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1》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Classical Dance of ChinaⅠ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ZB31109
周数/学时数: 18/108 适用专业:舞蹈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4.5 先修课程: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在学生原有舞蹈技能的基础上,对中国古典舞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使学生具有规范,扎实的基本功。注重对教学思维的开发和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身体表现能力,讲解能力和示范能力,同时掌握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方法,为今后成为合格的舞蹈教育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设计内容
由地面、扶把、中间训练三部为一体的系统训练课程组成。 四、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下肢的开绷直和上肢的身韵气息及跳转翻技术技巧相结合。 五、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第一章 下肢能力训练
第一节 蹲的练习 双腿蹲:
1、小八字步半蹲、全蹲 2、大八字步半蹲、全蹲 3、踏步半蹲、全蹲 4、弓箭步蹲(正、旁)
5、移动穿掌扑步(男) 单腿蹲: 1、端腿蹲 2、掖腿蹲 3、跨腿蹲
4、环动掖腿蹲(旁腿环动到后面成后抬腿后再掖蹲的动作) 第二节 腰的练习
1、大八字步前、旁、后下腰 2、丁字步拧腰
3、大八字步涮腰(女,1-3次) 4、弓箭步涮腰(男,1-3次) 5、踏步旁腰 6、大踏步旁腰 7、单腿重心前、后下腰 8、单腿跪前、后下腰 9、卧鱼
10、八字步风火轮(女,1-3次) 11、弓箭步风火轮(男,1-3次) 第三节 大踢腿
1、踢前腿(勾脚、绷脚)
2、踢旁腿(勾脚、绷脚和向左、右转身四分之一的踢旁腿) 3、踢后腿
4、踢十字腿(勾脚、绷脚)
5、踢蹁腿(勾脚、绷脚和带转身的蹁腿) 6、踢盖腿(不转身与带转身的盖腿) 7、踢紫金冠 8、踢冲天炮(男)
第二章 上肢动态训练 第一节 身法和步法 1、身法:
(1)单山膀、踏步位 (2)双山膀、丁字步位 (3)顺风旗、大踏步位 (4)双托掌、踏步蹲 (5)托按掌、踏步位 (6)山膀按掌、弓箭步位 (7)斜托掌、丁字步位 (8)提襟按掌、踏步位 (9)小五花(不转身、带转身) (10)云手(不转身、带转身)
(11)大刀花(不转身,带进、退转身) (12)双盘手(不转身,带进、退转身) (13)双晃手(小、中、大,带转身) (14)摇臂(向前、向后,带转身) (15)穿肠刺背(不转身、带转身) (16)云肩转腰(不转身、带转身) (17)燕子穿林 (18)青龙入水 2、步法: (1)慢进步 (2)慢退步
(3)圆场(慢速、快速)
(4)花梆步(女,前、后、左右、原地)花梆步(男,左右) (5)错步(女,慢速、快速)错步(男,快速) 第二节 基本舞姿
1、抬前腿、旁腿、后腿(原地,带辗转的,带半环动和全环动的;或从一个舞
姿经辗转或经半脚尖立变成另一舞姿) 2、大射雁
3、金鸡独立(原地,带辗转) 4、踹燕(原地,辗转变成探海) 5、探海(原地,辗转变成踹燕) 6、斜探海(原地,带辗转) 7、躺身旁腿 8、软踹燕(女)
9、后腿侧身(原地,带辗转) 10、掀身探海(女,原地,带辗转) 11、拧身探海(男,原地,带辗转) 12、紫金冠(女) 13、老鹰展翅(男)
14、商羊腿(男,原地,带辗转) 15、商羊腿踹燕(男)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1、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考试 考试时间:20分钟
2、考试题型及比例:表演古典基训组合占70-80%,舞蹈表现力15-20%。 3、认知层次及比例:识记20%;综合应用80%。
4、课程综合评定办法:分组进行(5人一组),教师根据动作的正确性做出分数评测,总成绩按平时20%,期末80%计算。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高洁主编 《中国舞精选教材》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年6月北京第1版
八、其他需说明的
大纲制定人:刘玉湘 日期:2014年10月22日 大纲审核人:张於 日期:2014年10月23日 学院分管领导:伏虎 日期:2014年10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