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16:20: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3.5 数据流图 ............................................... 14 3.6 数据字典 ............................................... 16 3.7 本章小结 ............................................... 18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的确定 ................................ 19 4.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0 4.2 系统数据模型设计 ........................................ 21 4.4 本章小结 ............................................... 27 5 系统编码与实现

5.1 系统总体设计与实现 ...................................... 28 5.2 模块设计与实现 ......................................... 30 5.3 页面设计与实现 ......................................... 33 5.4 规范化网站结构 ......................................... 34 6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概述 ........................................... 36 6.2 系统测试过程 ........................................... 37 6.3 系统特色 ............................................... 40 6.4 系统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案 ................................ 41 7 总结

7.1 论文工作总结 ........................................... 42

IV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7.2 未来工作展望 ........................................... 42 致 谢 .............................................................................................................. 43 参考文献 .......................................................................................................... 44

V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精品课程代表高校课程建设的最高水平,精品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学校课程水平建设的高低,在学校课程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精品课程的先进性、科学性就应体现在结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把所有精品课程最终建成网络课程,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管理,同时实现各资料的免费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1.1 背景分析

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是教育部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而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此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始了对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实现的课题的研究,以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在国外无论是教师与学生,还是学生之间,交互是整个网络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能使学习者通过和别人(教师、同学)的交流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在交流中实现情感和人格的完善,即使成年学习者也不例外。《虚拟学习环境的教育评价框架》中的会话模型,把整个学习的流程都看作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从网上学习环境提供的各种交互工具的性能上给出评价信息。而《在线学习的认证标准》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交互”这一词语,但在教学中,每一子项实际都与交互密不可分,如果在网络课程中少了这一环节,那么动机的激发、知识的迁移等学习过程都难以实现。

1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随着对各种学习观念的深入研究,国外的人们更加认识到,网络课程不是将教材的内容原封不动的搬到网上,而是要发挥网络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的发生是学习者与周围的环境交互的结果,在这个环境中,应该有促进学生学习的各种工具和资源。在传统的课程中,有教师、同学、课本、图书馆、实验室……等各种各样的资源,而在网络中,如果忽视了对虚拟环境的设计,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乏味无趣,根本无法保证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上述国内外的一些评价标准,并没有局限于课程的范围,而从环境的角度进行评价,实际上网络课程不应只是课程的内容,还要涉及课程的资源、活动、练习、作业,并且既有面向个人的,也有要求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而完成的协作学习任务,这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具有环境的含义了。由鉴于此,国外的精品课程早已经提上了日程,并且有很多的课程网站已经投入到实际的应用中去了,开始为人民服务了。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因为,在信息社会里,知识的数量已经大大地超越了人类记忆的极限,知识更新又是如此之快,人们不得不终生学习。已经掌握的知识会很快地过时,自己需要的知识,不仅可以通过听教师讲课,更可以跨跃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己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寻找、挑选甚至挖掘。搜集、整理数据,提取出有用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才是立足于高科技信息时代的根本。

我国的网络教学起步较晚,是在1994年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建成后才开展的。在高等教育方面,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正式批准了清华、北邮、浙大、湖大为首批开发远程教学的试点学校;1999年初,国务院发布《面向二十一世纪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2000年,国家教育部连续批准了人民大学等26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这一系列举措,表明国家对INTERNET远程教育事业的重视,INTERNET远程教育的发展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的焦点。对于网络教学的开始,还没有精品课程这个概念。而随着网络教学的发展,精品课程开始被提上日程,国家现在特别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问题。

针对我们教育的现状,现在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来解决我国在教育上的窘状,

2

搜索更多关于: 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 - 图文 的文档
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ecr428jr60wacw0ffsw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