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奥运精神
【序言荐读】
更快、更高、更强的自强精神/公平公正竞争的伦理理念/友爱和平的价值原则/20
08北京奥运/展现了太多成功的辉煌/演绎了太多瞬间的感动。
【名人名言】
《繁星》 冰心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我所能奉献的没有其它,只有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英国政治家 丘吉尔. W.)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轲
4. 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马克思
【运动员之语】
杨威说:“在个人全能决赛中,比完最后一项单杠,稳稳落地的那一刻,我高高举起大
拇指,享受全能王的感觉,享受全场山呼海啸的欢呼。那一刻,我深深感到光荣属于祖国和人民,属于所有为之付出的人们!”
菲尔普斯的教练鲍勃 鲍曼(Bob Bowman)在评价爱徒时说:“迈克尔最大的长处就是专心。他非常善于化解外界加在他身上的压力,奥运赛场的紧张气氛对他也没什么影响。他的这种专心致志的本领是他夺取8金的最可靠的法宝。
谭宗亮得知自己意外获得银牌的消息后表示:“我们宁可不要奖牌也不能玷污奥林匹克精神以及我们国家运动员的形象。
【拼搏事迹 感动瞬间】
8月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蒂亚斯?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这位德国大力士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铁汉柔情,他用他最神圣的一祭,展现人类爱情的伟大。
当我们在为33岁的冠军妈妈冼东妹欢呼和感动的时候,另一位伟大的母亲同样让我们感动。女子跳马银牌获得者丘索维金娜是国际体操界唯一一个为儿子而战的选手。为了让患有白血病的儿子得到更好的治疗,在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上以27岁的高龄复出参赛,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的金牌,震惊世界;为了能给儿子挣到更多的钱治病,她把自己由单项选手,练成了全能选手。“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在20日的女子马拉松游泳比赛上,24岁的南非游泳运动员纳塔莉?杜托伊特在24名完成比赛的运动员中排名第16位,但她却赢得观众最热烈的掌声。因为她是一名肢残运动员,却以顽强的精神战胜了很多健全人。多么坚强的意志!她寄语所有的残疾人:“我希望他们走出来,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如果你有梦想,有目标,你就该行动起来,去实现它。这对所有残疾人来说都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如果你有信念,那就付诸行动。”
饱受战争的伊拉克历经波折后,终于实现了他们参赛北京奥运会的梦想,然而,在奥运赛艇的比赛中,伊拉克的队员没有比赛服(后来一场还是中国提供),更甚,伊拉克一美女选手还穿二手球鞋参赛,这一幕令人心酸不已。而处于同样处境的阿富汗选手也带来了同样的感动,19岁的卢比那是阿富汗短跑女运动员,由于阿国内还处于重建阶段,百废待兴,目前阿富汗政府无法为卢比娜提供良好的训练条件。她没有专门的训练场所,也没有训练经费,所有的训练支出都由她个人支付。众所周知,短跑训练应当在专门的跑道上练习。而由于她没有这样的条件,只能在水泥地上练习,过不了几天脚就肿起来了,这对运动员的骨骼损伤也是很大的。尽管如此,她还是坚持训练,她坚信自己是运动员。当卢比那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她美丽的脸庞和灿烂的微笑让人们懂得了什么叫对奥运精神的追求,什么叫超越国界民族的梦想。
拉脱维亚射击老将阿法纳西?库兹明今年刚过完他的60岁寿辰,这位已参加8届奥运会的老将成为北京奥运会年龄最大的选手。尽管在射击项目上他没有获得金牌,但这种老骥伏枥的精神怎么不能让人感动呢?同样的还有“大妈级”的选手、中国的击剑选手栾菊杰,1984年,栾菊杰拿下了中国击剑第一枚、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枚奥运会金牌。2008年,栾菊杰50岁,她回到祖国,参加了意义非凡的北京奥运会。以50岁的年龄和小将比拼,尽管她没有获得奖牌,但这种精神已足以感动世人,而赛后她在赛场打出的“祖国好”横幅更让
所有人感动不已。
【拼搏不易 放弃更难】
奥运会的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几乎所有的竞技项目都需要选手在比赛中坚持到底,但是为了生命,勒比厄放弃了争夺金牌;为了公平,迪卡尼奥放弃了到手的胜利;为了奥运比赛的尊严,涅莫夫放弃了抗议。从这个层面上看,他们更加值得尊敬,他们更加能够领悟奥运的真谛。
第一个故事:为救人,放弃金牌--主角:勒比厄
奥运会比赛中,为了救对手而宁愿不要金牌的运动员是加拿大划船运动员勒比厄,他的这一行为被誉为奥运精神的楷模。
勒比厄是上世纪80年代著名的划船运动员,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勒比厄是这个项目夺冠的大热门,在釜山举行的划船比赛当天,天气突然变得恶劣,海面刮起了一阵大风,不少船只被吹得左摇右晃,但是技艺高超的勒比厄却如鱼得水,应付起来轻松自如,随着比赛的进行,勒比厄逐渐拉开了竞争者的差距,排在第二的位置,而且越来越逼近领先的选手,但是这个时候,海面上传来求救声,两名无法在大风中控制船只的新加坡运动员掉在水中,当时情况非常紧急,而在比赛中领先的那名选手全然不顾,但是勒比厄没有这样做,当他发现在风浪中挣扎得已精疲力竭、快被大海吞没的运动员时,毫不犹豫地停下比赛,把两位运动员救了起来,放弃了自己的夺魁机会。
虽然最终勒比厄没有获得成绩,但是加拿大人的行为受到广泛称赞,国际奥委会经过特别讨论后,根据勒比厄救人时所处的实际位置,授予他一枚比金牌还要珍贵的奖牌。而在回国之后,勒比厄得到了比金牌选手更多的赞誉,加拿大媒体称,“勒比厄才是加拿大本届奥运会上真正的明星,他是整个加拿大的骄傲。”
为公平,放弃射门——主角:迪卡尼奥
2000年12月17日,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城,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第18轮的一场比赛在埃弗顿与西汉姆联队之间激烈地进行着。
比赛只剩下最后一分钟了,场上的比分仍然是1:1。在这关键时刻,埃弗顿队的守门员杰德拉在扑球时扭伤了膝盖,在球门前不能动弹。此时,球正传到了潜伏在禁区的西汉姆联队球员迪卡尼奥的脚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原来沸腾的球场顿时静了下来。迪卡尼奥为了使医护人员及时进场对守门员进行紧急治疗,迪卡尼奥将球停住,放弃了射空门的大好机会。观众把赞美的掌声献给了放弃射门的迪卡尼奥。或者说,掌声是献给迪卡尼奥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的体育精神。
为观众,放弃抗议--主角:涅莫夫
在雅典奥运会的体操单杠决赛中,俄罗斯“体操沙皇”涅莫夫遭遇了裁判的黑哨,观众席上嘘声四起,集体抗议裁判不公,比赛也一度中断,作为黑哨受害者的涅莫夫却要求观众冷静下来,让比赛能够继续,涅莫夫放弃抗议,但是涅莫夫却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避免了尴尬的结局,他走向赛场,先是向真情的观众鞠躬,然后做手势恳求观众保持平静,牺牲了个人金牌,却维护了奥运赛场的尊严。
[美文欣赏] 演讲稿
2008年3月24日,我们期盼已久的奥运圣火在古希腊点燃了!这象征和平、友谊、团结、进步的圣火,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从浪漫的雅典到神奇的北京,圣火传递着我们的激情,传递着我们的梦想,传递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全中国,全世界的人们为之欢呼,为之振奋。
在我的脑海里,铭记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位黑人男孩第一次代表他的国家走进奥林匹克会场,参加马拉松比赛。
发令枪响了,黑人男孩一路领先,那些白人选手,被他远远地抛在了后面,然而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不知道是谁,突然将一个罐头瓶子砸在了黑人男孩的脚背上,小黑人重重地摔倒在地面上,他的肩膀破了,臂膀破了,腿破了,身上流出血来,他趴在赛道上久久不能站起来,当他抬头向上望时,看到那些白人选手一个一个地从他身旁跑过去,冠军的梦破灭了。
这个黑人男孩并没有退出赛场,他坚强地爬了起来,踉踉跄跄一步一步朝赛场走去,他想我是一名运动员,今天虽然我不能拿到冠军,但是我代表的是我的祖国啊!我不可以不到终点啊!在最后不到200米的路程,他又一次地摔倒了,再也爬不起来,他就用指甲抠着地面,指甲破了,流出血来,在赛道上拖出了一百多米的血迹。他就要到终点了,他的手高高的举起来,朝终点那根线扑了下去,就在他倒下的一瞬间,他握到了那根线,就在他倒下的一瞬间,他对着他祖国的方向大声地喊着:祖国啊!妈妈,我到终点了。
黑人男孩倒下了,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在奥运会的历史上,这个优秀的非洲男孩,没有取得名次,也没有留下名字,然而他却成了所有奥运人心中“永恒的冠军”!也
就是从那时开始,在每一块马拉松奖牌的背面,永远都刻着一个黑人男孩在那里奔跑的
身影。
奥运精神是一种体育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更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个和谐的中国,一个优秀的中华民族!在奥运精神的鼓舞下,一步步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1932年,刘长春只身一人参加洛杉矶奥运会;1936年柏林奥运会,进入撑杆跳决赛的运动员竟买不起比赛用杆;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是参赛团中唯一住不起奥运村的,这不堪回首的一页,已被我们翻过。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上的合法席位;1984年,许海峰的一声枪响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榜上,中国代表团跻身前三名。
如今,2008年到了,期盼已久的奥运来了!
相关推荐: