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框架结构安装施工技术
钢柱校正要做三件工作:柱基标高调整,柱基轴线调整,柱身垂直度校正。 1)柱基标高调整
放下钢柱后,利用柱底斜垫板调整钢柱的标高,精度可控制在-3mm以内(合金化塔主要用于机械设备安装,因此只允许负公差),待第一层柱梁安装调整好后,地脚螺栓套筒内灌沙至套筒顶端100mm,柱底板下预留的空隙,采用高流动性灌浆料填实。
2)第一节柱底轴线调整
对线方法:在起重机不松钩的情况下,将柱底板上的四个点与钢柱的控制轴线对齐缓慢降落至设计标高位置。
3)第一节柱身垂直度校正
采用缆风绳校正方法。用两台呈90~的经纬仪找垂直。在校正过程中,不断微调柱底板下斜垫板,直到校正完毕,将柱底板上面的螺母拧上,缆风绳松开不受力,柱身呈自由状态,再用经纬仪复核,如有微小偏差,再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无误,将螺母拧紧。
4)柱顶标高调整
由于合金化塔主要用于设备安装,因此按设计标高安装。柱子安装前,实测实量柱身长度、挠度,作出柱身中心线标记和+1.000m标高的标记,主要用于钢柱标高测量。每层标高偏差调整控制在0~-3mm以内,(规范要求控制在5mm以内)。
5)第二节钢柱轴线调整
为使上下柱不出现错口,尽量做到上下柱中心线重合。钢柱中心线偏差每次调整在3mm范围以内,如偏差过大应分2~3次调整。
每一节钢柱的定位轴线绝对不允许使用下一节钢柱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线引至高空,以保证每节钢柱安装正确无误,避免产生过大的积累误差。
6)第二节钢柱垂直度校正
钢柱垂直度校正的重点是对钢柱有关尺寸预检。下层钢柱的柱顶垂直度偏差就是上
- 8 -
多层框架结构安装施工技术
节钢柱的底部轴线、位移量、日照影响、垂直度校正及弹性变形等的综合。采取预留垂直度偏差值消除部分误差。预留值大于下节柱积累偏差值时,只预留累计偏差值,反之则预留可预留值,其方向与偏差方向相反。
日照温度影响:其偏差变化与柱的长细比、温度差成正比,与钢柱截面形式、钢板厚度都有直接关系。较明显观测差发生在上午9~10时和下午14~15时,控制好观测时间,减少温度影响。
7)钢柱标高的调整
每安装一节钢柱后,对柱顶进行一次标高实测,当相同层标高误差超过5mm时,需进行调整,采用钢板垫到规定要求且根据实际测量高强螺栓孔距,按实际尺寸更换连接板。如误差过大(大于20mm)不宜一次调整,可先调整一部分,待下一次再调整,否则一次调整过大会影响支撑的安装和钢梁表面标高。
8)标准柱安装
为确保钢结构整体安装质量精度,取转角处4根柱为标准柱,以标准柱的柱基中心线为基准点对标准柱垂直度进行观测,第一层标准柱的垂直度应该控制在零,要力求下节柱子位置正确,否则可能会导致上层形成无法矫正的累计偏差。
标准柱的垂直度校正:采用两台经纬仪对钢柱及钢梁安装跟踪观测。钢柱垂直度调整直接利用缆风绳校正。第一层钢柱调整是直接用柱底斜垫板调整,其他层在钢柱倾斜一侧打入钢楔,松开揽风绳是钢柱处于自然状态,再次测量垂直度,确保无误时,逐个换上高强螺栓,再次测量调整,初拧、复拧、终拧高强螺栓。 4.2主梁、平台梁安装工艺
1)主梁在吊装前,应于柱子牛腿处检查标高和柱子间距,梁吊装前应在梁上绑好安全绳,以便待主梁吊装就位后,将安全绳与钢柱系牢,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钢梁的吊点,其位置取决于钢梁的跨度。为加快吊装速度,对重量较小的次梁和其
- 9 -
多层框架结构安装施工技术
他小梁,可利用多头吊索一次吊装数根。
为了减少高空作业,保证质量,并加快吊装进度,可以将梁、柱间支撑在地面组装成排架后进行整体吊装,可采用倒链增强稳定性,调节几何尺寸。当一节钢框架吊装完毕,即需对已吊装的柱、梁进行误差检查和校正。校正方法参见单层钢结构安装工程柱、梁的校正。
倒链
倒链
图2 梁、柱间支撑整体吊装 梁校正完毕,用高强螺栓临时固定,再进行柱校正。对梁、柱校正完毕后即紧固连接高强螺栓,焊接柱梁节点,并对焊缝进行超声波检验。
2)每节柱一般有3层平台梁,原则上竖向构件由上向下逐件安装。由于梁上部和周边都处于自由状态,易于安装且保证质量,一般在钢结构安装实际操作中,同一跨钢梁,先安装上层梁再安装中下层梁。
3)在安装柱与柱之间的主梁时,会把柱与柱之间的开档撑开或缩小。因此必须跟踪校正,预留偏差值。
4)梁与柱节点的焊接以互相协调为好。一般可以先焊一节柱的顶层梁,再从下向上焊接各层梁与柱的节点。
- 10 -
多层框架结构安装施工技术
5)次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一层一层安装完成。 4.3钢柱、梁连接
钢柱之间的连接常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主梁与钢柱间的连接,一般上翼缘用坡口电焊连接,而下翼缘、腹板用高强螺栓连接。次梁与主梁的连接基本上是高强螺栓连接,少量再在上翼缘处用坡口电焊连接。柱与梁的栓焊节点焊接顺序,应遵循“初拧→焊接→终拧”的施工顺序。 4.3.1高强螺栓施工
a.施工前,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出厂批号复验预拉力,其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
b.高强螺栓运到施工现场后,须放在室内,不得随意开启。高强螺栓入库应按包装箱上注明的规格分类存放,工地领取时,要按使用部位领取相应规格和数量的螺栓,要当天用多少套,领多少套,严禁现场随意堆放,以防扭矩系数发生变化。
c.安装时,螺栓、螺母和垫圈只允许本包内互相配套,不允许不同包内相互混用。对当天安装剩余的螺栓、螺母和垫圈,应把同一批号、规格的螺栓、螺母和垫圈配成套后,仍放入包装箱内,妥善保管,不得乱放。
d.柱与柱、梁与柱、梁与梁连接节点施工时,
先用冲子校准孔位,再穿入高强螺栓,并用专用初拧扳手拧紧。扭剪型高强螺栓安装时,垫圈不得装反(即螺帽带薄垫圈一侧应朝里,垫圈孔有倒角一侧应和螺帽接触。(如图)
e.螺栓应能自由穿入螺栓孔,若个别不能自由穿入,应使用铰刀铰孔,不允许将螺栓强行打入,高强螺栓穿入方向要一致,以便操作。
f.现场安装时,因螺栓孔不正,如果孔位偏移小于2mm,则可用铰刀修孔。而超过
- 1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