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很高要求很高,可先以轴颈定位加工内锥孔,然后再以内锥孔定位加工轴颈,如此反复进行,可达很高的同轴度。
(五) 精基准的选择应便于工件的定位和加紧,并使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所选定位基准的面积与被加工表面相比,应有较大的长度和宽度,以保证定位和加紧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其加工的相互位置精度。
如图,锻压机立柱铣削工序中的两种定位方案。底面与导轨面的尺寸之比为a:b=1:3。若用已加工的底面为定位精基准加工导轨面,假设安装时在底面处产生0.1mm的定位误差,则在导轨面上加工所得到的实际误差应为0.3mm。如图a所示,如果先加工导轨面,然后以导轨面作为定位精基准加工底面,若在同样的安装误差0.1mm的条件下,在底面上加工所得到的误差约为0.3mm。如此,装配时导轨的倾斜度前者为0.3mm,后者为0.1mm。
第五节 定位基准的选择
工艺规程设计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首先拟定工艺路线(即工艺总体方案设计),第二步进行工序内容设计。工艺路线的拟定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加工方法的选择
二、 加工阶段的划分
三、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工序集中是将较多的工步尽可能的集中到一个工序中,使总的工序数目减少。这样工序集中的特点是可采用高生产率的专用机床和工艺装备,大大提高生产率。可减少设备的数量,减少工序的数目,缩短加工时间,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减少安装次数,保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