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结题报
告
2020年4月19日
1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学困生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
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中心的教育,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各不相同的人。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中生和优生的层面上出不了成绩,也不叫素质教育。我们更应该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她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揭示学习规律,教给学习方法,发展她们的能力。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农村小学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教师忽视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就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化学困生,培养她们的自信心是前提,调动她们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与培养中生优生同样重要,特别是在当前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就更有其重要意义。因此本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研究目标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创造相结合,纠正教育实践中的不良育
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人观,构建符合本校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转化学困生模式,从而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三、研究对象:高年级学困生。 四、研究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自身、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因素。
2、学校教育方式如何适应学困生,如何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3、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措施。 4、学校、社会和家长如何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五、研究方法
经过查阅文献资料,学习课改的理论和别人的经验应用于自己的课题实验。借鉴现代教育理论,广泛吸收各校先进经验,采取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完善实践。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的不断加深的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本环节。促进小学学困生有效发展的研究是一个需要教师参与、学习、实践、反思的研究过程。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同时将运用调查问卷、个案分析法及经验总结法等辅助方法。
六、主要措施
(一)、了解学困生的几种心理特征
3
2020年4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