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化学:了解化学的学科概貌和前沿进展; ? 文献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文献;
? 运用知识:引入课堂讨论,提高思考能力;
? 独立工作能力:通过问题引导,逐步形成独立探索能力。
以上四步完成一个认识的循环,即课堂→课外→讨论→加深认识。这也是一个思考型学习所需要经历的基本过程。 三、授课对象
主要面向学有余力、有化学学科兴趣和特长的高二学生。 四、授课时间
本课程为1个学期课程,每周一讲,每讲三小时,共13讲,每周六下午1:00~4:00。
五、授课教师:陈静等。 六、授课内容
? 绪论
? 文献及讨论单元讲解 ? 原子结构 ?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 讨论单元一:文献阅读 ? 气体 ? 分子间作用力 ? 化学动力学
? 讨论单元二:文献综述 ? 化学平衡 ? 化学热力学 ? 电化学
? 讨论单元三:评论与展望 七、评价标准
? 作业 ? 讨论课
15%(5次作业) 35% 20% 30%
? 期中测验 ? 期末考试 八、关于讨论课
? 讨论课分为三个层次:
? 文献阅读:提供文献,选择阅读,按规定格式写出阅读报告。 ? 文献综述:进一步的扩展阅读,并按规定格式写出文献综述。 ? 评论与展望:依据已有文献,讨论、评价、展望有关领域的进展。 (以上三个层次的难度依次递增,分三次完成。)
? 讨论课的准备与实施
? 文献筛选由教师提供,在布置任务时教师会对各个方向做简要说明。
? 学生在讨论课前一周提交电子版报告(word/pdf格式),并转发到网上,使学生对其他人的报告有所了解,做到有备而来。
? 在讨论课上由学生做陈述,并回答老师和同学的问题。 ? 讨论课的评价
? 根据学生在讨论课中的表现,由教师评定成绩。 ? 根据独立性、理解能力和现场表达情况给分。
? 对于在答辩环节表现突出的、能一语中的的提问者,可考虑给予1-3分的奖励。 ? 每次讨论课结束后进行点评,促进学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九、教材和参考书
? 《普通化学原理》第三版,华彤文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 《化学:中心科学》(原书第10版).(美)布朗, (美)勒梅, (美)伯斯坦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本课程只要求掌握课堂讲授内容,其它内容不作要求。因此,同学们不必完整阅读全部教材,只需浏览相应章节。
4、《电磁学》课程纲要
一.课程背景:
北京大学将在部分中学的高中新课标选修课系统内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可以解决目前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割裂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早接触大学课程,为将来选择专业奠定基础。我校成为首批试点的学校之一。北大先修课程有美国AP课程的影子。在美国,AP课程是在高中阶段开设的具有大学水平的课程,高中学生可提前接触大学课程,完成一些美国大学的学分课程及考试。学生选修先修课的成绩将作为自主选拔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条件成熟时,可减免相应大学课程学分,免修相应课程。
中学物理新课标的必修模块只有力学模块,电学、热学、光学等都属于选修模块,对今后进入大学学理工科的学生远远不够。有志于进入高校学习理工科的学生需要较多电磁学基础知识,因此北大先修课程考虑设置《电磁学》。 二.课程目的:
电磁学研究的对象是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是物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涉及较多的后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的认识电磁运动的基本规律,系统的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电磁学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讲授电磁学理论的同时,有目的的让学生了解电磁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和发明过程中的物理思想和物理学家,了解电磁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
先修课《电磁学》是一门大学正规的必修课,能比较系统地了解电磁学的内涵和外延,为进一步完成大学学业打下坚实的电磁学基础,特别是训练学生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修学《电磁学》并通过考核之后,取得学分可以被北大物理、信息科学、
工学和地空等专业认可,也可以被低于这个级别的理工科普物课程承认。即便不上北大,该课程的要求也高于一般大学理工科大学物理课程中电磁学部分的要求,通过在中学修该先修课程,可以打下比较坚实的电磁学基础。 三.授课对象:
? 向最有才华的、有意向国内外名校理工科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提供挑战性学习机会 ? 向学业基础扎实、对物理和科学有强烈兴趣的、学有余力的高二、高三学生开放 ? 为参加物理竞赛打下比较系统的电磁学基础 ? 学习该课程需要的基础
? 修学过高中新课标物理力学必修模块且成绩优秀者
? 完成高中新课标物理选修3-1、3-2模块的学习并达到相应能力水平者 ? 有一定微积分和向量代数的数学基础以便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电磁学的内容
四.授课时间:45学时 每周二、周四两次课,下午4:00~6:00. 五.授课教师:潘志民 六.课程内容概要:
静电场的基本规律 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稳恒电流和电路
恒定磁场 毕—萨定理 安培环路定理 磁场对运动电荷和电流的作用 磁介质
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 交流电路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七.学时分配(参考):
章节 讲课 习题讨论 考试 第一章:静电场 6学时 第二章: 导体电介质 8学时 2学时
第三章: 直流电 4学时 2学时 第四章: 磁场 6学时 第五章: 磁介质 6学时
第六章: 电磁感应 5学时 2学时 第七章: 交流电 6学时 第八章: 电磁场 4学时
合计 45学时 4学时 2学时 八.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 《大学物理通用教程——电磁学》 钟锡华 陈熙谋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 新概念物理《电磁学》,赵凯华、陈熙谋,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磁学专题研究》,陈秉乾、 舒幼生 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辅导书: 《大学物理通用教程——习题指导》 钟锡华 陈熙谋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学物理通用教程——习题解答》 钟锡华 陈熙谋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九、评价标准:在常规考知、评价的基础上,重在考察理解能力和学习深度和广度
? 出勤
10%(缺1次扣1分,无故缺课2次建议退出课程)
? 作业 10%(缺1次扣2分) ? 读书报告 ? 期中测验 ? 期末考试 十、关于读书报告
? 要求学生在本学期内写一篇读书报告,一般在长假之后交 ? 与电磁学相关内容,自己感兴趣,自找题目 ? 报告篇幅在2000字以下,按论文格式提交电子版
? 作为平时成绩10分,评分标准:按时,理解,难度,表述,格式各2分 ? 按题目类别组织口头报告,报告表现可予以加1—2分
10% 30% 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