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厦门大学704人类学通论2011年考研初试专业课真题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1 20:18: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厦门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科目代码:704科目名称:人类学通论招生专业:人类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考生须知:答题书写须使用黑(蓝)色字迹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各类答案(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均必须写在答题纸上规定处,不得直接在试卷(试题纸)或草稿纸上作答;凡未按上述规定作答均不予评阅、判分,后果考生自负。一、名词解释(总分值50分,每小题分值10分)

1、格尔兹【考查重点】:考查各个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其代表观点,具体参考人类学理论与方法p379-p383【答案解析】:解释人类学代表人物,格尔茨承袭赖尔的思想,提出了“精神之外在的理论”,这一理论是他解释人类学的本体论基础。该理论的主旨是,否认精神是单纯的内心活动,认为精神活动根本上是社会性的公开可见的,精神作为心理事件只是从属的和第二位的。格尔茨还吸收了波兰尼的“内敛”思想,将文化行动置于一种上下文中,将各种有关行动融会贯通,局部通过整合而获得意义。格尔茨的文化解释理论1)民族志的性质:格尔茨认为,人类学者对异文化和当事人的观点的了解有“经验接近”与“经验远离”的程度差异。前者指用当事人的概念语言来贴切地描述出该当事人的文化建构;后者指用学术语言或我们自己的概念语言来描述所研究的异文化。对当事人文化的全面描述关键是“经验接近”与“经验远离”的并置。他借用赖尔的概念指出,民族志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浅描”,另一种是“深描”。“具有厚度的记述”或“深描”的精髓在于,它特别关注的是揭示行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由此来解释行动的意义。在格尔茨看来文化是当地人背后由人类学家阅读的文本,它是一个象征体系,通过它我们可以揭示文化诸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而行为也必须正确对待,因为文化形态的明确化是通过行为的趋势,或者说是通过社会性行为得以实现的。人的行为是具体的象征性行为、是文本的符号。对于这些行为的了解应当采用一种对话形式,格尔茨认为,文化系统的意义是通过人与人互动过程建构起来的,行动与行动之间的接合、交流、互动形成一段段对话,因此我们对某一行动或某一文化现象的了解,就必须将其放在原来的“脉络”中来解读。同时注意,这种意义的解读是以行动为中心的,即努力追随当地人的行为。通过从研究者到当地人、从当地人再到研究者的反复努力,或如格尔茨讲的,“进行二次方、三次方的解释”,从而使当地人的行为成为可阅读的文本。格尔茨《厦门大学704人类学通论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18/72

厦门大学704人类学通论2011年考研初试专业课真题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en0s87krf4c2db011p1797950lq6e00f9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