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锅炉受热面施工组织设计(正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11:31: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管――空投立式低温过管排并吊挂在无缝钢管上――就位立式低温过管排-―就位省煤器悬吊管集箱(该集箱较长,向炉前移动时两侧包墙部分吊杆需要缓装)――恢复K4至K5列间剩余吊杆梁及吊杆――将后顶棚管排从尾部运输通道运输进入尾部竖井内,使用吊车吊装到就位位置并临时刚性加固(能够穿装吊杆的直接穿好吊杆)――吊挂省煤器悬吊管并焊口就位――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将水平低温过热器管排从尾部运输通道运输进入,并左右移动到吊装位置,使用卷扬机通过后顶棚开口下绳吊装并临时吊挂、安装(吊装、安装顺序为1-2-2,即最上层按照供货形式进行吊装、安装,下部4层两层两层进行组合,然后吊装、安装)――安装低温过热器入口集箱――安装省煤器中间集箱――按照水平低温过热器施工方法吊挂、就位省煤器管排――就位省煤器入口集箱――安装斜底包墙集箱至前包墙下集箱的连接管――尾部竖井区域设备安装完毕。 3.6.2炉膛区域

存放炉后侧#2、#3角燃烧器;炉后侧两角燃尽风孔;4根主降水管;两侧刚性梁(向炉后存放,不得影响汽包吊装)及后侧刚性梁;两侧墙再入口集箱(向炉后存放,不得影响汽包吊装);大风箱组件;延伸水底组件――汽包吊装――存放前水刚性梁;前顶棚入口集箱;前侧墙再入口集箱;炉前侧#1、#4角燃烧器;炉前侧角部燃尽风孔;两根水冷壁垂直刚性梁――安装前炉顶吊杆梁及吊杆;前水、右侧水冷壁吊杆梁及吊杆;以及两侧延伸水冷壁、延伸包墙吊杆梁及吊杆――吊装前顶棚入口集箱(从炉膛零米抽起穿吊杆就位)――吊装前水右、中、左上部组件(先吊挂在K2板梁下,再穿吊杆就位)――安装前墙再出口集箱吊杆――安装前墙再出口集箱――吊装右水前、中、后上部组件并穿装吊杆就位――安装右侧墙再吊杆――吊装右侧墙再出口集箱并穿装吊杆就位――吊装左侧水前、中、后上部组件(临时吊挂在K2至K3列之间的左侧#25梁下)――吊装延伸水冷壁上部组件、延伸包墙上部组件(右侧两件从K3至K4列之间右侧的#32和#37次板梁之间空投,穿装吊杆就位,左侧两件从K3至K4列之间左侧的#32和#37次板梁之间空投穿装吊杆就位)――按照顺序依次存放后水排管组件、末级再热器入口集箱、末级再热器出口集箱、后水悬吊管组件、后屏再热器出口集箱、后屏再热器入口集箱于K3板梁下方――安装K2至K3列之间剩余次板梁――安装左侧水冷壁吊杆梁及吊杆――左侧水冷壁上部组件穿装吊杆就位――安装左侧墙再吊杆梁及吊杆――吊装左侧墙再出口集箱并穿装吊杆就位――继续安装前、两侧水冷壁中下段散件管排――安装末级过热器进、出口集箱吊杆梁及吊杆――就位末级过热器进、出口集箱并固定――布置末级过热器管排临时吊挂用无缝钢管,并将吊挂用钢丝绳布置完毕――从K3至K4列次板梁之间空投末级过热器管排并临时吊挂(高挂约200mm),预留滑轮组通过需要的空间――安装后水排管组件的吊杆梁及吊杆――就位后水排管组件――安装末级再热器进出口

第21页/共40页

集箱吊杆梁及吊杆、安装末级再热器管排炉后侧吊杆梁及吊杆――布置末级再热器管排临时吊挂用无缝钢管,并将吊挂用钢丝绳布置完毕――从K3至K4列次板梁之间空投再级过热器管排并临时吊挂(高挂约200mm),预留滑轮组通过需要的空间――安装末级再热器前侧吊杆梁及吊杆,安装后水悬吊管吊杆梁及吊杆――就位后水悬吊管组件――安装后屏再热器集箱以及管排吊杆梁及吊杆――就位后屏再热器进出口集箱――布置后屏再热器管排临时吊挂用无缝钢管,并将吊挂用钢丝绳带好――从K2至K3列次板梁之间空投后屏再热器管排并临时吊挂(高挂约200mm)――在K3至K4列之间次板梁上布置4根承重大梁并在上部布置4台10吨卷扬机,缠绕好滑轮组。其中前侧的两台用于吊装折烟角管排组件,炉底同时布置一台5吨卷扬机用于组件向炉前牵引,后侧的两台用于吊装折烟角刚性梁区域设备――进行折烟角管排组件以及折烟角刚性梁组件的联合吊装并就位――继续安装四侧水冷壁下段管排,其中前、左右三侧管排使用吊车空投或使用卷扬机从炉膛零米抽起,后侧水冷壁中下段管排使用卷扬机(生根在折烟角管排下部)从炉膛零米抽起吊挂――焊接末级过热器管排、末级再热器管排、后屏再热器管排――安装K2至K3列之间剩余所有吊杆梁及吊杆――使用塔机或卷扬机按照标高从高到低的顺序将K2至K3列间大的连接管道(包括部分K3至K4列)、集箱抽起吊挂,具备条件的可以直接就位――使用两台卷扬机从炉底抽起,吊装前顶棚前段(按照分组要求编管成片进行吊装并临时吊挂)――使用卷扬机依次从炉底抽起后屏过热器管排、分隔屏管排,先使用钢丝绳临时吊挂,然后对口就位――冷灰斗吊装(原则散装)――按照右、后、前、左的顺序依次将水冷壁下集箱拖运到锅炉零米(左右侧需要旋转90度),然后使用倒链提升就位――安装捞渣机设备――完善炉顶部连接管道、导气管以及吹灰设备――安装炉顶小间结构――使用塔机拆除炉顶部布置的平臂吊。 3.7 受热面支吊、固定方式及吊杆安装 3.7.1受热面的支吊方式

3.7.1.1水冷壁上集箱、包墙上集箱及顶棚集箱 集箱耳板→吊杆耳板→吊杆→支吊梁 3.7.1.2分隔屏

连接管耳板→U型夹组件→小吊杆→过渡梁→大吊杆→支吊梁 3.7.1.3后屏过热器、后屏再热器、末级过热器、末级再热器

管屏密封板→高冠板→端板→吊杆耳板→吊杆→连接螺母→吊杆→支吊梁 3.7.1.4省煤器、水平低温过热器

悬挂管耳板→吊杆耳板→吊杆→过渡梁→吊杆→支吊梁

3.7.1.5大口径连接管,屏再、末再进出口集箱,屏过、末过进出口集箱

第22页/共40页

U型吊杆→过渡梁→吊杆→弹簧吊架→支吊梁 3.7.2受热面管排间的固定方式

3.7.2.1分隔屏是靠分隔屏定位管固定的。

3.7.2.2后屏再热器和后屏过热器横向节距靠流体冷却定位管固定。 3.7.2.3末级过热器、末级再热器靠定位板、U型杆固定。 3.7.2.4低温过热器靠定位角钢固定,省煤器靠定位钢板固定。 3.7.3受热面管间的固定方式

3.7.3.1分隔屏、后屏过热器、后屏再热器是靠活动连接件固定。

3.7.3.2末级过热器、末级再热器、低温过热器垂直段用定位板和定位夹板固定。 3.7.3.3低温过热器水平段和省煤器通过管夹和钢板固定在悬挂管上。 3.7.4吊杆的安装

3.7.4.1锅炉吊杆材料为两种,一种为12Cr1MoV的合金钢吊杆,另一种为20#钢的碳钢吊杆。 3.7.4.2吊杆到现场后,合金钢吊杆与碳钢吊杆要分别存放保管,入库存放时涂刷色标加以区别,以防错用。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好吊杆的螺纹部分,吊杆安装前按图纸进行尺寸核查并清理检查螺纹,U型夹与吊杆装配时螺纹部分涂润滑油并在地面试装。合金钢吊杆安装前进行光谱检查安装后进行光谱复查。

3.7.4.3一部分吊杆穿过顶棚大包时有密封膨胀节,安装这些吊杆时要先将密封膨胀节套上。 3.7.4.4吊杆上禁止引弧或焊接。

3.7.4.5汽水引出管及蒸汽分配管与集箱管接头焊接时,如受吊杆及U型夹影响,应适当安排施工顺序,以减少重复工作量。

3.7.4.6恒力弹簧吊架均用定位销轴固定在冷态位置上供货,安装时应查明指示器的运动方向,并定出指示器在冷态和热态时的位置,分别做出明确标识。受热面水压试验后卸下定位销轴,再行调整,使之弹簧指示器到冷态位置上,并保存好定位销轴,以便以后使用。指示器的调整是通过调整松紧螺母来进行的,吊杆与松紧螺母之间不能点焊,须用螺母来锁紧吊杆。

3.7.4.7在汽机冲转时检查各恒力弹簧吊架的热态位置,汽机冲转首次停炉后,在完全冷态情况下再次检查其冷态位置,若有必要则进行再次调整。

3.7.4.8可变弹簧吊架均用定位片固定在冷态位置上供货,安装时除特殊注明外,均焊接在炉顶支吊梁上,应查明指示器的运动方向,并定出指示器在冷态和热态时的位置,分别做出明显标识。水压试验后卸下定位片,再行调整,使之弹簧指示器到冷态位置上,对号保存好定位片,以便以后使用。为便于以后的调整,开始安装时吊杆伸出螺母的长度,具体伸出长

第23页/共40页

度应按有关图纸要求而定。

3.7.4.9在锅炉安装完毕及充水以后,必须校验各吊点的载荷。

3.7.4.10吊杆在最后一次调整后,进行吊杆的锁紧。吊杆下端与U型夹或螺母的点焊锁紧按图在吊杆不受力的部位进行,吊杆上端采用螺母与梁垫板点焊,不允许螺母与吊杆之间进行点焊。

3.7.4.11吊杆吊装时钢丝绳与吊杆的挂点必须锁紧,以防吊杆下滑。 3.8 汽包吊装、找正及加固方案

3.8.1汽包是锅炉的主要承压部件,也是锅炉本体中重量最大的部件,本台锅炉的汽包长度22472mm,重量156341kg,其中内部设备重13040kg。汽包吊挂装置总重约26853kg。汽包的吊装是锅炉安装工作的重要环节,制定有专门的吊装措施,必须按照起吊措施严格实施。 3.8.2按<<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5210.2-2009)的要求对汽包进行检查、划线。

3.8.3根据钢架纵横中心线及1m标高线对汽包进行找正。 标高偏差 ±3mm 纵横水平度偏差 ≤1mm 横向中心位置偏差 ±3mm 纵向中心位置偏差 ±3mm

3.8.4汽包在倒运和起吊过程中要注意不得磕碰管座,采用钢丝绳兜挂时,钢丝绳不得紧靠在管座上,以防管座因受力而损坏。

3.8.5汽包吊装前应在地面对汽包及吊挂装置进行装配检查,并准确标定汽包中心线和U型吊板的对应位置,汽包中心线标高为FL+65200mm,就位找正后使汽包中心线与吊板对应位置重合。

3.8.6汽包吊装前必须彻底清除各吊挂结合面上的氧化皮、油脂及其他杂质,确保结合面之间的清洁。

3.8.7汽包就位后,在未与降水管连接前,检查并记录汽包与吊板的配合间隙。 3.8.8严禁在汽包上引弧或施焊,防止电焊把线打伤。

3.8.9汽包就位找正验收后,对汽包进行临时加固,以防止在大降水管和导汽管等对口时汽包受外力而错位。加固方法为:在汽包端头两侧的K1、K2柱各用四根25号槽钢采用抱箍形式与立柱固定,并用25号双拼槽钢做假梁连接K1、K2立柱,在假梁上焊接牛腿并与假梁斜支撑做汽包两端的前后方向限位,;在假梁上和限位牛腿上焊接横向支撑,将汽包上的联络管管座固定,限制汽包左右方向及自身旋转位移,同时在汽包端头前后的钢结构立柱上各生根

第24页/共40页

搜索更多关于: 锅炉受热面施工组织设计(正文) 的文档
锅炉受热面施工组织设计(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ef971i1by0cqsi0v4wy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