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疗效
宋立群(黑龙江省绥化市妇幼保健院 绥化 152000)
【摘 要】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在患者月经来潮次日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口服与对照组相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并口服孕三烯酮。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1
【关键词】米非司酮 孕三烯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疗效与护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即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细胞在子宫体腔以外生长,该病主要发生于生育期妇女,属于刺激性依赖性疾病[1]。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者可导致不孕。我院通过对8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研究,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均经过病理证实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标准。患者r-AFS分期大于Ⅱ期,均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肿瘤病史。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8.3±4.2)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在患者月经来潮次日进行药物治疗。给予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剂量为12.5mg/次,1次/d。观察组口服与对照组相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并口服孕三烯酮,剂量为2.5mg/次,2次/周。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首先保持患者良好的屈膝仰卧位,并每间隔3h翻身一次,翻身或受压部位进行按摩,防止肌肉僵硬。术后d2患者改为半卧位,舒缓腹壁伤口张力,手术3d后可下床活动。为了防止粘连,并帮助患者腹腔内残留气体被血液吸收,可辅助其在床上进行活动。手术d2为患者换药,并观察伤口情况,确保敷料的无菌性。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注意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