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钓鱼的启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0 22:08: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3、钓鱼的启示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读生词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钓鱼的启示》,回想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的是:在“我”十一岁那年,我和父亲去湖中钓鱼,由于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在父亲的要求下,我们又把钓到的鲈鱼放回了湖里。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德的启示。)

(师板书:钓 放 悟)

师小结:这是我们这篇文章的写作结构,先写钓鱼,再与放鱼,最后写悟出的道理。) 二、走进“依依不舍”。

1、 师:我愿意把这条鱼放回去吗?“我”放鱼的时候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依依不舍)指导朗读。谁能读出依依不舍的情怀来。板书:依依不舍 我们带着这种情绪,一起读这个句子。 (课件出示)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2. 课文中哪些句子看出了我放鱼时的依依不舍。请同学们迅速找出来,并勾画出来。 (学生勾画,老师巡视。)

(1)“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指导朗读,体会我说这句话时的心情,请多名学生读这个句子。 (2)“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体会作者说这句话时的心情,入情入境的朗读。 (3)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这句话中的那个词语能看出“我”非常想把鱼留下?(乞求)再读这个句子。

课件依次出示这三个句子,指导学生齐读。

入情入境地朗读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我们一起来读:三个句子 是啊,一句句,一声声,都是难舍情怀。我为什么依依不舍,我的不舍有理由吗?

三、追溯“依依不舍”的原因。 师:我的“依依不舍”有理由吗? 1.这是一条来之不易的鲈鱼。

“过了好长时间”:联系上文结合“晚霞辉映”“晚上十点”,大概推断过了三四个小时。

“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耐着性子地遛鱼也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过程。 2.这是一条难得一见的大鱼,而且很漂亮。

“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投影出示句子)指导朗读。体会作者说这句话时我的心情,惊讶,兴奋,激动。请多名学生读这个句子。 3.天知地知。

(我抬起头来,看了看四周,我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不放鱼的好理由。)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课文中还有一个句子也说的是这个意思。

“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 师小结:这条鱼那么大那么漂亮,又是来之不易,而且还没有人看到,纵有百般理由,我却不得不舍。 四、理解“依依不舍”却不得不舍。

这么多的理由让我对这条鲈鲈依依不舍,纵有百般理由,却不得不舍。我不得不舍的理由是什么?(出示:不得不舍) 1.这是规则要求,不得不舍。

“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强调读音:划着)

A、课件: 资料引入“禁渔期”: “中国的禁渔期”:

5月1日至次年1月31日为青鱼禁渔期, 6月20日至8月20日为毛蚶(hān)禁渔期, 4月15日至5月31日为淡水湖区与水库禁渔期……

B、 讨论:禁渔期这么长,这最后短短的两个小时有那么重要吗? 小结:大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哪怕只是提前了一分钟,也得把鲈鱼放回湖里,所以父亲是这样的态度。(不容争辩) 2.不得不舍是父亲强硬要求的结果。 理解:不容争辩是什意思?

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父亲的态度坚决和不容争辩?

课件出示: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读出父亲的坚定)老师范读。

(指导朗读父亲与我的对话。师:为了让孩子自觉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父亲掷地有声地说——学生齐读,师:孩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切地问道——学生齐读,父亲没有丝毫动摇,他平静地说——生齐读,我毕竟只有十一岁,大声争辩着——生齐读。就这样 我把大鲈鱼放回了湖里。)

五、品味“舍得”。

师:我们说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十一岁的我舍掉了一条大鲈鱼,我从小受到如此严格的教育,我是如何面对人生中的这条大鱼的呢? 三十四年后,在我人生的旅途中,不止一次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鱼” 课件出示:但是,在我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师:这个是加了引号的“鱼指的是什么样的诱惑? 生:金钱,官位,名利 生:学习上或者是外出

师:每当我遇到这种道德抉择时,我就会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学生齐读

(课件出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师:为什么说实践起来却很难呢。用你们刚才说到的例子来说说。 生:

1、课件出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1)理解道德的“是”与“非”。

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 请学生联系上文、结合生活实际或者以前学过的课文,说说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引导学生结合前文理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原因——它往往需要我们放弃自己的利益,需要有战胜自己的勇气和毅力。) (2) 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我”得到了什么? (3)从哪里看出“我”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呢? “不止一次遇到”、“当我一次次……就会想起……”,

2、课件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1)理解“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为什么加引号?它到底指什么?

(2)文中的“我”说不止一次遇到与其相似的“鱼”,成年后让他心动的会是什么?(汽车,洋房,金钱,名声等一切对他有好处的东西)在人生的旅途中,“我”还会遇到哪些与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各抒己见,理解透彻。如:金钱、名誉、地位等的诱惑。)

(3)面对这些诱惑,“我”抵制住了吗?是什么力量让他战胜了诱惑,战胜了自我?(在次读父亲劝诫自己的话)

(4)“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用“因为……所以”说一说“放鱼”与“成就”之间的关系。 2、老师小结。

作者正是因为这次不同寻常钓鱼,受到了父亲严格的教育,才在以

后的人生旅途中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所以(引读11段)——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六、联系实际,理解升华。

1、同学们,作者把34年前钓鱼的故事写给我们,希望我们勇敢的挑战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生活中,你也很可能遇到与那条大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是怎样选择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启示?是否也像作者一样乐于与大家分享?(引导学生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做法与大家交流一下。)当你遇到下面的事情是怎么做的:

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是告诉老师还是悄悄的把卷子藏起来? 选举班干部,有的同学找你帮忙,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学生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交流。

2、在日常生活中诱惑人的东西实在太多,要做一个诚实的有道德的人,多么不容易,我想同学们在一舍一得中一定有了自己的体会,想说什么现在就站起来说吧! 学生畅所欲言。 3、老师向把学生齐读。

结束语:同学们,让我们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正确去取舍每一件小事,因为每一件小事都能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在日常生活中历练自己,你必将成为有道德的人,必将走向成功。 七、板书设计

13、钓鱼的启示

钓鱼 放鱼 启示

急切 严格教育 难过 勇气力量 委屈 依依不舍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钓鱼的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e6w24w7be7b8vd538ce5nrap1rg1l00xk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