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足,认为应当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再审,于是作出中止原调解书执行的决定,并将调解书交给原审判员再审。
问:此案在程序上是否合法?请说明理由。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B 2.A 3.D 4.C 5.A 6.C 7.A 8.D 9.A 10.B
11.B 12.B 13.A 14.D 15.B 16.D 17.C 18.C 19.B 20.A 21.B 22.C 23.A 24.B 25.A 26.C 27.D 28.D 29.D 3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A B C D E 32.A B C D E 33.B D 34.A B C D 35.B C D 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对等原则,是指一国法院对他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诉讼权利加以限制(2分),他国法院也可以对限制国的公民、企业和组织的诉讼权利同样加以限制的原则(1分)。 37.涉外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根据涉外民事案件的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申请(1分),依法作出裁定,责令被申请人提供担保或者扣押其财产(1分),以保证将来法院判决和涉外仲裁裁决得以执行的诉讼制度(1分)。
38.拘传,是指对于必须到庭的被告(1分),经人民法院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的(1分),人民法院派出司法警察,强制被传唤人到庭参加诉讼的一种措施(1分)。 39.申请宣告公民失踪、申请宣告公民死亡的案件,是指公民离开自己的住所或居所,下落不明达法定期限(1分),利害关系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1分),请求宣告该公民失踪或死亡的案件(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0.特别程序是用来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和几种特定诉讼案件的适用程序,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特别程序的发动除选民资格案件由起诉人起诉外,其它案件均由申请人申请而开始(1分)。第二,特别程序案件中均无被告,因而也无反诉和调解等(1分)。第三,特别程序的审判组织除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合议庭审理外,其余的一律实行独任制(1分)。第四,案件实行——审终审(1分)。第五,特别程序的审限较短,不同于其它程序(1分)。第六,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无民事权益争议(1分)。
41.(1)民事诉讼中的辩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人民法院主持下,有权就案件的事实和争议的问题,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据,互相进行辩驳和论证(1分)。
(2)辩论的方式有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1分)。辩论的内容包括实体方面的内容和程序方面的内容(1分)。
(3)法院对当事人辩论的保护
①接受诉讼文书和证据,听取陈述、辩论和质证(1分)。 ②正确指挥辩论(1分)。
③正确判断当事人提出的请求(1分)。
42.执行回转,是指执行结束后,因执行根据经过法定程序被撤销,以致取得财产的一方当事人,将取得的财产之一部或全部退还给原来的被申请执行人,恢复至执行程序开始前的状态的情形(1分)。执行回转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具有对原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作出明确否定的新的法律文书(2分)。
(2)必须是原法律文书已经人民法院按照执行程序执行完毕,执行程序已经终结(1分)。 (3)必须是根据新的法律文书已经获得执行所得的人丧失了取得财产权利的依据,并且拒不返还其所得财产(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
43.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系指在已经开始的诉讼中,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具有全部或部分的独立请求权,或者虽然不具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的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人(1分)。共同诉讼人,是指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是同一种类的,一同起诉或应诉的人(1分)。两者是不同的诉讼主体,其主要区别如下:
(一)诉的合并的种类不同。必要的共同诉讼是属于诉的主体的合并,普通的共同诉讼是诉的主客体的合并(1分);而第三人参加的诉讼是诉讼客体的合并,是一种诉讼的独特合并形式(1分)。(二)诉的合并的情况不同。共同诉讼人一般在诉讼一开始就参加到诉讼中了,或者在诉讼中,加入到一方当事人中共同起诉或应诉(1分);而第三人是通过独立请求的方式参加到诉讼中来,或者经当事人申请、法院通知参加到诉讼中来(1分)。(三)维护的利益不同。共同诉讼人共同维护本方当事人的利益(1分);而第三人参加诉讼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1分)。(四)法院裁判的结果不同。共同诉讼,法院的裁判结果通常是原被告一方当事人败诉,或者当事人双方和解、调解结案;而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的诉讼,除了本诉讼一方当事人胜诉,或双方和解、调解的情况外,还可能是本诉讼的原、被告同时败诉,或一方败诉,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胜诉或败诉,或三方和解、调解结案(1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的诉讼,会出现由于本诉原、被告一方当事人败诉或胜诉的结果,而导致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承担责任或不承担法律责任(1分)。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4、45小题各5分,第46小题10分,共20分) 44.此案在诉讼程序上有两处错误:第一,上诉案件应当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不应当由一名法官独任审理(2分),因为只有适用简易程序时才可以由一名法官独任审理(1分)。第二,上诉案件不得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应当适用第二审程序审理(1分),因为简易程序只适用于审理第一审简单的民事案件(1 分)。
45.在执行过程中,作为被申请执行人的公民死亡(1分),其遗产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权的(1分),由该继承人偿还债务(1分),如果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人民法院不必变更被申请执行人(1分),可以直接执行被执行人的遗产(1分)。 46.此案在程序上不合法,有五处错误: 一是,法院院长或法院基于审判监督权提出再审的对象仅限于各级法院已生效的判决和裁定,不包括调解书。对调解书,只有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2分)。
二是,对调解书申请再审的理由法律规定有两个,一个是调解违反自愿原则,另一个是调解协议内容违法,此外别无其它,不包括案例中的“认定事实的证据不足”(2分)。
三是,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行使审判监督权,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由审判委员会决定是否再审,而不是院长自己直接决定再审(2分)。 四是,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应当使用裁定,而不用决定。中止调解书的执行也应如此(2分)。
五是,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而不应当由原审判员或原合议庭审理(2分)。
1.诉讼参与人不包括( D )。
A. 原告 B. 被告 C. 证人 D. 法院
2.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A )。
A.三日内作出决定 B.五日内作出决定 C.七日内作出决定 D.十日内作出决定
3.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 B )
A. 在案件受理时提出 B. 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 C. 在案件开始审理前提出 D. 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4.诉讼标的同一种类的共同诉讼,称为( B )。
A. 必要的共同诉讼 B.普通的共同诉讼 C.积极的共同诉讼 D.消极的共同诉讼 5.必须有委托人特别授权才能代理的事项不包括( A )。 A. 提供证据 B.进行和解 C. 提起反诉 D. 提起上诉 6.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包括(D )。
A. 选民资格案件 B. 宣告公民失踪案件 C.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D.债务催偿案件 7.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但是( D )。
A. 未成年人不能作证B.有重大生理缺陷的人不能作证 C.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不能作证 D.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
8.民事诉讼法规定,在国内民事诉讼中适用公告送达的,自公告发出之日起( D ) A. 经过十日即视为送达 B. 经过十五日即视为送达 C. 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 D. 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9.法院调解的原则不包括( C)
A. 自愿原则 B. 合法原则 C. 平等原则 D. 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 10.必须经人民法院院长批准才能适用的民事诉讼强制措施不包括( A ) A. 责令退出法庭B. 拘传 C. 罚款 D. 拘留
11.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D )。 A.一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B.两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C.三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D.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12.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应当( B )。
A. 中止诉讼B. 终结诉讼 C. 延期审理 D. 驳回起诉 13.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B )。
A. 两个月内审结 B. 三个月内审结 C. 六个月内审结 D. 一年内审结 14.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 D)。 A.三个月内提出 B.半年内提出 C.一年内提出 D.两年内提出 15.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 C )。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两年
16.诉讼中审判人员的回避和书记员的回避,分别由谁决定?( A ) A.人民法院院长;审判长;B.审判长;审判员 C.审判委员会;审判长;D.审判委员会;人民法院院长
17.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如果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由何地法院管辖。(B)
A.被告所选择的人民法院 B.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人民法院 D.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 18.债权人申请支付令,由哪个法院管辖。(D)
A.中级人民法院 B.债权人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C.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 D.债务人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19.12岁小童甲在学校不慎将同学乙眼睛弄伤,双方父母因赔偿问题诉至法院。请问 本案如何确定当事人?(A)
A.乙为原告;甲为被告 B.乙父母为原告;甲父母为被告 C.乙父母为原告;甲为被告 D.乙为原告;甲父母为被告
20.司机李三为老板钱丰开车送货途中,不慎碰坏皮五家的竹篱笆,皮五索要修理费未果,诉至法院,请问本案中谁是原告,谁是被告?(B. )
A.李三为被告;皮五为原告 B.钱丰为被告;皮五为原告 C.李三与钱丰为共同被告,皮五为原告 D.李三为被告,钱丰与皮五为共同原告
21.下列哪种诉讼文书不适用留置送达?( D ) A.判决书 B.裁定书 C.决定 D.调解书
22.甲、乙两公司发生债务纠纷,甲公司向人民法院申请诉前保全,查封了已公司运输汽车一辆。但甲公司在法定期间内却未对乙公司起诉,并且因保全给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5万元。依照民诉法,已公司应如何处理?(C )
A.向采取诉前保全的法院申请解除保全
B.向采取诉前保全的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解除保全 C.向采取诉前保全的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予以赔偿
D.向采取诉前保全的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予以赔偿
24.王华向李可借用房屋一间,因借用期间房屋起火,烧毁房屋及屋内财产,李可诉至法院要求王华赔偿损失。法院受理后,在开庭前一天李可突然心脏病发作住院,医治无效于第二日死亡,法院裁定中止诉讼。事隔一个月,李可之子李斌申请要求参加诉讼,问此时法院应如何处理?(B. ) A.撤销原中止诉讼裁定,恢复原诉讼程序
B.准许李斌要求继续诉讼,不必撤销原中止诉讼裁定 C.裁定终结原诉讼,以李斌为原告另行进行诉讼 D.驳回李斌之请求
25.陈某与刘某二人达成如下协议:“双方就祖传字画的继承权发生争议,则提交双方住所地以外的仲裁委员会(北京市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并将自动履行其裁决”。后双方果然在继承问题上发生争议,现问:双方解决争议的可行法律途径是什么?(A.) A.只能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B.只能申请北京市仲裁委员会仲裁
C.只能申请双方或一方住所地仲裁委员会仲裁 D.既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也可以申请仲裁
26.承租人甲、乙、丙、丁与同一房屋出租人戊发生房屋租赁纠纷,人民法院经当事人同意,将该案按普通共同诉讼合并审理,并作出了一审判决,现甲、乙就该一审判决欲提出上诉,而丙、丁没有就此上诉。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B )
A.甲.乙有权提起上诉,但必须强制追加丙.丁为上诉人 B.甲.乙有权提起上诉,不能追加丙.丁为上诉人 C.甲.已有权提出上诉,人民法院可以追加丙.丁为上诉人 D.如丙.丁未提出上诉,甲.乙根本无权提出上诉
27.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效力后几年内提出?( B ) A.1年 B.2年 C.4年 D.没有期间限制
28.张二(弟)诉张大(兄)财产继承纠纷一案,已经过一、二审,均判决张二败诉,张二提出再审申请,人民法院在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时,发现他们还有一个妹妹张某,已出嫁多年,而一、二审均未涉及。本案应如何处理?( C )
A.再审法院按二审程序一并处理,判决为生效判决
B.再审法院按一审程序一并进行审理,判决后当事人均可以上诉
C.再审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予以调解,调解不成的,裁定撤销一.二审判决,发回原审人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