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宪法学考试重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6:12: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宪法学考试范围

一 题型

? ? ? ?

一、辨析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3分,15题共45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5题共20分) 三、简答题(每题7分,3题共21分) 四、论述题1题计14分

二 复习范围

1、宪法定义(教师个人观点)

宪法是规范并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基本人权的法。 2、宪法特征(主流观点)、宪法作为根本法的三个体现 (1)特征:

①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人权法 ③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2)三个体现: ① 宪法内容重大广泛 ②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③ 立宪修宪程序严格

3、宪法的传统分类,刚性宪法、柔性宪法及其涵义

① 成文宪法--不成文宪法(布莱斯):以是否存在宪法典为标准,目前只有英国、以色列和新西兰等少数国家五宪法典,故为不成文宪法。

② 刚性宪法--柔性宪法(布莱斯):以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是否严格为标准,严格的称为刚性宪法,与普通立法程序相同的称为柔性宪法。

③ 民定宪法--协定宪法--钦定宪法(布莱斯):以制定主体为标准 4、宪法本质的实质,关于宪法本质有哪几种学说 (1)实质:宪法反映谁的意志 (2)几种学说:

① 神的意志论:将法和宪法均视为神或者上帝意志的体现 (是曾流行于中世纪神学法律思想的体现。反映在宪法文本中,有“以神的名义制定宪法”的语句。)

② 全民意志论:将宪法是为全体人民意志的体现。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观点 ③ 阶级意志论: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观点,源于马克思的法律思想

5、近代宪法的特征

(1) 代议制民主成为宪法的主流

(2) 具有鲜明的古典自由主义色彩:强调个人权利的神圣性 (3) 消极的国家观:主张不作为的“夜警式”的政府 (4) 成文宪法成为主流 (5) 宪法主要限于西方国家范围 6、现代宪法产生的标志

(1) 1918年苏俄宪法的产生:公有制的经济制度被写进了宪法,宪法调整的领域由传统的政治领域进入社会经济领域。此外,苏俄宪法的产生使立宪成为一种世界现象,不再局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2) 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近代宪法的古典自由主义精神受到抑制,国家对社会的干预得到先发肯定,一会权力受到一定限制 7、现代宪法的发展趋势

(1) 行政权力扩大,议会权力衰落

(2) 基本人权扩大,从公民权、政治权利扩大到经济文化权利、集体权利以及其他权利 (3) 宪法监督强化,宪法审查机制日益完善 (4) 宪法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加大 (5) 宪法渊源多样化

8、近代中国有哪三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1) 哪三类:

① 晚晴、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所谓的“违宪法” ② 民族资产阶级的宪法

③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宪法

(2) 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① 规定共和政体、单一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架构 ② 规定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③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9、新中国出台了几部宪法?《共同纲领》的性质 (1) 几部宪法

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新民主主义类型的临时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人民的权利义务) ② “五四宪法”:(1954)新中国的第一部正式宪法,也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承继了共同纲领关于国体、政体的规定。规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③ “75宪法”:(1975)一部在指导思想、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着重大缺陷的宪法 ④ “78宪法”:(1978)“75宪法”的延续

⑤ 现行宪法:(1982)五四宪法的继承和发展,也被称为“改革宪法”。现行宪法于1988.1993,1999,2004年进行了四次修改,共31条修正案。内容涉及经济制度,法治,人权保障,私有财产保障,多党合作制和政协会议等等 (2) 共同纲领的性质(?) ① 新民主主义类型的临时宪法

② 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 规定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人民的权利义务 10、宪法有哪些形式?中国宪法有哪些形式?

(1) 宪法典:一国由特定制宪主体制定,制定和修改程序均不同于普通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的宪法文件

(2) 宪法性法律:指内容设计宪法但不具备宪法典形式的法律文件,通常包括宪法本体法和宪法关联法。通常包括宪法本体法和宪法关联法。宪法本体法通常不在成文宪法国家,宪法关联法则在成文宪法国家

比如:《选举法》、《国旗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劳动法》、《教育法》、《儿童权利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 (3) 宪法惯例:一国政治实践中形成的、由国家认可,具有宪法效力的习惯和传统。 (4) 宪法判例(中国没有):一国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形成的由国家认可的,具有宪法效力的判例。

(5) 宪法解释:对宪法条文含义进行的解释和说明。指有权机关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解释

(6) 国家条约和国际习惯:前者指国际法主体之间就权利义务关系缔结的一种书面协议;后者指各国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一种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7) 权威性宪法著作

11、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宪法性法律的涵义

宪法惯例:一国政治实践中形成的、由国家认可,具有宪法效力的习惯和传统。

宪法判例(中国没有):一国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形成的由国家认可的,具有宪法效力的判例。

宪法性法律:指内容设计宪法但不具备宪法典形式的法律文件,通常包括宪法本体法和宪法关联法。通常包括宪法本体法和宪法关联法。宪法本体法通常不在成文宪法国家,宪法关联法则在成文宪法国家

比如:《选举法》、《国旗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劳动法》、《教育法》、《儿童权利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 12、什么是宪法规范,宪法规范与宪法条文的关系,宪法规范逻辑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 (1) 什么是:指调整宪法关系的法律规范,即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用以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2) 关系:宪法规范由一个或者数个宪法条文组成,组成宪法规范的宪法条文可出现在一个或者数个宪法性文件中。 (3) 三个组成部分:

① 假定(条件):宪法规范规定的适用规范的条件(如中国宪法34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 处理:宪法规范规定的行为规则或模式(通常有三种:可做可不做的规则(如有关权利的规定)、应该做的规则(有关义务的规定)、禁止做的规则(如有关义务的规定)) ③ 制裁(处理):宪法规范规定的因违反规则而产生的法律后果。(有关制裁或者法律后果一般不直接出现在宪法典中,而是通过其他法律文件完成)

13、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结合宪法基本原则谈谈如何控制国家权力以保障人权 (1) 基本原则:

①基本人权原则 ②人民主权原则 ③权力制约原则 ④法治原则

(2) 谈如何控制国家权力以保障人权(可能考论述题)参看ppt:60-71

搜索更多关于: 宪法学考试重点 的文档
宪法学考试重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e7f02axaq6bod04q6v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