器:使片内和片外信号匹配,满足电平和驱动能力的要求。 ④时钟和控制电路:使存储器各部分的工作按一定时序进行 4.DRAM单元结构和工作原理

答:DRAM是由一个门管和一个电容构成的单管单元结构。门管的栅极接字线(WL)受行译码器控制,漏极接位线(BL)。各种泄漏电流会使电容存储的电荷丢失,通过增大存储电容的容量,减少泄漏电流。

信息的写入:①当写1时:预备动作:位线高电平 过程:字线高电平→门管导通→位线向存储电容充电 结果:存储节点的高电平

②当写0时:预备动作:位线低电平

过程:字线高电平→门管导通→位线向存储电容放电 结果:存储节点的低电平

信息的读取:预备动作:位线预充电

过程:字线高电平→门管导通→存储电容和位线电容发生电荷分享,VB0<VR或VB1>VR DRAM单元结构优点:结构简单,面积小,有利于提高集成度 存在问题:①存储信息不能长期保持,会由于泄漏电流而丢失 ②单元读出信号微弱,破坏性读出

解决办法:①定期刷性 ②设置灵敏/再生放大器

设计DRAM单元时需考虑两个因素:①面积 ②性能

为缩小面积提高性能需:①缩小特征尺寸,减少氧化层厚度,提高单位面积电容量 ②单元结构的改进 ③材料的变革

搜索更多关于: 集成电路(全部复习题) 的文档
集成电路(全部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e16b23xwm17c193741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